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黃麗芳 張浩
當下,讀圖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項能力,學習漫畫不僅能提高該能力,還能增長知識和培養良好品格。福建省福安市羅江中心小學是全國漫畫教育名校,在漫畫教學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其課題“打造‘互聯網+ 漫畫(動漫)’課程體系,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被推選為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本期,我們就去感受一下該校的漫畫氛圍吧。
林浩宇我原先比較內向,不善與人交流,漫畫一直是我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參與漫畫課程的學習中,因太喜歡漫畫,有一次我終于鼓起勇氣表達了我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掌聲鼓勵。從此,我逐漸變得敢和別人交流了。感謝漫畫,是你帶我走出了內向。
陳源宇我覺得,喜歡漫畫的人,想內向都難。漫畫多有意思啊,它的圖畫如此生動,蘊含的知識那么豐富,表達的形式非常有趣,總讓人忍不住捧腹大笑。都說水滿則溢,有意思的事情多了,你怎么可能都藏在心里不與人分享呢?
郭俊宇是啊,讀漫畫常常讓我腦洞大開,產生很多奇思妙想,繼而產生創作的沖動。比如有一次畫“秋天”,我觀看別人的作品后,畫出了一幅作品:一個人躺在吊床上樂滋滋地看書,餓了就有果子落到吊床上,根本不用下床,以夸張手法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陳弈含漫畫是日常生活的反映。為了畫好漫畫,我寫上了漫畫日記,認真觀察生活,把有意思的內容先用文字記下來,作為漫畫的素材,待要用時就不愁沒思路了。記了一段時間的日記后,我發現它可以一石二鳥,畫漫畫和寫作文都可以用。
鄭昕晨確實如此,生活是藝術的源泉,你若能用心地感受生活,便能在不經意間蹦出靈感的火花。漫畫講究構思,想要獲得更多的創作靈感,我們需要多閱讀、多感受生活,不能坐在凳子上胡思亂想。寫作作為另一種創作,同理。
潘雨彤我是三年級時開始接觸并喜歡上漫畫的。很喜歡做手工的我,在老師的引導下,把兩者結合在一起。經多次嘗試,終于做出了會動的紙藝漫畫、漫畫手賬等。這些嘗試,讓我明白了融會貫通和創新的重要性。
林奇正我剛開始學漫畫時,正巧趕上一個環保漫畫大賽。作為新手,我一開始不敢報名,最后在老師和同學的鼓勵下才忐忑地報了名。之后,我參考、學習了很多資料,最后憑一個有創意的想法獲得了名次。是漫畫,增強了我的自信心,讓我知道了創意的重要性。
徐一璇著名演員奧黛麗·赫本曾說:“我當然不會試圖摘月,我要月亮奔我而來。”是的,無論是寫作還是漫畫創作,創意很重要,只有你的立意新穎、深刻,才不會與別人“撞車”,才能獨樹一幟,讓別人的眼睛為之一亮。
池昱銘都說“文如其人”,什么性格的人就會創作出什么風格的作品。學習漫畫后,我變得幽默風趣,寫作時也忍不住幽默一下。老師常說我的作文富有童趣,同學們則說我的作文是他們的“減壓神器”。哈哈,沒想到我因為漫畫元素成了大家的“開心果”!
郭晨煜我覺得漫畫最大的作用是它的諷刺效果,讓人在笑過之后能明白一些道理,從而認識真善美和假惡丑。學習漫畫課程之后,我常常會提醒自己注意個人的言語和行為,因為,我可不想成為別人漫畫中的主角呢。
張開顏我喜歡老師用漫畫來上課。比如上《廬山的云霧》,老師會出示一組漫畫:擬人化的廬山戴著云霧做成的帽子,系著云霧腰帶……通過欣賞漫畫,我不僅容易理解文中描寫的四種狀態的云霧,而且很輕松地就把相應的段落背了下來。
謝芷欣我比較喜歡制作動漫。把自己的漫畫編輯成動漫,需要整體性的構思和剪輯能力,才能使畫面連貫、劇情生動。在制作動漫的過程中,還需要動手解決很多技術性問題,使手腦協調,多方面能力同時得到鍛煉,可謂好處多多!
黃曙斌老師漫畫以圖為主,文字為輔,能形象地表情達意。隨著“漫畫閱讀、創作”活動的開展,孩子們的行為習慣、思想情感、審美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潛移默化地發生了正向變化,孩子們的創作意識、競爭意識不斷增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渠道不斷拓寬。我深信,該活動能助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王良妹老師酷愛讀圖的孩子,會就漫畫展開奇思妙想;愛漫畫創作的孩子,會將生活繪制為漫畫;聯想能力強的孩子,則會把漫畫構思成一個個故事……這樣的畫面,這樣的情景,在我們的校園里隨處可見。漫畫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讀圖能力,還提高了他們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大大地增強了他們學習能力。
王英老師在數學課上,把漫畫引入課堂能讓課程更有趣。比如教“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我用漫畫故事導入:八戒說他要吃一個西瓜的八分之一,悟空說他只吃這個西瓜的二分之一,孰多孰少,在同學們的爭論中,兩片不同大小的卡通西瓜出場了……孩子們一看圖,知識就容易理解多了。
“以藝術之美潤澤兒童心田”是我校的辦學理念。漫畫教育,可以立德樹人、啟迪智慧、提升素養、發展個性。在我校,學生通過學漫畫明辨是非,訓練思維,培養樂觀開朗的個性;教師用漫畫輔助教學,課堂氣氛活躍,孩子易于接受,收效良好。我們將繼續以漫畫教育為突破口,挖掘和發展孩子們感受美、認識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希望孩子們都能愛上漫畫,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