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的經濟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開始變好。然而,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卻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污染,生態遭到破壞。我國的環境污染治理主要是針對城市以及重工(企)業,對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的關注力度不大,阻礙了農村經濟發展,影響群眾的生活以及生命健康。文章從農村的污染原因現狀入手進行深入剖析,提出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治理對策,希望對新農村的建設有所幫助。
關鍵詞:農村環境污染;農村經濟發展;污染治理
近年來,在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取得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許多農村的環境面臨極大壓力,污染問題日益凸顯,生活環境受到很大影響。農村存在的環境問題一方面會給農民生活造成影響,另一方面會阻礙農村經濟水平的提升。但是我國當下的環境治理關鍵還在城市,農村污染問題需要加大關注力度。
1 ? ?農村環境的污染現狀
1.1 ?農業生產
農業生產過程中難免會帶來一些污染問題,如農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和處置,使最終收成的農產品在質量以及產量上都受到不良影響、土壤中重金屬超標、地下水受到污染等問題,都給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危害。
1.2 ?城鎮化
近年來,城鎮化的發展較為迅速,人口向城鎮大量集中,對農村的經濟發展是有利的。但是,由于農民的文化程度不高,環保意識淡薄,再加上經濟方面的制約,讓城鎮的環保工作難以做到位,其中,環保設施不健全、臟亂差的現象在城鎮及農村尤為常見[1]。
1.3 ?畜禽養殖
農村畜禽養殖是普遍存在的,大多都是采取沒有秩序、分散的養殖方式,對畜禽排放物也沒做到統一集中處理,造成畜禽排放物會隨意出現在道路街角;另外,集中型養殖場所也同樣存在環境污染風險,畜禽的排泄物未經過科學處理直接排放,導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對空氣也造成了不良影響。
1.4 ?農村生活污水處置
農村生活的人們對于廢水的排放較為隨意,大部分都是直接排放。廢水沉淀后會對人們的飲用水造成污染,蒸發后對大氣也會形成污染。調查發現,我國一半以上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都比較落后。
2 ? ?農村環境污染原因
(1)村民普遍環境衛生意識差,村民的思想認識不到位 。我國農村居民由于生態環境保護觀念相對落后、環境保護意識淡薄以及農村環保知識宣傳不到位等原因,導致農村的環境狀況和城鎮存在一定的差距,人們的環境保護思想同樣處于落后狀態,垃圾亂扔、雜物隨意擺放等現象比比皆是。更重要的是,農村大多數居民對于糟糕的環境現狀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都覺得環境治理和保護是村干部的事情,和自己沒有關系,陳舊的思想觀念和習慣對新農村建設百害而無一利。
(2)農村環保管理制度法規不健全。當前,我國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相關的法律文件欠缺,涉及環境問題的考慮不夠周全。農村環境管理部門也缺乏,員工職責劃分不夠明顯,環境監測點和檢查制度都沒有建立,諸多問題的存在阻礙了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2]。
(3)工業化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調查發現,規模經濟活動與資源的消耗和污染程度是成正比的。現如今,我國城鎮化、工業化發展迅速,對于自然材料需求度很高,大肆開采農村自然資源破壞了農村的生態環境。
(4)城市污染壓力轉移導致農村環境惡化。城市化進程中排放的廢物被轉移到農村。例如,城市污水沒經過處理就隨意排放,使得農村灌溉水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垃圾到轉移,并堆放在農村或者偏遠郊區;另外,城市的一些重工(企)業和污染程度大的企業被移到農村,以降低城市環境污染壓力。
(5)農村污染治理資金短缺。我國大部分污染治理資金都是用在城市建設和企業技改中,農村的環境污染程度不斷加大,農村環境治理資金卻捉襟見肘,農村污染治理步履維艱。
(6)缺乏合適的治理模式和技術。農村的環境污染想要使用治理城市或者工業、企業污染問題的傳統化模式來進行,在模式、技術上都存在制約瓶頸。
3 ? ?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對策
(1)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增強村民的環保意識。環境保護工作關系到每一名人民群眾,需要每個人都積極參與進來,做好有關部門的配合工作。單靠某一機構是難以達到理想效果的,所以,想要妥善地解決農村環境污染問題,要從村民入手,增強其環境保護意識。有關部門要在農村建立環保宣傳教育機構,通過廣播宣傳、貼標語等方法來宣傳環境保護工作,樹立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讓村民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提升村民的環保積極性,化被動為主動,使其自覺參與環境保護工作。
(2)發展現代生態農業,防止農業生產帶來污染。首先,要合理地選用農藥和化肥,科學配方,建立標準體系,對于低毒性且成效高的農藥和化肥要加大推廣力度;其次,做好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工作,將畜禽養殖過程中的排泄物綜合利用,變廢為寶[3]。
(3)完善法律保障體系。我國要加大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關注力度,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體制,對“散亂污”企業加大執法監管力度,減小污染。
(4)增加農村區域環境污染治理資金。農村環境保護工作要想有所成效,政府部門必須科學規劃,精準施策,加大對農村環境保護治理資金的投入,利用PPP項目,點面結合,做好農村污染治理工作。
(5)建立集中垃圾填埋場及處理系統。農村要建立起集中型垃圾填埋場,生活垃圾要做到日產日清,集中處理;環保部門也要加大懲處力度,對于造成環境污染的個人或者企業都要進行嚴肅處理。
4 ? ?結語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群體數量龐大。農村的環境治理工作是一項難度大且復雜性高的工作,涵蓋了經濟、技術以及社會等諸多方面。再加上農村作為農民生活、生產的主要場所,也是人們的食物產地,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尤為重要。政府環保機構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責,嚴把環保準入關,守護好綠水青山,要把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同時,每一位國民都要參與進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生態宜居鄉村。
[參考文獻]
[1]何曉燕.我國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及治理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2.
[2]蘇杰思.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的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研究[D].南昌:華東交通大學,2018.
[3]姜莉.文山市農村垃圾治理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李余星(1991— ),男,助理工程師,學士;研究方向:生態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