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問題關系著人類的生存,關注和發展環境監測技術是一個國家的使命與擔當。本文筆者將從我國環境問題的現狀來談一談環境監測技術與環境保護問題。
關鍵詞:環境監測;環境監測技術發展;環境保護
中圖分類號:X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20)06-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6.085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Tang Liang
(Tai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reau,Taian Shandong 271000,China)
Abstract: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related to human survival. It is a national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develop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talk abou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hina.
Key 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活動給環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壞,環境問題隨著時間的發展,形勢越發嚴峻。工業生產帶來的化工廢料流入地下、生活垃圾的大量填埋等給整個地球帶來了巨大的生態壓力。與此同時,人類生活對自然資源的過度利用也造成了當地生態的巨大破壞。人們在很早以前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并試圖保護環境,環境監測就是保護環境的重要環節,通過環境監測技術我們可以對污染源進行檢測和分析,判斷當地的環境污染程度,并及時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因此,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對我國的發展具有戰略性意義。
1 我國目前的環境問題形勢
我國的環境問題主要集中在大氣、水資源、土壤問題上,其中水資源的污染、土地荒漠化等環境問題十分嚴重。大氣污染源主要是由于重工業生產產生的有害氣體和PM2.5排放過多,部分嚴重地區會降下酸雨。水資源的主要問題是水土流失和水資源短缺,過度開采和過度放牧造成我國水土流失問題,圍湖造田以及河流季節性流向是造成水資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土壤荒漠化、鹽堿化以及土壤污染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問題。森林資源也由于過度砍伐、毀林開荒的人類活動而逐漸匱乏。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這種情況很多發達國家都曾經經歷過,我們國家如今也正在面臨。
2 何為環境監測
2.1 環境監測的目的和政策
環境監測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環境污染源進行實時監測,將得到的樣本進行化驗分析,根據化驗分析的結果對環境進行質量評價,確定環境污染源以及污染源對人的危害程度。對采集的樣本進行分析的手段我們稱之為環境檢測技術。通過環境監測我們可以準確快速地找到環境污染的根源問題,然后對癥下藥,對生態環境修復有著深遠的影響。環境監測的意義就是為環境方面的問題收集數據并提供給有關部門,讓有關部門能夠根據數據對比判斷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并及時采取措施。我國針對環境監測問題還專門出臺環境保護法,環境監測過程中收集到的環境數據都將作為環境保護法的重要參考依據。
2.2 環境監測的方向
環境監測有很多種研究方向,目前比較熱門的三種監測方向是研究、監視以及固定監測。研究性環境監測通常用于研究,適用于污染源不明的樣本監測,主要的工作是確定樣本里的污染源并對污染源進行詳細探究,由于污染源的成分復雜,因此這種監測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通過探究得出的監測數據會作為樣本數據記錄在環境保護法中,供人們參考。監視方向的環境監測的重心在污染源排放和污染源的排放趨勢上。污染源控制排放監測是通過監測污染源排放量是否超標來對當地環境做出評估,如果排放超標就控制污染源的排放量,通過這種方法能夠快速控制當地的環境污染問題。污染源排放趨勢的監測是通過對某個地區的主要污染源的排放量進行實時檢測,預測該地的未來排放量,推導該地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環境中變化。固定監測一般針對污染源已知且污染源對人類危害極大的情況,通過固定監測來確定污染源日排放量,預防突發狀況。
2.3 環境監測的注意事項
環境污染源通常是化工生產的工業廢料,在進行樣本檢測時難免要用到一些化學或者生物原理,所以環境監測需要遵守化學實驗原理,盡量降低有害氣體的排出。同時環境污染源一般都為混合工業廢料,有關部門需要對當地污染源的危害程度進行劃分并遵守優先監測的原則,對危害程度最高的污染源進行優先檢測。
3 環境監測技術發展的現狀
3.1 監測技術的發展
隨著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占據重要位置后,科學家們對環境監測技術的學術研究越來越頻繁,環境監測技術也在近年來得到飛速發展,在原來單一的取樣監測中融入高新科技,發展出多種多樣的環境監測技術,比如衛星云圖監測、大氣監測、生物監測等。計算機融入為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帶來了超乎想象的變化,首先是區域不受限制,各地監測采集的數據及實時變化都可以通過有關部門的官方網站進行查閱。其次,監測區域范圍增大,新型的檢測技術比如衛星監測可以將整個國家大氣變化都實時地展現在計算機上。
3.2 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我國的環境監測技術與過去相比有很大的發展,但是我國使用的環境監測設備的核心零件仍然依賴進口,國產的環境監測設備在質量上仍有待提高,我國正面臨著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的巨大矛盾中,相比于發達國家,我國的環境監測的管理暴露很多不足,所以還需要多向發達國家借鑒經驗。
3.3 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
環境檢測技術未來將趨向于科技化發展,很多對人體危害極大的污染源監測將交由機器人代替,目前我國環境監測的技術解決了傳統的區域限制問題,但是隨著我國環境問題的愈漸突出,對環境監測的頻率以及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環境監測將更注重監測的效率以及準確度,環境檢測技術將與互聯網技術結合,實現環境監測的自動化。未來我國還將加大對環境監測人才的培養力度,彌補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管理上的不足。
4 環境監測的問題與解決辦法
4.1 問題
我國的環境監測正慢慢脫離環境污染的腳步,面臨環境監測管理的困境。比如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地區的環境變化趨勢加快,以往的環境監測數據已經無法用作可靠依據,需要對地區進行實時的環境監測,但目前我國的環境監測除了針對大氣污染的衛星監測技術之外,鮮少有能夠進行實時監測的環境監測技術。比如城市的噪聲污染與光污染,這些都是短時間內城市的建筑變化和人員流動造成的,環境監測的數據也在不斷變化,但是城市每日的人員流動量極大,有關部門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來完成噪聲污染和光污染的環境監測。除此之外,人才的短缺也是我國目前面臨的比較突出的環境監測問題。
4.2 解決方法
針對上述的問題,國家首先要重視環境監測,加大對環境保護問題的資金投入,確保環境監測設備的質量問題,同時積極從海外引入環境監測方面的優秀專家,不斷地壯大我國的環境監測隊伍。同時對國內的環境監測人員進行技術考核和素質培訓,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此外,國家還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加大對環境監測人員方面的教育資金投入,吸引國內學子加入環境監測的大家庭中,國家還應鼓勵相關設備生產企業積極創新,早日擺脫檢測設備依賴進口的局面。
5 結束語
總之,環境監測對于我國的生態文明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性,環境保護問題是整個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無論哪個國家都需要重視環境監測工作。我國的環境監測技術還處在不斷發展的階段,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地發現自身缺點并積極改正,不斷加強環境監測。
參考文獻
[1]楊基富,毛俊杰.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的發展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7(08):161+163.
[2]蔡山泉.環境監測技術的現狀和發展探討[J].環境與發展,2017(03):237-238.
[3]童利宏.應急監測在環境監測中的重要性及其發展趨勢分析[J].山東化工,2018(12):187-188.
[4]張翠榮,宇文志峰.淺談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綠色科技,2018(07):187-188.
收稿日期:2020-05-02
作者簡介:唐亮(1976-),男,漢族,本科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控和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