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道新
摘 要:環境監測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大量重金屬污染物,環境監測實驗室屬于這類污染的源頭,重金屬污染的受關注程度近年來不斷提升。基于此,文章簡單分析了環境監測中的重金屬污染,并深入探討環境監測中重金屬污染的控制對策,希望能夠給相關從業人員帶來一定啟發。
關鍵詞:環境監測;重金屬污染;綠色實驗室
1 ? ?環境監測中的重金屬污染分析
1.1 ?污染來源
環境監測實驗需要使用含有重金屬的試劑,使得環境監測很容易引發重金屬污染問題。如水中化學需氧量測定使用的重鉻酸鉀回流法會引發汞超標、鐵超標等污染;水中氨氮含量的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測定會引發汞超標污染;水中高錳酸鹽指數的酸性高錳酸鉀法測定會引發錳超標污染;水中溶解氧的碘量法測定會引發錳超標污染;水中磷的鉬銻抗分光光度法測定會引發銻超標和鉬超標污染,水中硫化物的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測定會引發鋅超標污染;硫酸鹽測定的硫酸鋇沉淀法應用會造成鋇超標污染[1]。
1.2 ?現狀分析
由各地環境監測實驗室金屬廢棄物理論產生量及工作量可以發現,現階段我國環境監測中的重金屬污染體現出3個特征:污染嚴重的個別項目、廢棄物排放總量不斷增加、廢棄物的排放危害較大。(1)污染嚴重的個別項目,近年來在我國各地不斷涌現。環境監測中,很多檢測項目的重金屬污染隱患較高,水中化學需氧量測定便屬于其中典型,測定時需采用含有多項金屬的試劑。較重的監測任務也使得由此催生的汞超標污染現象較為嚴重。作為常用的有機污染物檢測方法,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可基于化學需氧量反映,基于化學需氧量的污水排放行業標準制定即可證明這一認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化學需氧量監測無法被取代,這也使得其成為環境監測實驗室中最大的重金屬污染源;(2)廢棄物排放總量不斷增加,同樣屬于現狀之一。受逐步增加的監測任務影響,上報數據量在近5年來大幅度遞增,金屬污染物排放量也隨之出現了顯著增加,在線化學需氧量和氨氮裝置的大量普及也造成了更為嚴重的重金屬污染,測定過程中常出現的重新測定、使用量高于標準的各類試劑也使得重金屬污染問題進一步惡化;(3)廢棄物的排放危害較大,與環境監測實驗室使用的各類試劑聯系緊密[2]。
2 ? ?環境監測中重金屬污染的控制對策
2.1 ?加強含金屬廢液的處理
為控制環境監測中的重金屬污染,含金屬廢液處理的加強必須得到重視。環境監測實驗室必須嚴格制定和落實相關制度,避免直接排放含金屬廢液的情況出現。實驗室需針對性設置收集、處理含金屬廢液的裝置,或選擇將含金屬廢液送往相關部門、企業進行回收,配合針對性的人員培訓與考核。
2.2 ?科學優化監測方法
在針對性處理含金屬廢液后,排入環境的廢液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可大幅度減小,但在日常的監測分析實驗中,分析測試人員很容易因長期接觸試劑出現身體健康問題。因此,需更換監測方法的,降低試劑中金屬的使用量,含金屬廢液的產生量也可隨之降低。如采用甲醛法在二氧化硫的測定中抑制含汞廢液的產生,或采用多套總有機碳和氨氮在線監控系統進行地表水各監控斷面監測,日常實驗室內的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分析任務可由此適當減少,汞排放總量均可實現長足下降。采用離子色譜法進行硫酸鹽分析、監測,對含銀和鋇試劑的需求量將大幅減少,這類金屬廢棄物的產生量自然可得到較好控制。
2.3 ?積極引進先進的監測技術
先進的監測技術不僅能夠減少環境監測實驗室金屬廢棄物的排放量,還能夠減少工作量,因此先進技術的引進能夠從根本層面解決問題,金屬廢棄物的排放總量可在新技術支持下有效減少。對于環境監測人員來說,圍繞新型監測技術開展的研究和學習屬于重要任務,如為了減少鎘污染物的排放,應研究硫化氫吸收液采樣方法的升級。在化學需氧量的測定中,基于羥基、臭氧、高錳酸鉀作為氧化物的方法體系均較為成熟,汞的加入量可基于這類方法的應用而減少,同時可實現廢液中銀、鉻的減量化處理。對化學需氧量的監測,也可以使用總有機碳監測來替代。在具體實踐中,在線連續監測技術、自動化與儀器化監測技術的推廣能夠發揮較為積極的作用,有效降低含金屬試劑在環境監測實驗室的使用量。
2.4 ?積極更新監測標準
結合現階段我國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質量標準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多數標準對有機污染物含量指標的表征采用化學需氧量,雖然化學需氧量分析具備操作簡便、運用廣泛、成本低廉等優勢,但同時也存在測量時間較長、二次污染嚴重等缺陷。為滿足對化學需氧量和氨氮等項目的監測要求,大范圍使用的在線化學需氧量監控儀器很容易出現故障,這不僅會導致監測結果出現偏差,運行試劑耗材也會隨之增多,由此引發的二次污染問題必須得到重視。綜合分析發現,不合理的標準制定已成為我國環保事業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因此監測標準的積極更新必須引起重視,相應的總有機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標準應在各類標準中制定,以實現二次污染的減少,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也可獲得有力支持。
2.5 ?重點開展綠色實驗室建設
為更好控制環境監測中的重金屬污染,還應汲取工業領域的清潔生產經驗,設法實現“清潔”的環境監測。文章建議各地建設綠色環境監測實驗室,以此引入整體預防的環境策略,用于監測過程和監測方法管理,并重點關注和處理重金屬污染較重的監測項目,由此針對性地推進環境監測方法升級,在萌芽狀態消除各類重金屬污染隱患。
3 ? ?結語
環境監測中重金屬污染控制需關注多方面因素影響。在此基礎上,文章涉及的加強含金屬廢液處理、積極引進先進的監測技術、重點開展綠色實驗室建設等內容,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重金屬污染控制路徑。為進一步降低環境監測污染,新試劑、新技術、新設備的積極應用必須引起業界重視。
[參考文獻]
[1]馮艷,章水明,王珍珍.環境監測中重金屬污染與控制對策分析[J].環境與發展,2020(2):151,153.
[2]湯希凡.大氣環境中重金屬污染狀況監測及變化趨勢預測[J].世界有色金屬,2020(1):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