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制造的祖宗法

2020-07-18 15:57:39黃光輝
文史雜志 2020年2期

黃光輝

摘 要:以往學者認為“南人不可為相”跟北宋時期南北矛盾有關。仔細梳理相關文獻系譜,確定此說流行時間為北宋末、南宋初,實跟王安石變法有關。此說主要當是士人根據高宗“最愛元祐”以及滿朝把北宋亡國之罪由蔡京集團追到王安石身上的“當代史”情形塑造的祖宗法。

關鍵詞:南人不可為相;祖宗法;王安石變法

清人所編《宋稗類鈔》卷一《君范》開篇記載了宋太祖兩則軼聞,一則為“不殺大臣”的誓碑,一則為“南人不得為相”政事堂刻石。上個世紀40年代張蔭麟先生首撰《宋太祖誓碑及政事堂刻石考》,考辨宋太祖以上兩則軼聞,認為政事堂刻石純屬子虛烏有之事。張氏認為“真宗朝南人在政治上始抬頭,此后南人政治勢力日漲,北人政治勢力日消,至神宗以降,北人在政治上之地位,遂遠落南人之后,而北人側目南人更可知矣”,從而便導致了“太祖政事堂刻石”一類故事的興起。[1]其后,錢穆先生《國史大綱》對此問題亦有探討。錢穆先生認為宋室“不相南人”的教戒,無論其說確否,要之宋初,南方人不為相則系事實。[2]

近三四十年來,有多位學者相繼撰文談論太祖誓碑、誓約問題,但諸文對政事堂刻石軼聞則一筆帶過,并未做深入探討。[3]程民生先生《宋代地域文化》指出北宋初期南北之間的地域矛盾表現為北方人對南方人的輕蔑與排斥,但關于“禁中誓碑”問題,程先生認為:“究竟有沒有誓碑,史學界尚未搞清楚。不過誓碑的基本精神卻被為不同時期的朝廷所貫徹。”[4]程先生的觀點當沿襲了錢穆先生的觀點。

王翠的博士論文《北宋前期中央官僚的地域構成——以兩府兩制三司臺諫長官為中心》附錄部分討論了政事堂刻石兩個問題:第一“不用南人為相”政事堂刻石是否存在;第二“不用南人為相”的太祖遺命是否存在。王翠考察后的結論是“太祖遺命‘南人不得拜相的說法極有可能是英宗、神宗時,匯集西京洛陽的北方籍貫政客文人們出于對當時南人滿朝不滿而制造的政治流言”[5]。王翠博士的結論落腳依然在南北矛盾上。黃健《“南人不可為相”小議》梳理了宋至明時“南人不可為相”的相關記載,并未對此發表議論。[6]由于黃氏并非專門研究宋史,漏收了不少宋人記載。

研究宋代政治史,“南人不得為相”的祖宗家法是一個不可回避的重要問題。就現有成果來說,還有相關細節值得深究。本文準備在對相關史料系統考辨基礎之上,提出一家之言,敬請方家學者指正。

關于太祖“不用南人為相”的言論,最早見于宋無名氏《道山清話》:

太祖嘗有言:“不用南人為相。”《實錄》《國史》皆載。陶穀《開基萬年錄》《開寶史譜》言之甚詳,皆言太祖親寫“南人不得坐吾此堂”刻石政事堂上。或云:自王文穆大拜后,吏輩故壞壁,因移石于他處,后寖不知所在。既而王安石、章惇相繼用事,為人竊去如前兩書,今館中有其名而亡其書也。頃時尚見其他小說往往互見,今皆為人節略去,人少有知者,知亦不敢言矣。[7]

