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辦公室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黨的宣傳思想理論戰線的優秀領導干部,《求是》雜志原總編輯,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第五屆常務副會長有林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0年6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有林同志逝世,是黨的宣傳思想理論戰線的重大損失,也是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的重大損失。
有林同志從求是雜志社離休后,就加入了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先后被選為研究會副會長、常務副會長,主管研究會的理論研究和宣傳工作。幾十年來,他把晚年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獻給了弘揚延安精神、傳承黨的優良傳統的偉大事業之中,為研究會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有林同志主編的全國第一本《論延安精神》專著,為廣大干部群眾弘揚延安精神提供了理論支持
這一成果,不僅是全國第一本全面、系統、深刻論述延安精神的專著,而且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托項目。這本專著,以黨的歷代領導同志關于延安精神的重要論述為指導,以中共中央《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決議》為依據,堅持理論與實際、歷史與現實相結合,如實介紹了延安精神形成與發展的歷程,深刻闡述了延安精神的主要內容,明確提出了新形勢下弘揚延安精神的重大意義和重要舉措。思路清晰,主題鮮明,內容豐富,論述深刻,是一本弘揚延安精神、傳承黨的優良傳統的重要教材。
有林同志在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曾經提出這樣兩個至今仍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重要思想。
一是延安精神就其形態來說,不是一個理論體系,它是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所決定的一種精神、一種傳統,是中國共產黨人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優良作風和風范。它是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下,經過長期斗爭形成的。它繼承和發展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革命傳統,集其大成;同時又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二是延安精神和毛澤東思想是密不可分、又有所區別的兩個不同的概念。毛澤東思想是一個理論體系。延安精神貫穿著毛澤東思想,體現著毛澤東思想。隨著毛澤東思想達到成熟并全面展開,延安精神也日臻完善。從廣泛的意義上說,延安精神屬于毛澤東思想這個宏大的思想體系。
有林同志主編的《論延安精神》出版后,立即受到理論界的充分肯定,在全國各地延安精神研究會中引起強烈反響,并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歡迎。
二、有林同志為《中華魂》雜志創刊和發展付出的心血,有力地推動了雜志的與時俱進
《中華魂》雜志是經研究會名譽會長彭真同志提議,在以馬文瑞 會長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的共同推動下創辦的。有林同志不僅兼任了首屆和第二屆雜志社社長、第二屆雜志的總編輯,而且作為研究會領導長期主抓雜志的建設與發展。
在創刊初期,有林同志借鑒求是雜志的寶貴經驗,結合研究會的實際和雜志社同志共同研究,首先明確了辦刊宗旨:“傳播革命傳統,弘揚延安精神,謳歌中華文明,錘煉四有新人”;接著規定并適時調整了欄目;逐步建立了一支政治上強、學術水平高、作風優良的編輯隊伍;并向全體編輯同志提出用延安精神辦好延安精神研究會雜志的具體要求。
幾十年來,有林同志始終心系《中華魂》雜志。辦刊指導思想和每年的工作安排他要過問,雜志的重點、難點問題他要親自解決,他經常為雜志約稿,把一些重要文章批給雜志發表,雜志刊登的重要文章和有爭議的文章他把關。2014年,有林同志還親自總結了《中華魂》雜志創刊20年來的寶貴經驗,并為今后繼續創新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在有林同志和逄先知同志的直接領導下,《中華魂》雜志得到快速健康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一個具有鮮明黨性特色、影響廣泛、深受干部群眾歡迎、推進延安精神放射新時代光芒的輿論平臺。
2020年初,有林同志在臨終前幾個月,還滿懷深情地同研究會一位領導同志說,《中華魂》雜志創刊二十多年來,很不簡單,很不容易。在研究和宣傳的內容中,雖然都是黨史、國史和軍史中的重要內容,但不陳舊;雖然都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黨的創新理論,但不空洞。研究會領導要繼續加強對雜志的領導,認真總結和發揚好的經驗,進一步把雜志辦得更好。
三、有林同志為研究會理論研究工作付出的努力,換來了研究會持續推出一批又一批質量較高的研究成果
理論研究是研究會的中心任務,是研究會生存之基,發展之本。有林同志和逄先知同志共同主抓研究會的理論研究工作以來,這項工作的面貌迅速改觀,高質量研究成果持續推出,研究會的社會影響日益擴大。
