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強 陳旭東


摘要:本文應用新大氣導則(HJ2.2-2018),分別從評價等級與范圍、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污染源調查、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四方面對某焦化項目的大氣環境影響進行了評價,探討了新舊大氣導則的變化,提出了焦化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的方法與建議。
關鍵詞: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焦化項目;新環評導則
中圖分類號:X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20)06-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6.011
Discussion on ai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based on coking project under new atmospheric guidelines
Liu Zhiqiang1,Chen Xudong2
(1.Shanxi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Center,Taiyuan Shanxi 030024,China;2.Shanxi Jinhuan Ke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Taiyuan Shanxi 030024,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new atmospheric guidelines (hj2.2-2018) ar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a coking project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evaluation level and scope,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mbient air quality status,investigation of pollution sources,prediction and evaluation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impact.The changes of the new and old atmospheric guidelines are discussed,and the methods and suggestions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coking project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Coking project;New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guidelines
2018年12月1日生態環境部發布實施了《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替代《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08),使得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又有了新的平臺和高度[1-4]。
新大氣導則實施以來,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重點和難點一直是各方廣泛關注的焦點,為更深入地理解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本文選取空氣污染重、能耗大的焦化行業,以華北某市某焦化項目為研究對象,應用新大氣導則(HJ2.2-2018)對其進行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同時對新、舊導則進行了對比,總結出新導則的優化之處,以便更深入地理解環境評價的工作重點,為大氣環境影響評價關鍵問題的處理提供借鑒[5,6]。
1 項目概況
山西某煤化集團有限公司通過焦化產能置換建設1.2×106t/a焦化項目,位于化工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廠區地勢平坦,占地面積22.62hm?,東西寬770m,南北長1 200m。環境空氣質量二類區。該焦化項目排放大氣污染物主要為:TSP、SO2、NO2、CO、PM10、NH3、H2S、苯、酚、BaP和VOCs等,年排放SO2總量為110.255t/a,NO2為506.699t/a,合計616.954t/a,大于500t/a,故評價因子增加PM2.5。
2 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2.1 評價等級與評價范圍
按照新大氣導則(HJ2.2-2018)選定確定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因子:TSP、SO2、NO2、PM10、PM2.5、CO、NH3、H2S、苯、酚、BaP和VOCs。
根據焦化行業的特點及工程分析,本次評價以污染物排放量較大的污染源焦爐爐體、焦爐煙囪和鍋爐為污染源,選擇主要污染物BaP、SO2、NO2為源強,采用AERSCREEN計算評價等級和評價范圍。
根據環境空氣評價等級劃分原則,本項目大氣評價等級確定為一級。根據計算,焦爐煙囪排放NO2地面濃度達到標準限制10%對應的距離最遠,NO2D10%:15 600m。因此評價范圍確定為32×32km2。
2.2 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為了反映區域內環境空氣質量情況,評價收集了項目所在地環境質量狀況公報數據,監測時間、監測頻率、監測布點等滿足相關評價標準要求。該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2018年環境質量公告中SO2、PM10、PM2.5和CO未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項目所在地屬于環境控制質量不達標區。
同時對本項目特征污染物BaP進行了補充監測,在2個監測點連續7d的監測當中,共獲得BaP24h平均值14個,評價區各點24h平均濃度范圍為未檢出0.0006~0.0018?g/m3,所有監測點均無超標現象出現,最大占標率為72%。評價區域BaP滿足環境質量標準。
2.3 污染源調查
本次污染源調查分為三個方面,分別是:①有組織及無組織排放源(包括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②擬被替代污染源;③其他在建項目、已批復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擬建項目污染源。
項目建設一方面通過焦化產能置換關淘汰停落后設備,削減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對防護距離內的村莊進行整體搬遷,實施集中供熱,削減一定量的SO2、NOx、煙粉塵排放。本項目擬被替代的污染源調查清單見表1。
2.4 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2.4.1 預測與評價內容
本項目大氣環境影響預測因子較多,因篇幅所限,選取基礎污染物PM10和特征污染物BaP為代表進行預測與評價。PM10背景濃度超標,采用不達標區模式進行預測與評價,BaP背景濃度達標,采用達標區模式進行預測與評價。
2.4.2 預測結果
(1)PM10預測結果。項目PM10排放總量為59.306t/a,對現有工程的提標升級改造,將削減煙粉塵排放724.12t/a,滿足生態環境部門按照排污總量2倍進行置換的要求。但削減替代方案帶來的改善效果不明顯,經計算K=43.6%>-20%,不滿足新大氣導則(HJ2.2-2018)區域環境質量變化的要求(K=≤-20%)。
(2)BaP預測結果。預測結果顯示:BaP正常排放下污染物短期濃度貢獻值的最大濃度占標率≤100%,年均濃度貢獻值的最大濃度占標率≤30%,疊加現狀濃度、區域削減污染源以及在建、擬建項目的環境影響后,項目環境影響符合環境功能區劃。
2.4.3 大氣環境防護距離
采用AERMOD預測模型,模擬BaP、NH3、H2S、酚和VOCs的短期貢獻濃度,篩選出超過環境質量標準的網格區域,繪制大氣環境防護距離。根據計算結果廠界北側外延200m,廠界東側外延170m的區域劃分為大氣環境防護距離。
2.5 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結果匯總與分析
對本項目大氣影響評價結果進行匯總,同時與大氣導則(HJ2.2-2008)進行對比,具體對比情況見表2。
3 結論與討論
(1)本文應用新大氣導則(HJ2.2-2018)對某焦化項目大氣環境影響及關鍵環節進行了分析,與大氣導則(HJ2.2-2008)進行對比,為大氣環境影響評價關鍵問題的處理提供借鑒。
(2)環境空氣質量不達標區域的項目在沒有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的情況下,僅通過企業制定削減計劃實現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的難度較大。環境空氣質量不達標地區應編制限期達標規劃,為項目環評的大氣污染物控制奠定基礎。
(3)在環境管理制度改革的整體背景下,項目大氣污染物允許排放量為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和大氣環境影響報告排污總量中取最嚴控制量,應進一步加強環評階段對排污總量的核算,實現與大氣污染物排污許可量的統一。
參考文獻
[1]生態環境部.HJ2.2-2018,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S].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18.
[2]丁峰,李時蓓,易愛華,等.2018版大氣環評導則主要修訂內容與要點分析[J].環境影響評價,2019,41(2):1-5.
[3]溫新龍,沈競,姚琳,等.《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修訂內容與對比分析[J].氣象與減災研究,2019,42(3):212-217.
[4]竹濤,牛文鳳,薛澤宇,等.焦化行業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環境影響評價[J].河北冶金,2019(6):33-35+43.
[5]張婷婷.焦化項目大氣污染特征及環境影響評價研究[J].節能與環保,2019(8):75-76.
[6]段艷芳,朱正康.化工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問題分析[J].化工設計通訊,2019,45(7):238-240.
收稿日期:2020-04-19
作者簡介:劉志強(1973-),男,漢族,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為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