《道山清話》載:“《實錄》《國史》”皆載“不用南人為相”,果真如此的話,為何《續資治通鑒長編》(下簡稱《長編》)沒有相關記載。《道山清話》所云“王文穆大拜”指的是王欽若拜相,《長編》對此事有詳細記載。《長編》卷九十,天禧元年八月庚午條載:“上欲相(王)欽若,王旦曰:‘欽若遭逢陛下,恩禮已隆,且乞令在樞密兩府,任用亦均。臣見祖宗朝未嘗使南方人當國。雖古稱立賢無方,然必賢士乃可。臣位居元宰,不敢阻抑人,此亦公議也,上遂止。及旦罷,上卒相欽若。欽若嘗語人曰:‘為王子明故,使我作相晚十年。”[8]《長編》主要據《實錄》《國史》修成。如若《實錄》《國史》真有記載“不用南人為相”,王旦反對王欽若任相時為何沒有引用“不用南人為相”的祖宗家法,而只是援引祖宗朝無南人為相的成例和當時的公議?

有人可能會認為李燾為南人,為南人諱當不會引用“不用南人為相”的祖宗家法。但王旦之子王素為北人,其所做《文正王公遺事》當更原始,更具有價值,不存在為南人避諱的問題。其書載:“上欲命王冀公作相,公曰:欽若遭逢陛下,恩禮已隆,乞且在樞密,兩府任用亦均。臣見祖宗未嘗使南方人當國,雖古稱立賢無方,然須賢士乃可。臣為宰相,不敢沮抑人,此示公議也。一上遂止。后公罷,冀公作相,出語人曰:‘為王公遲我十年相。”[9]如若果真有政事堂刻石,何以王旦阻止王欽若任相時會不提,而用祖宗朝成例和公議給真宗施壓?《宋宰輔編年錄》《東都事略》《五朝名臣言行錄》《太平治跡統類》《宋史》均記載了王旦此事,但均未提及“不用南人為相”政事堂刻石一事。

王旦所言“祖宗朝未嘗使南方人當國”,到了明代則被演變成“南人不可當國”。明人何喬新《椒邱文集》卷五史論評價了王旦所說“南人不可當國”,其書曰:

王旦碩德雅度,宋之賢相也,然其論置相謂‘南人不可當國,一何謬哉?天之生賢不以南北而有間也!前乎旦以南人登相位者有矣,謝安、張九齡、陸贄是也。安之德量、九齡之忠直、贄之嘉猷讜論,果何愧于賢相乎?后乎旦以南人登相位者有矣,杜衍、范仲淹、文天祥是也。衍之清慎、仲淹之冏毅、天祥之秉義挺忠,抑何忝于賢相乎?雖有奸諂如欽若者出于其間,然不可舉一而廢百也!彼李義甫之狡險、元載之貪瀆,果產于南耶?抑產于北耶?自旦之說行,世之嫉賢忌才者率以是借口,雖有如謝、如張、如陸、如杜、如范、如文之儔,一切抑而不用,是旦之說啟之也,推其極言之殆,所謂‘一言而喪邦歟?[10]

何喬新羅列王旦之前所出賢相以及王旦之后所出賢相對王旦所言予以反駁,并且認為王旦所言真可謂“一言而喪邦”。其實王旦所言“祖宗朝未嘗使南方人當國”確是事實,但不是國策使然,而是時勢使然。張蔭麟先生認為:“太祖初代周,國境未逾江以南,其所需籠絡之先朝重臣及所可信托之股肱心膂,有任宰相之資格者,自無南人在內。其后南土漸次平定,南士之入朝者悉是遠方降臣,自無取冠朝列之理。”[11]到真宗時便有南人為相,至仁宗時朝中出身于南方的兩制人員超過北方。

