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小貼士·
從業者:貓仔
從業地點:西安國際大學生賽車體驗基地
對口專業:賽車手,汽車改裝;賽車工程師,車輛工程、機械工程、汽車電子技術、汽車智能制造等;賽車經理人,經濟管理、新聞學或與汽車相關的專業。
能力要求:不論主修哪個專業,從事賽車運動都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對賽車運動的熱愛,要熟悉車輛結構,愿意學習新知識,掌握新工具以及有基本的英語能力。
薪資水平:不同級別的賽車相關從業者薪資差異較大。
注意事項:賽車運動不是一瞬間的刺激,而是一項講求體力、腦力、耐力等各方面配合的系統工程,車手、車隊經理、行政人員、工程師、技師等在不同的崗位演繹著不同的精彩。
原始的狂熱
當我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我對汽車的一切都充滿著好奇與幻想。臨摹被翻得掉了色的汽車簡筆畫,用廢棄的汽車方向盤模擬開車,追著汽車嗅濃烈芬芳的汽油味……對于賽車,我有一種原始的狂熱。
大學時我主修汽車電子技術專業,但我更鐘情于賽車。于是課余的時間我積極去汽車改裝班聽課,并且開始駕駛賽車在f3賽道上飛馳,也和人組隊去參加巴哈大賽、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等賽事。賽車讓我既興奮又有些躁動,就如超人般:“我感覺我要爆了。”
后來看《本田宗一郎自傳》,里面的一段話非常貼切地形容出了我初遇賽車時的那種悸動:“那是一輛披著烏黑裝甲的怪物——福特T型車,我跟在車后拼命奔跑,它發出的轟鳴聲以及左右晃動的車身都讓我激動得無以言表。汽車停下時,一些機油灑在了地上,我便把它抹在身上,幻想著這輛汽車的制造者就是自己……”
從整個歷史來看,人類間彼此角力的工具從馬車變為了動力澎湃的汽車,但贏得勝利的,終究是那顆渴望榮耀的心。而驅動汽車去競速的,也是比內燃機更強大的勇敢的心。這就是賽車帶給人的榮耀與考驗,而這樣的情懷,從年少到遲暮,從古至今,其實一直存在。
誘惑與危機
賽車手賽前總會想,萬一剎車失靈了怎么辦?萬一爆胎了怎么辦?萬一斷軸了怎么辦……但在坐上車踏動油門的那一瞬間,體內仿佛有一個神秘的開關被打開,所有的精神元都被喚醒,一切來自“萬一”的恐懼都被屏蔽,此時的賽車手只有一個信念——沖到最前面。
車子在賽道上馳騁時,對勝利的渴望會促使賽車手一直在極限的邊緣瘋狂地試探,也會促使其不斷地做出嘗試:往前再走一步可以到哪里去,剎車點是否可以再晚一點……
只要是賽車,就永遠不會有真正的極限,永遠都可以追求快0.01秒。
為了追求這極致的0.01秒,《飛馳人生》中的賽車手張弛曾這樣說:“我每天都在腦海中跑二十多遍,五年,三萬六千多遍,我能記住每一個彎……”為了追求這0.01秒,以我們參加的風云戰三小時耐力賽為例,從我到團隊中的其他成員,始終都保持著一種戰斗狀態——賽前數月就開始鍛煉體能,增強全身的肌肉力量,尤其是頸部和腰部力量,如果是方程式賽車,那手臂力量也十分重要,另外,還需要通過跑步來增強耐力,特別是身體耐熱的能力,這場比賽我們的車內溫度高達60度,完全是在蒸桑拿的狀態下比賽。除此之外,還要準備好賽車,改裝、運輸、檢測等,哪一環都不可或缺。
這樣的0.01秒,是來自賽道的誘惑,亦是來自人生和理想的誘惑。可謂一入賽車深似海,從此便在和理想互相折磨的路上越走越遠了。
賽道是一個允許你追求極限的地方,不過,賽道是既充滿了誘惑,也充滿了危機。
當賽車以瀕臨極限的速度在賽道上飛馳時,駕駛上一個小差錯導致的后果都會被無限放大,最常見的就是車輛失控、打轉、沖出賽道,甚至撞墻或撞到其他賽車。當然,專業的賽道和賽車的安全程度要比普通道路和民用車高得多,但有時候你因“一念之差”犯下一個小錯誤(如因錯過了剎車點而無法入彎沖進沙地,致使車子無法動彈),大家花去數月準備的比賽可能就這么GAME OVER了。
“比賽前夜,我進行過無數次幻想,那人生的第一個轉彎要如何呈現,是走一個非常標準的賽車線呢,還是炫目地漂移入彎,或者是中規中矩拐過去就行?結果是我沒剎住車。”我的職業生涯和韓寒差不多,第一個轉彎就從一把倒車開始。
團隊協作之美
與其他運動較為不同的是,賽車舞臺的榮耀絕不是由車手一人囊括的,每一輛車、每一個單圈成績的背后,都是每個團隊成員努力的結果,如一個F1的車隊,從換胎、調整定風翼的技工到賽車空氣動力學的設計師,到車隊經理、宣傳報道人員,再到車手,這里的每一個環節,都決定了車手的成績。
當賽場上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我急躁、慌亂、埋怨時,我的車隊經理總能第一時間發出指令,通過各種方式讓我去摸索車、保護車、“思考”車,機械師也會以難以置信的速度把賽車調校到最佳狀態。
在他們的幫助下,慢慢地,車子好像成了我身體的一部分,抑或另一個自己,我在駕駛車子的過程中,也學會了用心靈與之溝通和磨合。
隨后,車隊的領航員會準確地告知車手賽道和賽車情況,后勤車輛會提供強大后援支持,拉力賽車能保證持久動力……每一個部分都真正發揮自己的力量,提速0.01秒,那離冠軍之路就近了0.01秒。
對比剛開始時的急躁、慌亂以及我傲慢的個人英雄主義,我慢慢地學會俯下身體踏實做事。這就是賽車運動教給我的人生哲學:懂得團隊協作之美,做好自己的事,和自己和解,與賽車交融,其余的不必考慮過多。
生命與精神的考驗
如今,除了參加各種汽車賽事,我還擔任西安國際大學生賽車體驗基地的總經理,這個基地是國內目前唯一的建在高校校園里的賽道。這樣一條賽道,給那些懷揣賽車夢的普通學子也打開了一條通往夢想的路徑,同時,也推廣了賽車文化,培植了中國賽車新生力量。
在基地常常可以看到這樣一種場景: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聲,一輛紅藍相間的賽車風馳電掣地在賽道上一閃而過,車手們在征服一個又一個彎道。我想,他們必定有種將夢想放飛的暢快和自由。
我不止一次問過自己,賽車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是汽車技術的實驗田?
因為最初應用在賽車上的先進技術經過沉淀、改進,有朝一日也可能出現在量產車上。而也正因此,在處處追求極限的賽車中,唯有不斷地追求更加先進、可靠的技術,才能長久地保持更高的競爭力。
是對生命和精神的考驗!
挑戰過一個個人生的彎道和賽場的彎道,經歷過光榮,亦體驗過尷尬,才明白,賽車已經和生命連在了一起。
而賽車亦如人生,從燈滅起跑,車輛就在呼嘯前行的車流之中,被此起彼伏的車流裹挾著,不能拋錨,不可停歇,只能不斷地向前、向前。在人車合一、極速飛馳中感悟人生,用車轍攆出人生的榮耀和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