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泉水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我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后一顆“收官之星”發射升空。隨著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也正式宣告發射成功。至此,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55顆衛星全部發射入網。GPS全名叫“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統,最早起源于美國的軍事項目。中國的北斗、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盟的伽利略,這4套全球定位系統的原理基本是一樣的。我們除了可以用全球定位系統進行導航,引導我們到某地,還可用于應急通訊、地理測繪、呼叫指揮等。
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GPS除了可以定位,還可以授時,也就是告訴你準確的時間。比如我們這里有一輛帶有GPS接收機的汽車,假設我們不知道這輛汽車的空間坐標、、,也不知道它的時間坐標。
但是,我們可以從衛星接收一些信息。衛星內部有星歷,知道自己準確的空間坐標、、,同時因為衛星有精確的原子鐘,我們也可以得到一個準確的時間,衛星會把這些信息發送給汽車。
坐標和時間其實是有一定的聯系的,通過坐標或通過時間,我們都可以算出GPS接收機與衛星之間的距離,也就是下圖中汽車與衛星之間線段的長度。通過坐標計算距離就是用勾股定理,設汽車到衛星距離為,則,開平方后可得。
我們再通過時間來求出汽車到衛星的距離,即信號傳輸的速度乘以信號傳輸的時間,也就是,其中為光速,我們取。我們通過以上兩種方式算出的距離,實際上它們是相等的,所以我們會得到這個方程:。
在這個方程里,有4個未知數、、和,根據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通過這一個方程我們是不能解出這4個未知數的,我們需要4個這樣的方程才可以解。因此,汽車再接收3個衛星的數據,我們就可以得到另外3個方程,最終我們就可以解出、、和。
所以,GPS接收機至少要通過4顆衛星才能確定自己的空間坐標和時間坐標。而且,如果想要得到更穩定、更好的信號的話,還需要提升GPS衛星數量以達到信號的有效覆蓋總面積上升,實現“無縫覆蓋”。
GPS衛星定位最不好解決的問題就是誤差,因為信號在傳輸的時候,受大氣等因素的影響,速度哪怕慢一丁點,誤差都比較大。想要減少誤差,我們就要用差分GPS這項技術,它可以大大提高GPS的定位精度。在與汽車相對較近的已知坐標點上布放一個GPS基準站,它也可以接收到為汽車提供位置信息的衛星的信號,根據這些信號算出坐標值,與已知的固定坐標比較,得出坐標的偏差量,然后將偏差量或者實時測得的載波相位,通過數傳鏈路或移動通信網絡發送給汽車,汽車再根據接收到的信息進行修正。
·為什么GPS衛星不會“累”?·
許多人有這樣一種誤解,認為地球上有那么多設備都在同時使用GPS定位,GPS衛星處理得過來嗎?GPS衛星難道不會“累”嗎?
實際上,并不是GPS衛星處理全球的位置請求,而是設備接收到衛星信號之后,自己通過算法實現定位,即所謂的“被動定位”。簡單地說,不是設備問衛星:“我在哪?現在幾點?”而是衛星不停在廣播:“我在這里,現在時間是XXX!”即GPS衛星只負責發射信號,設備只負責接收信號,二者之間是沒有其他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