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期間,上海聯交所積極應對、主動作為,努力化危為機。一手抓“防疫戰”,一手抓“交易戰”,積極構筑“線上+線下”的多場景、多層次市場推介平臺,為傳統服務注入新理念,以模式創新為服務升級“賦能”。
面可不見,線不能斷。自2月下旬至今,上海聯交所已成功舉辦數十場線上推介會、共享會、培訓會、E課堂等,在云端“會客”,在線上暢聊,吸引了50多萬人(次)線上圍觀!
1 ?固本強基,線上培訓提升技能
內練筋骨、外強本領。抗“疫”期間,上海聯交所在確保交易服務24小時“不下線”的基礎上,積極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展開各類員工培訓。
1.1 ?規范業務“去瑕疵”
為實現交易業務“零差錯”,受理審核部每周一會,先后開展了五期系列業務培訓。從“特殊時期受理審核工作說明”講起,規范疫情期間業務受理審核的工作流程、處理方式,后續又圍繞32號令和新交易系統上線等內容,內訓交易函件更新使用、審核常見問題解析、項目材料清單及審核要點等方方面面。通過系統梳理、講解規范要求以及注意事項,極大地提高了業務人員對項目交易風險的把控力,向業務“零瑕疵”邁開了一大步。
1.2 ?經典案例“拓思路”
為使交易業務少走彎路岔路,學習和借鑒優秀的產權市場經驗同樣是業務培訓的重要一環。3月23日和3月30日,央企交易總部先后兩次以案例分享交流會的形式,深度剖析項目組織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和解決思路——從妥善處理職工安置、去杠桿降負債、對批量資產進行合理分包、創新競價方式等不同角度,選取了寧夏紅墩子煤業、中鐵交投、國投電力、上海騰展等十余宗案例項目進行了全面分析交流。
通過對經典案例的分享,既增強了部門間的交流互動,更促進了專項業務處置經驗從“部門做法”向“方法學”過渡,由點及面,為下一步交易業務的精準推進提供了更為詳實生動的領引。
1.3 ?品牌建設“新視角”
除了和業務密切相關的技能培訓外,聯交所還邀請內外部專家,結合時下熱點,主動思考、求新思變。其中,市場服務部的“全媒體云平臺融合推廣”培訓會,重點針對全媒體的線上傳播特點,緊跟市場節奏,把脈行業發展和企業動態,就如何豐富線上推廣的形式和內容進行了詳細研讀;央企交易總部通過四期“學習E課堂”系列講座,對《有限合伙企業國有權益登記暫行規定》、《百戶科技型企業深化市場化改革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專項行動方案》等廣受關注的新法案進行專業詮釋,增進了與投資人的互動分享,推動拉升交易可能;同上海股權投資協會聯合舉辦的“國企混改政策解讀及股權投資機會” 線上研討會,圍繞“產權市場服務混改實務”這一主題深度挖掘,緊密關聯社會各方資源,不斷提升混改服務能力。
2 ?云上推廣圈粉眾多
將“面對面”交流轉變為線上“屏對屏”溝通,視頻互動交流、在線答疑解惑,是上海聯交所在疫情期間強化新媒體推廣的新嘗試。
2.1 ?別具匠心,“云”牽手約會好項目
3月10日至今,上海聯交所采用“直播+”的新模式,依托第三方網絡平臺,以視頻直播的方式先后召開了8場線上路演。路演項目涵蓋房地產、醫療技術、汽車服務行業等多個領域,累計收獲了超過30萬(次)的點看量,瞬時登錄人數逾2萬。直播結束后,項目視頻又在騰訊、微博、今日頭條網頁及客戶端持續播放,通過更廣泛覆蓋,方便投資人回放甄選。與此同時,上海、北京兩地還通過線上會議室成功舉辦了中郵科技增資項目的競爭性談判會,為特殊時期交易業務的持續推進提供了有益的新探索。
2.2 ?另辟蹊徑,新媒體帶出新表達
疫情期間,除了官網、官微等日常推送外,上海聯交所又先后開通了今日頭條、微博、騰訊視頻、抖音等官方賬號,第一時間向外傳遞機構形象和項目信息,為打響聯交所品牌助力。其中,聯交所抖音號在開通不到兩周時間里已發布三則短視頻,收獲了近1.5萬(次)的播放量,圈粉眾多。4月3日,聯交所抖音號的第一次試水直播,觀看人數超過了94%同級別主播,并榮登“小時榜”,打響了上海聯交所“抖音直播”開門紅。
線上路演和視頻新媒體的成功啟用,搭建起了聯交所與投資人高效聯通的云上橋梁,也搭建了一個有高度、有深度、有廣度的投融資對接平臺。
3 ?促單成交,特殊時期捷報頻傳
自全面現場復工以來,上海聯交所已有數十宗項目順利成交。其中,3月30日,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管理局公開掛牌轉讓的上海龍華國際55%股權,成交價超51億元。這是聯交所服務中央企業結構調整的又一成功案例,也是疫情期間成交金額最大的股權項目,是上海聯交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多措并舉,確保疫情防控和復工復市“兩不誤”,服務企業取得“雙勝利”的階段性成果。
而備受廣大車迷關注的中國山地自行車聯賽運營權也在3月31日被廣東美盛體育發展有限公司以四年2000萬的價格摘得。將賽事承辦權、場館經營權等通過產權交易平臺公開交易,這是上海聯交所發揮市場優勢,服務全國單項體育協會實體化改革的成功嘗試,實現了互惠互利、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