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南方新聞網 本刊編輯部整理
近日,歷時22 個月,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和集成的中國最大作業水深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海洋石油119”在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場地交付啟航。
FPSO 是集油氣生產處理、儲存外輸及油田生活支持、動力供應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型海上生產設施,是海洋油氣資源開發的核心裝置,被稱為“海上油氣處理廠”,因其造價高昂、生產工藝復雜、設備設施集成程度高、建造難度大,又被視為海洋工程領域“皇冠上的明珠”。
“海洋石油119”交付后將服役于南海的流花16-2 油田群,其作業水深可達420 米。它的建成得益于多項技術創新成果的應用,標志著我國大型深水FPSO 高端制造技術和綜合能力獲得新突破,形成了從自主研發、設計、建造、安裝、檢驗到生產運營和相關技術服務的完整產業鏈,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深水油氣開發工程建造技術體系。
“海洋石油119”船體總長約256 米、寬約49 米,甲板面積相當于2 個標準足球場,甲板上集成了14 個油氣生產功能模塊和1 個能夠容納150 名工作人員的生活樓,滿載排水量達19.5 萬噸,能抵抗百年一遇的臺風。“海洋石油119”擁有國內最復雜的海上油氣處理工藝流程,每天可處理原油2.1 萬立方米、天然氣54 萬立方米。它能夠長期系泊于海況惡劣的南海深水區,依靠的是一套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SIT(船體集成型)大型內轉塔單點系泊系統。這是我國首次建造集成的世界上技術最復雜、集成精度最高的單點系泊系統之一。
“海洋石油119”單點系泊系統總重2800 多噸,將通過9 條長約1740 米的錨鏈固定到海底,懸掛19 條水下油田生產和控制管纜,其工作量是國內其它類型單點系統的3~4倍;重約1100噸的單點下塔體使用大型浮吊吊裝到“海洋石油119”船體18.5 米直徑的月池中,中心精度要控制在3 毫米以內;在直徑不足2 米的滑環腔體空間內安裝有45 條連接管、238 根電纜以及上千個零部件;系統同時創造了結構最復雜、滑環數最多、吊裝精度最高等多項國內單點之“最”。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中國海油對關鍵技術和管理難點進行攻關,先后突破130mm 超大厚板焊接、大型復雜單點毫米級高精度控制、超高精密滑環集成等十多項關鍵技術,完成30 多項工藝創新,提前40 天完成單點集成工作,刷新了國際同類單點的最快集成紀錄。
根據流花油田的特性,“海洋石油119”船上還裝備了首套由國內自主設計建造的浮式輕烴(LPG)回收系統,通過回收利用原油開采伴生氣,不僅有效減少了氣體排放,每年還可產生效益近億元。
隨著“海洋石油119”入列,中國海油擁有FPSO 達到17 艘,規模與總噸位均居世界前列,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海洋強國戰略的關鍵力量。
中國海油董事長汪東進表示,中國海油將南海定位為今后油氣勘探開發的主戰場,正全力推進油氣增儲上產“七年行動計劃”,通過繼續發力高端海洋工程建造,提升FPSO 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等舉措,進一步強化深海油氣資源開發核心技術能力建設,為推動我國海洋石油工業高質量發展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