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木
1935 年3 月20 日,瑞士作家伯爾托爾德·雅各布出版了一本小說《戰斗情報》,公開披露了希特勒軍隊的內幕。書中,詳盡地描述了德國軍隊的組織結構,列出了德軍各級司令部、各師和各軍管區的番號、編制、裝備、人數、駐扎地點,及168 名陸軍各級指揮官的姓名、年齡、經歷和任職時間,甚至還談到了最新成立的裝甲師。
這無疑是一份絕密的軍事情報。它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呢?希特勒十分惱火,下令將作者抓到德國,追查其情報來源。然而,雅各布的回答使德國人大為震驚:“我的全部材料都是從德國報紙上得來的。”
原來,雅各布長期搜集德國報刊上發表的所有關于軍事及軍情的消息報導,做成卡片,進行細致的分析,就連喪葬訃告或結婚啟事之類也不放過。比如:從一則簡短的訃告中,他得知駐紐倫堡的德軍某師團的指揮官是某某將軍;在一條關于結婚的公告里,他發現新郎是一個少校軍銜的通信部門的軍官,而他的岳父則是某地的上校指揮官……這些材料越積越多,雅各布頭腦中便形成一幅德國軍隊組織狀況的清晰圖畫,合理聯想后,就寫出了與實際情況竟然相差無幾的“披露希特勒軍隊內幕”的小說。
這個故事對我們的閱讀有何啟發呢?那就是,平時要將自己閱讀書籍和報刊時發現的有用資料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它們將對我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大有裨益。如今,互聯網更是給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息,我們能否讀好書、寫好作,關鍵就是看我們有沒有雅各布一樣收集與整理信息的興趣、能力和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