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水文和環境地質工作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影響下呈現出新的變化,圍繞這項理念開展相關工作是為了推動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達到環境保護和經濟建設發展的雙重目的。本文對于應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水文和環境地質工作進行深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開展工作的有效策略。以下觀點僅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地質工作;水文地質;環境地質
中圖分類號:X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20)06-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6.110
Hydr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under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u Ji
(He'na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stitute,Zhengzhou Henan 45000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work of hydr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has shown new changes.The purpose of carrying out relevant work around this concept is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human society and achieve the dual purpos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the hyd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work under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eeply analyzed and studied,and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carrying out the work are put forward.The following views are for reference only.
Key words:Sustainable development;Geological work;Hydrogeology;Environmental geology
水文和環境地質工作與地下水研究緊密相關,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發展和應用為水文和環境地質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富有挑戰。重視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水文、環境地質工作的應用研究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創造了良好條件,為構建地下水系統提供了有力支持。
1 可持續發展理念
當前的礦物資源正逐步減少,國家面臨著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在這樣的發展狀況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理念。這是為了滿足當代人的發展需求,為后代提供充足的發展動力。當代人的發展對于子孫后代的發展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過度消耗的自然資源和環境的污染不僅損害了當前利益,也是對子孫后代的一種不負責。為此,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引導下開展水文、環境地質工作符合經濟發展的要求,也是為子孫后代發展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2 水文、環境地質工作內容
首先,對國家的整體水資源利用情況進行勘察和一定程度的了解。從人類生存和發展的角度來說,水資源是不可或缺的條件。經濟建設的進步和發展導致全國人口數量增加,各區域的用水比較緊張,存在嚴重的水資源浪費。為了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應該采用一定的方式保證水資源質量。我國的東部沿海地區時常會出現水資源開發不到位或者沉降、倒灌等問題,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不利影響。為此,應該從做好水資源利用工作的角度出發,對國家整體的供水情況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著手解決水資源污染等問題。其次,水文、環境地質工作的內容是合作布局、選擇合適的基地。建筑物的質量和基地的選擇都有賴于較好的水文、環境地質勘察工作。勘察項目之前對于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地下水產生的影響應該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才能通過精準的數據信息為城市建筑的發展合理規劃,解決建筑用地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保障建筑物體的質量,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任何問題。最后,對區域的地質災害情況要進行有效的調查和分析。例如查明地面沉降、是否存在裂縫、凹陷以及坍塌的情況等,再結合相關的數據信息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同時對地下水污染的范圍和情況也要充分了解。例如針對某一個地區的垃圾場地,應該先分析地下水資源污染,了解工廠污水對土壤、水資源的污染情況,便于有關部門通過調查的數據信息進行預防和治理。
3 當前水文、環境地質工作現狀
3.1 水文地質
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且經濟發展迅速,因此目前的資源運用上出現了較大的問題。中國是世界上的水資源大國。從水資源的總體分布情況上看,擁有兩大水域系統和中型體系以及眾多的小型水系、淡水湖泊等,也就是說擁有較為豐富的水資源總量。但中國的人口基數大,受到工業發展的影響,人均用水量在逐年下降,為了保證使用需求不得不開采和利用地下水。中國在開采地下水系統方面掌握一定的經驗,但部分城市的過度開發情況比較嚴重,造成了地質災害,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目前國家十分重視水資源的保護工作,采取一定的防治和保護措施,在合理的發展規劃中改善水資源污染的情況,促進整個社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我國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所采取的具體的措施如下。首先,大力興修水利工程。為了減少地下水開采,保護水資源,可以通過修筑蓄水池、建立農業灌溉渠道以及海水淡化等工程實現。對淺層土壤水應該進行有效利用,避免出現嚴重的水資源浪費。其次,建立南水北調工程,解決北方水資源不足的問題,推動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運用,改善北方缺乏水資源的現狀,維持區域經濟的發展平衡,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再次,提升居民的環保意識,呼吁居民節約用水。最后,針對污染嚴重的化工廠,督促其提高凈水能力,將污水處理后排放,一旦發現不經處理的排放行為會依法給予懲罰。
3.2 環境地質
環境地質工作指的是充分研究地質地貌特征,從而解決生產活動中的問題。以黃河的防洪為例,環境地質工作的相關要求應踐行可持續發展觀念,并根據區域狀況確定。當前國家水利工程建設中,黃河防洪防汛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由于黃河流域的地理環境特殊,河水在流淌的過程中常常攜帶了大量泥沙,經過河床的位置會出現沉降,造成了河床太高甚至河道淤堵的情況。為了避免河床不斷增高,要做好黃河的防洪防汛工作。之所以要進行黃河的防汛工作,是因為人們對生活區域的地質環境沒有充分了解,不能減少自然災害,避免環境污染問題,無法實現后代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原先的防洪治理工作的重點是堵,防止河水蔓延,但只能解決當前環境問題,一旦降水量持續增加,就可能會產生大型的洪澇災害,危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治理黃河流域,進行防洪防汛時,應該從降低洪水破壞力的角度出發,實現治標治本。首先,對黃河周邊的土地進行加固處理,能夠避免水土流失和黃河泥沙堆積。其次,進行河道改造,采取裁彎取直的方式使河流速度加快,帶走沉積在黃河中的泥沙。最后,修筑堤壩并對蓄滯洪區進行加固處理。為了提升堤壩的質量和高度,可以適當地增長水位線,重視防洪防汛的管理工作,讓堤壩和建筑工程發揮應有的作用。
4 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工作方式
4.1 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水文、環境地質工作的目標是為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做出貢獻,構建和諧的人與自然關系,開發和使用地下水系統。這也是為了恢復生態環境,降低環境污染對人們生活產生不利影響。為此,應該構建一個環境資源開發和使用體系,采用多樣化的方式加強學科之間的關聯,為人類發展和進步提供空間,實現人和自然的友好共存,滿足人的需求和維持生態資源平衡,進一步應用和推廣可持續發展理念。
4.2 妥善處理人類之間的關系
開采和利用環境資源導致人類之間存在矛盾,由于在資源利用的過程中忽視了環境保護工作,造成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平衡。嚴重的環境破壞行為所體現出的是人與人之間缺乏協調溝通。開展水文、環境地質工作研究的過程中,要努力協調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改變人的思維方式,實現對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合理運用。
5 結語
由上文可知,水文、環境地質工作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影響了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方向。開展這項工作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為了更好地應用和研究,應該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產生新的認知,并進行有效運用,為水文、環境地質工作的開展提供充足保障,達到保護生存環境、推動社會進步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武林.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工作[J].住宅與房地產,2019(27):253.
[2]回德龍,李研.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工作[J].綠色環保建材,2019(02):30-31.
[3]劉毅,王顯蓉,張國強.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工作的思考[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23):97.
[4]屠曉花.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工作[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22):201.
收稿日期:2020-03-11
作者簡介:劉際(1986-),男,漢族,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工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