《道山清話》所云:“王安石、章惇相繼用事,為人竊去如前兩書”實為無稽之談。據王翠統計,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中央兩制官員共27人,其中北方16人,南方11人。[12]這跟太祖、太宗朝相比,南人為兩制的比例有了極大的提高。在王欽若拜相后,真宗朝還有出身于兩浙路的丁謂拜相;仁宗朝宰相除了王欽若、丁謂出身于南方者,還有張士遜、呂夷簡、陳堯佐、章得象、晏殊、杜衍、陳執中、劉沆、曾公亮等9人。南人為何不在其崛起之時的真宗、仁宗朝“竊去如前兩書”,非要等到南人當國已成常態的神宗朝竊取兩書,道理上就說不過去。按照南北矛盾觀點的邏輯,最該出現此謠言應當在真宗朝南人任相時,或者仁宗時期,南方為相者將要超過北方時,而不應該出現于北宋末、南宋初,南人當國已成常態的時候。這樣的政治流言若出現于真宗朝南士崛起之時,大體可以認為是南北矛盾導致了以上流言的出現;但出現于北宋末、南宋初,當不是南北矛盾所致。

在討論完基本史事之后,實有必要探究下《道山清話》一書及其作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詳考了該書作者,“《說郛》摘其數條刻之,題曰宋王暐。案書末有暐跋語云,先大父國史在館閣最久,多識前輩,嘗以聞見著《館秘錄》《曝書記》,并此書為三。仍歲兵火,散失不存。近方得此書于南豐曾仲存家,因手抄藏,示子孫。后題建炎四年庚戌,孫朝奉大夫主管亳州明道宮,賜紫金魚袋暐書。則撰此書者乃暐之祖,非暐也。”其書所記終于崇寧五年(1106年),則成書當在徽宗時。書中所記內容“頗詆王安石之奸,于伊川程子及劉摯亦不甚滿。惟記蘇、黃、晁、張交際議論特詳。其為蜀黨中人,固灼然可見矣。”[13]如此看來,該書所載之事多為神、哲、徽宗三朝,書中所記內容帶有很強的黨派成見。北宋末、南宋初會出現這樣的政治流言實跟王安石變法有關。《道山清話》一書有八處記載了王安石軼事,其書開篇就引李常之語評價王安石變法:“李常為言官,言王安石理財不由仁義,且言安石遂非喜勝,日與其徒呂惠卿等陰籌竊計,思以口舌以文厥過。以公論同乎流俗,以憂國為震驚朕師,以百姓愁嘆為出自兼并之言,以卿士簽議為生乎怨嫉之口,而又妄取經籍,傅會其說。且言:‘理財用而不由仁與義,不上匱則下窮矣。臣自知朝夕蒙戮,不憚開垂閉之口,吐將腐之舌,為陛下反覆道。……不知王安石有甚狐媚壓倒之術”[14]。該書所引雖均是李常所言,其實也代表了該書作者的觀點。李常此段文字將王安石塑造成一個不仁不義、不關心百姓死活、狐媚圣主的奸臣形象。《道山清話》之后幾則對王安石的記載亦均是負面的。李華瑞先生將宋代筆記小說作者對王安石變法分為五類,《道山清話》屬于第一類:對王安石變法持否定意見者。[15]結合前文所引《道山清話》所云“王安石、章惇相繼用事,為人竊去如前兩書”,可知《道山清話》的作者將矛頭指向的是出身于南方的王安石、章惇等變法派人物。

如果從《道山清話》的記載還不能明顯看出此流言與王安石變法有關的話,那么邵伯溫、朱弁的記載則一目了然。《邵氏聞見錄》卷一云:“祖宗開國所用將相皆北人,太祖刻石禁中曰:‘后世子孫無用南士作相,內臣主兵。至真宗朝始用閩人,其刻不存矣。嗚呼,以藝祖(趙匡胤)之明,其前知也。”[16]邵氏所載跟《道山清話》所載相比,有幾處不同:第一,刻石地方不同,邵氏所載刻石禁中,《道山清話》所載政事堂;第二,邵氏在《道山清話》基礎上增加了無用內臣主兵。

邵伯溫《邵氏聞見錄》還記載了一件與南人作相相關的奇事:

