董傳軍 孔熙

產權交易市場成立以來,隨著3號令和32號令的出臺,開辟出有章可循、規范發展的新道路,成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發現投資者、發現價格,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陽光交易平臺,并積極探索出涵蓋多品種、全要素的大產權市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的出臺為產權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進一步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擴大要素市場化配置范圍,健全要素市場體系,推進要素市場制度建設等提出重要指導意見。這是繼《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和《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下發后,產權市場迎來的又一個春天。
1 ?產權市場幾度春來
十一屆三中全會掀開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大幕,國家在積極探索企業擴權、兩權分離的改革思路時,一些企業由于自身發展需要,自發嘗試兼并其他企業,產權重組、產權交易等活動開始萌芽。在此背景下,武漢市企業兼并市場事務所于1988年5月成立。同年,成都、深圳、南京、福州、保定、樂山等地也辦起了產權交易市場。以此為標志我國產權交易市場正式誕生。
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把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定位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出“要明晰產權關系”,實行“產權流動和重組”,產權交易市場進入發展的一個高潮時期。隨著國有經濟布局及結構的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持續深化,2003年12月31日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聯合下發了《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令第3號)(以下簡稱“3號令”),隨著“3號令”的頒布,產權交易市場迎來了第一個春天。“3號令”明確指出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機構中公開進行,開啟了國有產權必須進場公開交易的新篇章。
2015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015〕22號)第一次明確產權市場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下,2016年6月24日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聯合出臺了《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令第32號)(以下簡稱“32號令”),產權交易市場迎來了第二個春天。“32號令”指出企業國有資產交易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有利于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優化,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遵循等價有償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機構中公開進行。并首次將國有企業增資和資產轉讓與企業產權一道納入進場交易范圍,使產權交易市場進入全新的發展時期。
2 ?產權市場的又一個春天
隨著交易品種的不斷擴大,產權市場逐漸發展為大產權和全要素的交易市場。一方面各交易機構積極探索新的交易品種,包括農村產權、金融資產、體育資源、旅游資源、知識產權、環境權益、礦業權、文化產權、用能權、特許經營權、數據產權等;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政策引導相關產權進入產權市場交易。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引導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4〕71號)引導設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為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提供有效服務;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指導意見》規范金融企業產權進場交易流程,確保轉讓工程公開、透明;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9〕43號)鼓勵將賽事活動承辦權、場館運營權等通過產權交易平臺公開交易等。在交易手段方面,產權交易由原來的線下操作向全流程線上操作轉變,逐步實現了全程留痕、統計分析以及交易監管等方面的突破。在綜合服務方面,進一步加大了混改、交易咨詢等延伸服務力度,加大了與金融、公共資源等其它領域的融合力度。同時,各產權交易機構在中國產權協會的組織下不斷相互學習交流,不斷研究新課題、新模式,產權市場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壯大。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解決經濟結構性矛盾的關鍵時刻,黨的十九大明確將要素市場化配置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之一,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強調推進要素市場制度建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的出臺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進行的總體部署,產權市場的又一個春天已經來臨。
3 ?春天里的“故事”
《意見》就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提出了指導意見,并針對推進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引導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推進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加快發展技術要素市場、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場運行機制、組織保障等提出了具體要求。那么結合《意見》,產權市場應“講好哪些故事”呢?
3.1 ?進一步完善產權市場決定產權要素價格機制
《意見》提出要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要素價格機制。產權市場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也是要素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產權市場決定價格機制,主要體現在交易過程的競價方式上。按照“32號令”,企業產權轉讓競價方式包括拍賣、招投標、網絡競價及其他競價方式,由于對于受讓方不設置資格條件,實際操作中,市場決定價格比較充分。但在有些其他要素領域市場決定價格機制尚未完全形成,由市場決定價格還不太充分。比如企業增資、資產招租、特許經營等某些領域市場活躍度不太高;一些地方市場機制不太完善;市場決定價格受到多方因素影響。這就需要從政策、市場建設、市場引導與監管等多方面抓緊完善。
3.2 ?進一步健全產權市場化交易平臺建設
《意見》指出要健全要素市場化交易平臺。支持各類所有制企業參與要素交易平臺建設,規范要素交易平臺治理,健全要素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目前,全國產權交易平臺基本以國有單位參與為主,對于其他所有制參與交易平臺建設以及治理體系完善,需要進一步做可行性研究與分析。為適應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新形勢、新要求,建議由中國產權交易協會牽頭作為一個新的課題進行研究。
3.3 ?進一步完善產權交易規則和服務
《意見》指出要完善要素交易規則和服務。鼓勵要素交易平臺與各類金融機構、中介機構合作,形成涵蓋產權界定、價格評估、流轉交易、擔保、保險等業務的綜合服務體系。30多年來,各地產權交易機構已建立了一套規范完整的產權交易規則體系,然而隨著交易品種的不斷增多,新交易品種的交易規則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尤其是隨著國家對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和數據等要素政策的調整,相對應的交易規則也需要進行及時調整和完善。在涵蓋產權界定、價格評估、流轉交易、擔保、保險等業務的綜合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各地產權交易機構建設情況參差不齊。有的機構以會員制、代理制等形式基本建立了綜合服務體系;有的雖然建立了但還不太完善。如何進一步建立完善綜合服務體系應是產權交易機構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為產權市場建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要講好這個“春天的故事”,除以上幾個方面,還會涉及機構監管、風險防范等方面的工作需要完善。正如《意見》所說,需要及時總結經驗,認真研究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通過不斷開拓,讓這個春天花開滿園。
(第一作者為河南省產權交易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