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爽
摘 要 “城市雙修”是在“存量規劃”的理念下關于城市更新改造的策略,重點關注生態環境的修復。本文以城市雙修的理念為基礎,探討如何通過風景園林設計來開展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提升城市活力,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城市化進程中的遺留問題。
關鍵詞 城市雙修;中國風景園林;營造策略
引言
中國三十多年來的快速城鎮化發展和城市擴張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對長遠規劃的認識和考慮不充分,導致在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城市文化、城市品質方面無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發展,2015年,住建部開啟了全國范圍內的城市“雙修”活動,2017年提出各個城市制定“城市雙修”實施計劃,在2020年,“城市雙修”工作將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本文從中國面臨的城市問題出發,以“城市雙修”的理念為基礎,通過風景園林的視角探討如何實現城市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城市雙修”和“風景園林”的內涵和關系
(1)城市雙修的概念。“城市雙修”指的是“城市雙修”指“生態修復” 和“城市修補”,是指用再生態的理念,修復城市中被破壞的自然環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用更新織補的理念,拆除違章建筑,修復城市設施、空間環境、景觀風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開展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是治理“城市病”、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是城市轉型的重要標志。
(2)風景園林學科內涵。“風景園林學”是規劃、設計、保護、建設和管理戶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學科。其核心內容是戶外空間營造,根本使命是協調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
從以上對“城市雙修”的概念和“風景園林學”的學科內涵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內涵有著高度的契合。風景園林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與建筑及城市構成圖底關系,相輔相成,是人居學科群支柱性學科之一,根本使命是協調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而“城市雙修”是應對新時期的城市發展而提出的設計理念,是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具體途徑,兩者之間的使命和目標是一致的[1]。
2城市雙修背景下風景園林設計內容和理念的轉變
“城市雙修”背景下的風景園林將會更加注重對生態的保護、修復和利用、具體表現為加強山體和水體治理和修復、利用改造廢棄地、完善綠地系統等,以上的舉措都體現出了城市雙修背景下風景園林改善生態環境的理念。
(1)山體和水體的修復治理。城市雙修的發展背景下,風景園林更加關注山水田園等自然基地的保護和修復,其中主要表現在水體和山體的治理和修復。水體治理與修復包括加強對城市水體自然形態的保護,避免盲目截彎取直,禁止明河改暗渠、填湖造地、違法取砂等破壞行為。在全面實施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的基礎上,系統開展江河、湖泊、濕地等水體生態修復。全面實施控源截污,強化排水口、截污管和檢查井的系統治理,開展水體清淤。構建良性循環的城市水系統。因地制宜改造渠化河道,重塑自然岸線和灘涂,恢復濱水植被群落。增加水生動植物、底棲生物等,增強水體自凈能力。在保障水生態安全的同時,恢復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連通和流動性。
(2)廢棄地的改造和利用。隨著城市發展化進程的加快、產業重心的調整,出現許多工業廢棄地,科學的修復和再利用工業廢棄地顯得尤為重要。科學分析廢棄地和污染土地的成因、受損程度、場地現狀及其周邊環境,綜合運用生物、物理、化學等技術改良土壤,消除場地安全隱患。選擇種植具有吸收降解功能、抗逆性強的植物,恢復植被群落,重建生態系統。場地修復后,嚴格地塊規劃管理,對環境質量達到相關標準要求、具有潛在利用價值的已修復土地和廢棄設施進行規劃設計,建設遺址公園、郊野公園等,實現廢棄地再利用。
(3)完善綠地系統。推進生態廊道建設,努力修復被割斷的綠地系統,加強城市綠地與外圍山水林田湖的連接。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 米入園”的要求,均衡布局公園綠地,通過拆遷建綠、破硬復綠、見縫插綠、立體綠化等措施,拓展綠色空間,讓綠網成蔭。因地制宜建設濕地公園、雨水花園等海綿綠地,推廣老舊公園改造,提升存量綠地品質和功能。推行生態綠化方式,提高鄉土植物應用比例。
3城市雙修背景下中國風景園林的營造策略
(1)自然生態環境的修復。首先,我們需要重視的就是在城市化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所被破壞的自然生態環境,像是山、水這兩種資源,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城市化的發展,對山水的修復是必要的。在具體的營造過程中,可以對城市周圍的山以及水流進行修復,因為城市化的高速發展,多數的水流都出現了被污染的情況,解決城市中的水流污染和土地污染問題就是第一步。
(2)城市環境的修復。其次,就是對城市環境的修復,因為高速的城市化發展,我們過去的一些老舊的社區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而這些老舊的社區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整個城市的美觀。為了能夠進行城市環境的修復,對這些老舊社區的更新是必要的,除此之外就是對城市中的棕地進行修復,因為高速發展的城市化,城市中的棕地已經越來越少,為了保證城市化的長久發展,進行這幾個方面的修復是必要的。
(3)生活方式的回歸。第三、培養當地城市居民對于環保的理念,想要一個城市能夠得到長久的發展,第一步就是要將城市中的綠色環保視為第一要務,而現如今快速發展的城市也迎來了一個問題,就是城市的居民對于環保意識的不重視,導致了城市居民在居住的過程中不斷的制造垃圾,并且對生態環境和城市環境造成巨大的損壞,導致整個城市的發展速度在變慢的同時,還使得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加大。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城市雙修的道路,那么對市民進行文化保護理念以及注重城市綠化保護的理念培養就是十分重要的。
(4)融入本土自然、人文資源的設計。最后一點就是在進行城市的發展過程中,我們要注重于當地的文化。現如今絕大多數城市的發展始終是千篇一律的,所有的城市都是一個模樣,這樣就使得在發展的過程中泯滅了我們國家不同地區的不同風貌,為了保護本土的自然風景,以及各個地區不同的地貌和風土人情,在進行城市化發展的時候需要結合本地的文化風景,建設出屬于本土的城市風貌。
4結束語
城市雙修是新時期城市發展轉型的重要舉措,在城市雙修視域下,風景園林的營造需要變得更加科學、嚴謹,同時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城市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言茗.“城市雙修”背景下城市建成區改造提升方法的研究——以北京北中軸更新為例[C].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8年會.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8年會論文集.貴陽:中國貴州貴陽,2018:65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