康節先公先天之學,伯溫不肖,不敢稱贊。平居于人事機祥未嘗輒言,治平間,與客散步天津橋上,聞杜鵑聲,慘然不樂。客問其故,則曰:“洛陽舊無杜鵑,今始至,有所主。”客曰:“何也?”康節先公曰:“不二年,上用南士為相,多引南人,專務變更,天下自此多事矣!”客曰:“聞杜鵑何以知此?”康節先公曰:“天下將治,地氣自北而南,將亂,自南而北。今南方地氣至矣,禽鳥飛類,得氣之先者也。《春秋》書‘六鹢退飛‘鸛鵒來巢,氣使之也。自此南方草木皆可移,南方疾病瘴瘧之類,北人皆苦之矣。”至熙寧初,其言乃驗,異哉!” 故康節先公嘗有詩曰:“流鶯啼處春猶在,杜宇來時春已非。”又曰:“幾家大第橫斜照,一片殘春啼子規。”其旨深矣。[17]

文中所謂的康節先公即邵伯溫之父邵雍。《宋史·邵雍列傳》載:“富弼、司馬光、呂公著諸賢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從游,為市園宅……司馬光兄事雍,而二人純德尤鄉里所慕向……熙寧行新法,吏牽迫不可為,或投劾去。雍門生故友居州縣者,皆貽書訪雍,雍曰:‘此賢者所當盡力之時,新法固嚴,能寬一分,則民受一分賜矣。投劾何益耶。”[18]可見邵雍與反變法派的富弼、司馬光、呂公著均是好友,對王安石變法亦是持反對意見。治平年間,邵雍是如何預測出不二年南人要主政的?當時的王安石還在地方任職,絲毫沒有要得到重用的跡象。邵雍這則奇事顯然是事后杜撰出來的。邵氏為何要杜撰出這樣一條奇事出來呢?這應該跟其立場和當時成書的政治環境相關。

《邵氏聞見錄》成書于紹興二年(1132年)。此時宋高宗表示“朕最愛元祐”,把北宋亡國之罪由蔡京集團追到王安石身上。劉一止記載:“上嘗從容言王安石之罪,在行新法。”[19]當時朝野上下充斥著對王安石的指責,胡寅言王安石變法“實慕非、鞅,以聚斂為仁術,以法律為德政,排擯故老,汲引人,變亂舊章,戕毀根本禍亂相踵,率獸食人,三綱五常,浸以堙滅。”[20]沈一求更是指責王安石“心術不正,則奸偽百出,僭亂之萌,實由此起。自熙寧、元豐以來,士皆宗安石之學,沈溺其說,節義凋喪,馴致靖康之禍”[21]。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之下,作為洛黨的繼承者邵伯溫自然成為打擊王安石及其變法的中堅分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該書“于王安石新法始末,及一時同異之論,載之尤詳”[22]。有學者甚至認為“在《邵氏聞見錄》中,有多段記載論及王安石,這些論述只有一個共同目的——論證王安石是導致北宋亡國之禍的主謀”[23]。

《邵氏聞見錄》上述所載兩條南士作相的材料,顯然是事后杜撰的。邵氏認為王安石作相專務變更,天下至此多事。這跟他評價王安石的核心依據是一脈相承:“(王安石)盡變祖宗法度,天下紛然,以致今日之禍”。除制造以上兩則故事之外,邵伯溫還評論新法之失,如卷五載“王安石勸人主用兵,章惇、蔡京、王黼祖其說,禍至于此”;指責王安石任用小人不用君子,如卷十一載“安石引汲親黨,盤踞要津,擠排異己,占固權寵”; 抨擊王安石私德不佳:性格執拗,奸詐,喜怒無常,強詞奪理等等,以此來證王安石變法導致了北宋的滅亡。[24]