有林同志始終堅持理論研究必須服從服務于黨的中心任務的理念。他認為,這既是理論研究工作的正確方向,也是理論研究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證。二十多年來,研究會每次召開全國性理論研討會, 他和逄先知同志都依據黨的中心任務和研究會的實際,確立研討會的主題,把干部群眾關注的難點熱點問題作為研討會的重點,親自選定研討會論文參考題,堅持研究歷史問題為現實服務、研究現實問題注意從歷史中吸取智慧的原則,使研究會的理論研究工作既堅持了正確的政治方向,又充滿了鮮明的時代性和生機活力。
有林同志常說,理論研究就是對未知的探索,必須提倡創新,敢于創新,敢于提出前人沒有提出而又符合實際的新思想新觀點。同時,他也認為,創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具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必須對實際問題有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認識,還必須有強烈的為人民謀幸福的理念。他一貫堅持理論研究無禁區,宣傳工作守紀律,鼓勵作者解放思想,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大膽創新。每次理論研討會,凡屬以研究會名義發表的論文他都逐字逐句的修改,凡屬有爭議的論文他都認真把關,特別是嚴把政治關、思想關、紀律關,始終把質量放在第一位,確保了研討會始終唱響主旋律。
有林同志認為,理論研究和創新關鍵在人才。他和逄先知同志一起不僅團結了一批像沙健孫、梁柱、馬鎣伯、李明三、朱佳木、張啟華等老一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堅持不懈地戰斗在黨的思想理論和宣傳戰線上,而且發現培養了一批像劉倉、王炳權、田改偉等年輕一代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有林同志與這些新老同志一道工作的過程中,不僅為他們壓擔子,提要求,而且為他們開展工作創造條件。
有林同志十分注重文風。他認為,文風不僅反映一個人的作風,也展現一個人的素質。他大力提倡寫短文,寫人民群眾看得懂的文章,寫生動活潑的文章。他一貫反對寫大話、套話、華而不實的話。
四、有林同志始終以飽滿的政治熱情戰斗在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第一線,展現了一位青春常在忠誠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的風采
有林同志是經過革命戰爭考驗的堅定的革命戰士,是在共產黨教育培養下成長起來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是黨的宣傳思想理論戰線上優秀的領導同志。他不僅具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豐富的領導工作經驗和艱苦奮斗的作風,而且具有敢于堅持真理、敢于斗爭的優良品格。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有林同志針對社會上一度泛濫的否定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反對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資產 階級自由化思潮,進行有理有據地斗爭,從理論和實際結合上深刻闡明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毛澤東思想永遠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高舉的偉大旗幟等基本道理。
作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的有林同志,十分關注改革開放中我國經濟領域里的新情況新問題。他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經濟理論與我國新形勢下經濟領域的新實際結合起來,深刻闡明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尖銳批駁了鼓吹私有制和實行單一公有制種種右的和“左”的錯誤謬論和觀點。
有林同志一貫高度重視對中共黨史和新中國國史的研究、教育和宣傳。他發表過一系列重要文章,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重視黨史、國史研究和教育的重要論述進行深刻闡述,對共產黨和新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創造新的輝煌成就、積累的寶貴經驗及其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的重大意義,進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同時,他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對國內外敵對分子相互勾結,利用各種手段,散布的歷史虛無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新自由主義、普世價值觀等反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思潮,勇敢地拿起馬克思主義武器,像沖鋒陷陣的英勇戰士一樣,及時沖在第一線,與之進行堅決斗爭,為捍衛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指導地位作出了積極貢獻,展現了一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應有的斗爭精神、政治覺悟、理論素養和對黨對人民事業的忠誠。
有林同志是研究會全體會員學習的光輝榜樣!
有林同志永遠活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