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玨 潘文韜 閭文景 何雪芹
摘要:在當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和全球經濟加速一體化的背景下,區域性的規劃環評如何做得更好成為目前急切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本文首先對區域性規劃環評的基本內容進行了闡述,進而對現如今規范環評的要求進行分析,最終實現區域性規劃環評下的環境改善目標。
關鍵詞:區域性;規劃;環評
中圖分類號:X8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20)06-0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6.012
Basic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 of regional planning EIA
Wang Yu1,Pan Wentao1,Lü Wenjing2,He Xueqin1
(1.Zhejiang Renxi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ingbo Zhejiang 315199,China;2.Beijing High Energy Times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0095,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ociety and the accelerated integration of the global economy, how to make the regional planning EIA bette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needs to be considered urgently.Firstl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ontents of regional planning EIA,and then analyzes the requirements of current standard EIA,and finally realizes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under regional planning EIA.
Key words:Regional;Planning;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1 區域性規劃的目的
在不斷發展的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我國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惡劣的環境給人們的生存造成了不利影響,經濟持續發展的目標也受到了阻礙,并且由于環境惡化所產生的問題也在社會當中不斷擴散,所以環境問題一定程度上轉變成了社會危機。我國現階段雖然已經對環境問題實施了一些政策并采取了一定措施,但存在著人口規模巨大、經濟增長飛速的特殊情況,在我國,低端產品和服務更為廣泛,相較高端產品和服務,其所造成的污染更大更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我國污染范圍的不斷擴大。區域的環境安全問題是區域性的規劃環評的基礎和前提,想要實現區域性經濟與當地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統一發展,需要多方面的工作,首先,對于不同區域的不同情況和條件,應該做到系統分析與評估;然后再根據不同區域的發展趨勢和方向,對該區域行業發展和未來空間布局進行科學調整,使其對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有利,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達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2 區域性規劃環評的發展過程
2.1 初始的環境影響評價階段
對于環境的影響分析和評測是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和重點,目的就是針對當前或者未來要建設的項目從環境的多方面影響去進行預估和評測,同時對于處在建設時期的建設項目,針對其運營期提出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和要求,從而實現對環境最大程度上的保護,減少污染。通過該過程形成集評價、規劃和管理的一體化內容。
2.2 現在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自然資源愈發緊缺,形成了生產需要大量資源和資源緊張之間的矛盾。這時就提出了新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該評價以規劃的高度和層次,以生態的持續性、經濟的可持續性、社會的持續性為核心來進行環境保護,考慮污染問題的評估、預測和防治,這樣就解決了對單一項目進行環境評價所造成的局限性。總體上看,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為政府的戰略性決策和行為提供了依據,還能以區域內多數項目為整體進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環境影響評價。
3 區域性規劃環評所包括的內容
3.1 自然結構和承載力
在進行區域性的規劃環評時,需要了解該區域的地形、地貌、氣候、氣象以及水、土地、能源等資源的分布情況,尤其需要對區域內水資源的自我凈化能力、稀釋能力以及大氣對于污染的抵抗能力、敏感程度、土壤環境等進行分析和評價,從而根據這些情況來預估環境資源可能受到的污染破壞情況,以便提出防治舉措和預警。
3.2 區域的經濟發展和工業生產形勢
對于區域性規劃環評來說,項目的規模、生產特點以及產生的污染物是需要被著重分析預測和評價的,不同的項目之間產生的環境影響往往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對于這些差異性最終需要在區域的規劃環評中呈現出來。企業污染物的排放量計算與評價要做到相對精確,還要從區域的空間尺度方面來預警環境污染問題。同時,不同的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原輔材料存在差異,所以產生的污染也不盡相同,對于這些不同企業的不同生產環節之間的污染特性都要分別進行評價。此外,評價還包括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產生的消耗能源、礦產和水土資源等情況。
3.3 人口聚集的區域情況
對于區域內人口聚集分布情況的評價也是區域性規劃環評的重要一環,例如區域中人口聚集區與工業區的相對位置、是否需要采取相關的隔離措施等。
4 區域性規劃環評實施時所需具備的能力
4.1 技術經濟知識在區域性規劃環評方面的儲備
在區域規劃環評的過程中,工業經濟生產結構和自然資源的特點評價是較為重要的一環,這就需要在進行該環節時,對該區域的工業經濟生產結構和自然資源有較為充分的了解,在自然資源中需對如:水土資源、能源資源、氣候條件等進行調查,在工業生產結構中要對生產力布局和相鄰的布局進行了解,從而準確評估該區域不同產業產生的環境污染。
4.2 技術經濟論證在區域性規劃環評的進行
在新的區域性規劃環評中,為了考慮得更加長遠且周到,勢必要評價許多技術經濟因素,要得到客觀科學的分析評價,就需要進行技術經濟論證。技術與經濟之間相互關聯,技術不可以脫離經濟去施行,很多時候會出現技術上可行但經濟條件不允許的情況。
4.3 對于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的調查了解
在各種各樣的行業中,對自然環境有很大污染威脅的企業類型往往是化工、有色冶金、紙張制造等重污染行業,對于這類企業,在區域性規劃環評的過程中,應該對其生產工藝、生產水平以及科技的合理運用能力分別進行評級和相應的分級,同時對于化工、化纖、電鍍、煉焦等生產原料的消耗和污染物的產生進行衡量評價。
4.4 區域性規劃環評對于人員的要求
進行區域性的規劃環評需要相應的技術人員對各類行業的產污環節及污染物十分了解,對污染物有很強的敏銳性和識別能力,并對污染物的污染后果、特性了如指掌。當然,不能只是單單對污染物進行評價,更需要從該規劃區域的整體上去思考,全方位多角度地評價區域產業的規模、生產方向、生產過程以及設施對周邊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并要對一些企業的發展規模、生產方向以及未來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做出預測和評估,以此對現有的區域規劃進行改善,對該區域提出更加科學、合理、可行的規劃調整建議。
4.5 區域性規劃環評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針對一個區域提出環境污染預警,不能單純依照國家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要求,還需要根據該區域的空間分布、自然環境資源的特點和特性來綜合考慮。對于區域規劃而言,只能盡可能地收集區域內排污企業的污染物排放量,但每個企業具體的污染物排放情況還是通過建設項目的環評體現的。
5 總結
在區域性規劃環評中,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同時區域性的規劃環評工作還需要將經濟產業建設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協調化、清晰化,從而做到對某區域整體的自然環境、產業結構、發展方向的科學合理調整。對于區域中的現有企業和未來規劃入駐的企業,通過進一步的生產工藝預測與評價,促使企業采用較為環保的生產工藝或生產路線,從而有效降低環境污染程度,提高區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萬智勇,李輝.規劃環評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1):85.
[2]屈新云.試析當前我國規劃環評工作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科技致富向導,2015(11):278.
[3]陸晶.關于區域性規劃環評的基本內容和要求[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06):115-116.
[4]陸大道.關于區域性規劃環評的基本內容和要求[J].經濟地理,2013(08):1-4.
[5]葉冰玲.規劃環評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海峽科學,2015(3):46-47.
收稿日期:2020-04-11
作者簡介:王玨(1989-),女,漢族,碩士,環境保護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竣工環保驗收、排污許可證申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