此外邵伯溫所言太祖刻石“無內臣主兵”,基本也屬無稽之談。曹勛所進《進前十事札子》亦是記載了徽宗向他交待的太祖誓約,可此次誓約中確未有不用宦官之語:“藝祖有約,藏于太廟,誓不誅大臣、言官,違者不祥,故七祖相襲,未嘗輒易。”[25]這也就是說,曹勛從徽宗口中所聽到的太祖誓約,并未言及太祖之后各朝對宦官的使用。邵伯溫的記載,實讓人懷疑“不用宦官”是其偽造的祖宗家法。對邵伯溫所云“不用內臣主兵”,筆者懷疑實跟其親身經歷有關。《宋史·邵伯溫列傳》載:“丁母憂,服除,主管永興軍耀州三白渠公事。童貫為宣撫使,士大夫爭出其門,伯溫聞其來,出他州避之。”[26]可見邵伯溫一向不喜與宦官結交。對北宋之滅亡,邵伯溫大致認為童貫也需為此負責。

此后關于“南人不得為相”的記載,基本沿襲了《道山清話》《邵氏聞見錄》的記載。南方婺源人朱弁《曲洧舊聞》卷一載:“真宗問王文正曰:‘祖宗時有秘讖云南人不可作宰相,此豈立賢無方之義乎?文正對曰:‘立賢雖曰無方,要之賢然后可。是時方大用王文穆,或以此為言,而不知此讖乃驗于近世而不在文穆也。”[27]《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曲洧舊聞》“惟神怪諧謔數條不脫小說之體,其于則多記當時祖宗盛德及諸名臣言行,而于王安石之變法,蔡京之紹述,分朋角立之故,言之尤詳。蓋意在申明北宋一代興衰治亂之由,深于史事有補,實非小說家流也。”[28]

朱弁《曲洧舊聞》與《道山清話》《邵氏聞見錄》所載還有不同。《道山清話》所載“南人不可作相”是刻在政事堂刻石上,《邵氏聞見錄》認為是刻石禁中,而朱弁認為是祖宗時的秘讖。朱弁甚至明言“此讖乃驗于近世而不在文穆也”。朱弁所言近世所指何時呢?《宋史·朱弁列傳》載:“靖康之亂,家碎于賊,弁南歸。建炎初,議遣使問安兩宮,弁奮身自獻。至云中,見粘罕,邀說甚切。粘罕不聽,使就館,守之以兵。弁復與書,言用兵講和利害甚悉。紹興二年,金人忽遣宇文虛中來,言和議可成,當遣一人詣元帥府受書還。……十三年,和議成,弁得歸。……十四年,卒。”[29]此已言朱弁卒于紹興十四年,其所謂近世當指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四朝;其所謂“此讖乃驗于近世而不在文穆也”,顯然指的是王安石、章惇、蔡京等變法派。身為南方人的朱弁引述祖宗時的“秘讖”不是要反對南方人任相,而是要將北宋亡國之責推給以南人身份為相的變法派官員。這也就是為什么“南人不得為相”的祖宗刻石、祖宗秘讖不見于真宗南人崛起之時,反見于北宋末、南宋初滿朝均是南人之時。其實當是反對王安石變法者將北宋滅亡之責推諉給王安石、章惇、蔡京之流。

《道山清話》《邵氏聞見錄》《曲洧舊聞》三書均寫于北宋末、南宋初。之后有關“南人不得為相”的記載都出現于南宋中后期,如王楙《野客叢書》、趙彥衛《云麓漫鈔》。

福州人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十五有《不用南人為相》條:

祖宗朝不用南人為相,仆嘗求之古矣,亦有是說。觀南史,齊高帝欲用張緒為仆射,以問王儉,儉曰:緒少有佳譽,誠美選矣,南士由來少居此職。褚彥回曰:儉少年,或未諳耳。江左用陸玩、顧和皆南人也!儉曰:晉氏衰政不可為則。宋武帝亦嘗謂沈文季曰:南士無仆射多歷年所。文季曰:南成不競非復一日。[30]

