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煒
摘 要:文章對超短波無線電通信的優點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且對其通信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最后對抗通信抗干擾技術的發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超短波;無線電通信;抗干擾技術;發展
1 ? ?超短波無線電通信優點
相對于有線通信技術來說,超短波無線通信技術無疑向前邁進更大的一步。在實際使用的過程當中,主要有如下4個方面的優點:(1)由于超短波無線電通信技術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在人類使用其進行信息傳輸的過程中,不需要建立中基站就能夠進行距離相對較遠的通信。這一優點無疑使得信息傳輸的靈活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信息傳輸的過程當中,借助于地波或者是電離層,各種各樣的信息可以實現上十公里甚至數百公里的傳輸。如果在傳輸的過程當中借助于電離層進行反射,甚至可以實現上萬公里的超遠距離通信。(2)該種通信技術在實際應用的過程當中,對一些硬件設備的要求并不是很高。隨著人們在使用的過程當中采用一系列技術手段對其不斷地進行優化,該技術所采用的硬件設備的體積正在慢慢地變小,對硬件的維護保養費用也變得越來越低。(3)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這一技術能夠借助于一些目標及其微小的物體實現更好的通信效果,靈活性與機動性要遠遠超過傳統的無線有線通信技術。(4)在使用該技術進行電力調度的過程當中,技術難點更少,靈活性也較其他方式更加靈活,能夠將其放入車當中形成移動通信。
2 ? ?超短波無線電通信影響因素
2.1 ?電磁環境干擾
無線電通信技術在國內各個行業、各個領域都有著非常強的應用價值,在使用該技術的過程中,一些必要的硬件設備在建設的過程當中要較其他技術更為方便,而且其機動性要遠遠超過其他技術,能夠在實際使用的過程當中快速適應各種復雜的建設環境。然而在使用該技術進行移動通信的時候,由于技術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點,在使用的過程當中,一旦周圍的電磁環境發生變化,通信質量很容易受到影響。在該技術進行信息傳遞的過程當中,主要是依靠電信號。然而我國某些地區電磁環境比較強,因此電信號在傳輸的過程當中很容易受到電磁環境的干擾,造成信息失真等不良問題。
2.2 ?多設備同址傳輸影響
在信息傳輸的過程當中,除了會受到電磁環境的干擾之外,無線電通信設備之間也會由于多種原因而產生種種不良的影響,從而導致相關信息無法順利傳輸,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無線信息傳輸的過程當中需要采取多個設備對信息的傳輸過程進行保護。這些設備都有著不同的頻段,防止其他頻段的信息在傳輸的過程當中,對本頻段內的信息造成干擾。雖然有著其一定的優越性,但當信息傳遞的人們變得越來越多的時候,就很有可能會造成各個設備之間傳輸頻段相互重疊,使得通信質量得不到保證。
3 ? ?超短波無線電通信抗干擾技術的發展
3.1 ?應用調頻傳輸方式
在應用無線傳輸通信技術的過程當中,為了使得信息傳遞的安全性能以及抗干擾性能得到強而有力的保證,人們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方式,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是改變信息傳輸過程當中的傳輸頻率來使得通信過程當中的安全性以及抗干擾性得到保證。與此同時,改變傳輸頻率的方式應用到無線電信息傳遞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高速調頻技術在通信領域當中的應用,可以對傳統通信技術的缺點進行全方位的彌補。從通信過程當中抗干擾能力的方面進行分析,調頻技術在信息通信領域的應用最主要的就是通過隨機變換頻率來避免外部的一些信息干擾,以此來實現本頻段范圍內的信息數據在傳輸的過程當中,對于來自外界的一些干擾信息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
3.2 ?提高頻譜管理效率
在使用該技術為自身服務的過程當中,采用頻譜管理的方式,對于無線電通信抗干擾也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頻譜管理所具有的一系列優點使得人們在使用無線通信技術的過程當中對其越來越重視。就目前來說,我國很多通信單位在進行頻譜分配的時候,為了使得自身工作更加方便,常采用固定頻率分配的方式。雖然操作比較簡單,卻有著很多缺點,對通信技術的發展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采用該種分配方式會使得頻譜資源的利用率得到大幅度的下降,與此同時,還很容易會導致公司內部的信息通信出現自相干擾的情況。
想要有效地提高頻譜管理效率,工作人員首先要做的就是有效地感知傳輸區域在內的實際電磁環境,并且對通信手續進行檢測,研究其與實際的頻段寬度。其次,為了防止特殊事件的發生,還需要預留出一定的備用頻段。
3.3 ?提升反電磁干擾能力
在無線通信技術日常使用的過程當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電磁環境干擾。為了避免在信息傳輸的過程當中受到電磁環境的影響,在未來不僅需要對無線電傳輸的能力進行進一步的強化,還需要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使得無線通信技術在實際使用過程當中的抗干擾能力得到大幅度的加強,從而有力地保證信息傳輸過程當中的平穩性。
4 ? ?結語
超短波無線電通信技術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通信行業的發展,其所具有的一系列優點,在其他行業領域展開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受到我國目前科學技術的限制,該技術在實際應用的過程當中還有著諸多的缺點,有待于在未來的發展當中解決。
[參考文獻]
[1]王旭,宋龍,董志遠.超短波通信距離探討[J].無線互聯科技,2014(1):46.
[2]王麗英.關于超短波無線電通信抗干擾技術發展趨勢研究[J].通訊世界,2020(1):66-67.
[3]李超.超短波無線電通信抗干擾技術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9(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