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進剛
過去12年里,我參加了兩個非常重要的研究,一個是北京緊急救援體系工程建設,另外是中國的一個心肌梗死注冊研究。關于后者,我想跟大家好好說說。
我們的心臟像一個電學器官,每一次跳動靠電流驅動,這些電流的“電線”埋藏在心肌里邊。心臟每跳動一次,就是一道完整的電流通過。心肌梗死時,有一根血管完全地閉塞了,導致一片心臟的肌肉壞死,累積到后邊,“電線”有可能會完全斷掉,心臟就不會跳動了。當然也可能心臟某個“電線”漏電、冒火花,這就是室顫,搶救病人時,會拿除顫儀電極來電擊病人,讓心臟恢復跳動。
近年來,心肌梗死救治技術飛速發展,全球數據從60年代100個人死亡30個,到現在每100個人僅有5個死亡。但是中國心肌梗死住院死亡率在10年里沒有下降,還停留在歐美80年代的水平。安貞醫院教授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統計,即使所有醫院都能實施高質量救治,也僅能多挽救不足10%的心肌梗死患者。這是一個很悲哀的事實。為什么會這樣?
心肌梗死是一個救治時間依賴性疾病,3小時內是救治的黃金時間,大概50%的病患會在3小時內死亡。
心肌梗死救治有四個門檻,最重要的門檻是什么呢?首先,當你發生急性胸痛,懷疑心肌梗死時你知不知道你是心肌梗死。第二,知道了,你怎么處理?是休息一會兒,還是吃點藥?還是去打電話?最重要的是呼叫救護車!救護車是第三關;第四,救護車知不知道把你轉到哪家醫院,是盲目轉運,還是非常迅速地轉到救治條件非常好的醫院。到達醫院能不能實施最有效的治療?
中國半數心肌梗死患者發作時,不知道自己是心肌梗死。不知道,你怎么能啟動治療?只有15%的中國心?;颊吆艚芯茸o車。
怎么會這樣呢?
意識問題肯定是第一位的。有的人去了醫院,但他沒有選擇救護車,而是自己開車去,或者讓家屬開車去,會出現什么問題呢?有10%的人死在去醫院的路上。
目前我們做的研究,在中國也是唯一針對社區居民的調查:如果你得了心梗,你知不知道該做什么治療呢?只有30%的人知道。
大夫在交代病情時,還要花大量時間告訴病人什么是心梗,什么是最有效的治療。我就見過兩個病人在談話簽字過程里失去了搶救機會。
我們普及一下,有75%的心梗病人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劇烈的胸痛或胸悶,伴有大汗,一過性的3~5分鐘(“一過性”指某一臨床癥狀或體征在短時間內出現一次,往往有明顯的誘因)。如果是這樣的癥狀,雖然已經好了也要警惕,我就用這條原理救治了一個好朋友。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可以緩解癥狀,但它們不能挽救生命,只能緩解癥狀。不要有僥幸心理,即便是半夜,你也要堅持去醫院看一下,很多人就是因為不愿意麻煩別人而失去了救治的最佳時機。
我們還沒有問清楚一個問題,一些社會精英為什么會猝死?他們看病難嗎?看病貴嗎?不難也不貴,原因是什么?猝死預防太難!
我要糾正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很多人認為心臟的血管閉塞,是一點一點堵死的。不對!這是完全錯誤的概念。心臟病發作是什么樣子呢?
它是一個看起來不很狹窄的血管上,突然一個“火山爆發”。“火山”在什么地方呢?它生長在我們的血管壁上,醫學上叫斑塊,通俗講叫垃圾,就是我們血管里生的銹,具有不可預測性。所以我們猝死的預防是非常困難的,國際上也沒有辦法。
健康人初次發生冠心病,每10個人就有1個人猝死、4個心梗,為什么?是你的血管看起來還沒有那么狹窄的時候,突然“火山爆發”,所以不要等到有心絞痛了才想去醫院看病,那就晚了。
這其實是機體的一個代償性機制,因為在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中,斑塊首先向外長,實在不行了它才往血管里邊走。大家不要緊張,沒有這么大猝死的概率,但也是我們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情況。
我們正常人群里有多少人有動脈粥樣硬化呢?70年代,吳英愷院長帶領阜外醫院病理科醫生在全國搜集死亡病例,包括車禍、外傷、肺炎、闌尾炎等各種疾病死亡的病例,拿到阜外醫院來做檢查,發現了這么三條最重要的原因。
第一,動脈粥樣硬化起源于兒童。不是說我們到中青年發病時,動脈粥樣硬化才出來,而是起源于兒童,所以預防應該從兒童抓起;
第二,到了中青年時期,動脈粥樣硬化進展速度非??欤奈迨畾q時,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可能已經有動脈粥樣硬化了;
第三,只要你年齡增加,每個人都會有動脈粥樣硬化,只要活得足夠長,百分之百的人都有動脈粥樣硬化。
很多高壽的人,有動脈粥樣硬化,也有血管狹窄,但實際上他非常健康。所以人是可以和動脈粥樣硬化和諧相處的。
我們一個課題組參與的一項國際研究顯示:心肌梗死的原因,第一個就是高脂血癥;第二個就是抽煙,中國50%的男性抽煙;第三個是什么?緊張、壓力大,很多人都把這個問題給忽視了。
該如何預防心血管?。恐袊擞凶约旱膫鹘y智慧,這個智慧是什么呢?
十多年前,中國有些人爭論“上火”。他們認為上火是中國獨有的,國外完全沒有。后來我翻了翻資料,覺得國外是有的,是什么呢?Inflame——放火,Inflammation——炎癥。實際上就是炎癥,紅腫熱痛,只要有炎癥它就是紅色的,所以這是一個世界上的共識。我們發炎的血管就是紅色的。
炎癥有什么危害呢?有三大危害:第一,可以讓我們動脈粥樣硬化加重;第二,內膜更容易破裂,血管里有個纖維帽,纖維帽是最重要的膜,能保證它不破裂就不會發生“火山爆發”;第三,如果炎癥比較明顯,纖維帽破裂后特別容易長血栓。
在我們生活里有哪些因素會導致上火呢?從飲食角度講,過咸、過甜、過油膩的東西、水果蔬菜少這些都是;抽煙的問題、壓力大、精神情感問題,包括我們休息不足、睡眠不足也是。
我們再來看一看著急上火會有什么危害。憤怒可以使我們心臟病發生的風險在2小時內上升750%。我有一個病人,他吃飯時和他女兒發生劇烈爭吵,然后就胸痛到醫院來,診斷為心肌梗死,馬上做造影,發現血管是好的,但是這個病人還是心臟破裂了。怎么解釋?就是因為他過激的行為讓血管嚴重地收縮,雖然沒有血管狹窄,但是也造成了大面積心臟壞死。
所以美國有人專門寫了一本書《心情好,心臟才會好》。他說現代醫學最大的悲哀就是把心臟看成了一個機械泵,半數冠心病不是死于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而是死于我們的敵意情緒。心臟有智慧,它可以跟我們全身的器官溝通,治療心臟病的最好的藥物不是他汀,不是阿司匹林,而是樂觀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