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考證該書“前有慶元元年自序。又有嘉泰二年自記一條,稱此書自慶元改元以來凡三筆矣”。[31]由是大體可知此書成于嘉泰年間。嘉泰距北宋滅亡近1個世紀。李華瑞先生認為王楙《野客叢書》對王安石沒有明顯的政治傾向,[32]而上述記載也未發現王楙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王楙認為“祖宗朝不用南人為相”是太祖、太宗時流傳下來的成法,并為此說尋找歷史依據。與之前所載相比,王楙此處所云“不用南人為相”既沒有記載為政事堂刻石,也沒有講是禁中刻石,更沒有說是祖宗朝秘讖,而只是就事論事。

出生于紹興十八年(1148年)的趙彥衛所撰《云麓漫鈔》載:“藝祖御筆:‘用南人為相,殺諫官,非吾子孫。石刻在東京內中。雖人才之出無定處,然‘山東出相,山西出將,古亦有此語。”[33]相較于之前的政事堂刻石、禁中刻石、祖宗朝秘讖不同,趙彥衛此處記載為太祖御筆。南宋徐俯有記說:“祖宗朝應批降御筆,并作圣旨行下。自宣和以來,所以分御筆、圣旨者,以違慢住滯科罪,輕重不同也。今明詔許繳駁論列,當依祖宗法,作圣旨行下。方其批付三省,合稱御筆; 三省奉而行之,則合稱圣旨,然后名正言順。”[34]據此可知宋代公文上的御筆出現于宋徽宗朝。王曾瑜先生認為:“徐俯的說法也只是規范性的,實際上,在天水一朝,御筆和圣旨經常是混淆不清的。就廣義而言,凡皇帝手書者,也都可稱御筆、宸翰之類”[35]。趙彥衛此處所云御筆當是廣義上的含義,指的是皇帝手書者。

另外還存在不同之處,趙彥衛此處加上了殺諫官。趙彥衛顯然是將太祖誓約、誓碑內容與政事堂刻石雜糅而成。出身于紹興十八年的趙彥衛面對滿朝都是南人,國土亦是南土時,所記相關內容,恐怕也只是視為故實來對待吧。

兩宋間的北人邵伯溫、南人朱弁以及不知地域為何方的《道山清話》作者,在北宋滅亡后,將“祖宗朝未嘗使南方人當國”看成當時的國策,并且形成了政事堂刻石說、禁中刻石說、祖宗秘讖說等不同說法。邵伯溫、朱弁等人根據當時高宗“最愛元祐”以及滿朝把北宋亡國之罪由蔡京集團追溯到王安石身上的“當代史”情形,遂臆造了“南人不得為相”的祖宗家法。誠如李峰所言:“這種重構既包括對客觀事實的重新撰述,也包括偽造和虛構在歷史上原本并不存在的史事。在此必須指出的是,歷史的當代性并不必然導致出現偽造和虛構史事現象。因為真實是史學的根本屬性,致用必須以求真為前提,從這個意義上講,求真可謂是史學的第一準則。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對史事的偽造和虛構現象在宋代的歷史重構過程中仍然發生了。”[36]隨著南宋初“當代史”情景的遠逝,以及南宋統治的安定,南宋士人已沒有了強烈的感情色彩,對待此事也更為客觀。嘉泰之后的王楙、趙彥衛等人只是將邵伯溫等人所杜撰出來的祖宗家法“南人不得為相”作為當時的典故予以記下,并為此說尋找歷史依據。

注釋:

[1][11]張蔭麟:《宋太祖誓碑及政事堂刻石考》,《文史雜志》第1卷第7期,收入《兩宋史綱》,北京出版社,2016年,第37頁,34頁。

[2]錢穆:《國史大綱》,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581頁。

[3]杜文玉:《宋太祖誓碑質疑》,《河南大學學報》1986年第1期;徐規:《宋太祖誓約辨析》,《歷史研究》1986年第4期;張希清:《宋太祖“不誅大臣、言官”誓約考論》,《文史哲》2012年第2期。參見張希清:《宋太祖誓約與岳飛之死》,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編《北京大學百年國學文粹·史學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637~645頁;張希清:《再論宋太祖誓約:“不誅大臣、言官”》,浙江大學宋學研究中心編《宋學研究集刊》(第2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58~275頁;劉浦江:《祖宗之法:再論宋太祖誓約及誓碑》,《文史》2010年第3期;楊海文:《“宋太祖誓碑”的文獻地圖》,《學術月刊》2010年第10期;李峰:《宋太祖誓約“不誅大臣、言官”新論——兼與張希清、劉浦江等先生商榷》,《史林》2012年第6期。

[4]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47頁。

[5][12]王翠:《北宋前期中央官僚的地域構成——以兩府兩制三司臺諫長官為中心》,上海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第179頁,152頁。

[6]黃健:《“南人不可為相”小議》,《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年第4期。

[7][14](宋)佚名:《道山清話》,《全宋筆記》第二編第一冊,大象出版社,2006年。

[8](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九十,天禧元年八月庚午條,中華書局,2004年,第頁。

[9](宋)王素:《文正王公遺事》,《全宋筆記》第一編第五冊,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86頁。

[10](明)何喬新:《椒邱文集》卷五,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3][22](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四十一《子部·小說家類二》,中華書局,1988年,第1195頁,1198頁。

[15][32]李華瑞:《王安石變法研究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4頁,175頁。

[16](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一,中華書局,1983年,第4頁。

[17]《邵氏聞見錄》卷十九,第214頁。

[18](元)脫脫等:《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道學傳·邵雍列傳》,中華書局,1977年,第12728頁。

[19](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四十六,紹興元年七月庚午條,中華書局,1988年,第831頁。

[20](宋)胡寅:《斐然集》卷十四《追廢王安石配享詔》,岳麓書社,2009年,第283頁。

[21](宋)劉一止:《苕溪集》卷三十《知樞密院事沈公行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3][24]葉菁:《<邵氏聞見錄>與南宋初年政治——以其中有關王安石記敘為討論中心》,《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8期,第21頁,21頁。

[25](宋)曹勛:《松隱文集》卷二十六《進前十事札子》,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灣商務印書館,第483頁。

[26]《宋史》卷四百三十三《儒林三·邵伯溫列傳》,第12853頁。

[27](宋)朱弁:《曲洧舊聞》卷一,中華書局,2002年,第88頁。

[28]《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二十一《子部·雜家類五》,第1039頁。

[29]《宋史》卷三百七十三《朱弁列傳》,第11551頁。

[30](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十五《不用南人為相》,中華書局,1987年,第84頁。

[31]《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十八《子部·雜家類》,第1021頁。

[33](宋)趙彥衛:《云麓漫鈔》卷十,中華書局,1996年,第178頁。

[34]《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十,紹興二年十一月庚午條,第1034頁。

[35]王曾瑜:《宋帝御集和御筆述論》,《蘭州學刊》2015年第3期,第1頁。

[36]李峰:《北宋開國故事:眾聲喧嘩中的造假與虛構》,《史學月刊》2015年第11期,第30頁。

作者: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哟哟国产精品|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福利在线看| 日韩免费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九九热视频精品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亚洲天堂免费|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国产网站在线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午夜影院a级片| 久久精品电影| 国产91透明丝袜美腿在线| 国产精品19p|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91精品小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 免费a级毛片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 日韩美毛片|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亚洲区欧美区|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99re在线视频观看|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美女91视频|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极品私人尤物在线精品首页 |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国产小视频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精品国产91爱|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国产爽歪歪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韩免费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黄色激情网站| 久久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白浆视频| 免费啪啪网址|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国产在线日本| 亚洲va在线观看| 九九九国产|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九九九国产| 亚洲激情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欧美区一区|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婷婷激情五月网|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www|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七页| 久久综合成人| 国产天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