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把讀書人家稱為“書香門第”,以指代篤好讀書和崇尚文化。“書香”是一種什么香味呢?“書香”之典出于蕓草之香。蕓草也叫香草、蕓香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叢生,稈細,花呈金黃色,葉為倒卵形、圓形或匙形,表面帶白霜,其下部為木質,故又稱蕓香樹,由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時引入我國。它不僅具有特殊的香味,而且是一種可用的藥材,有驅蟲、驅風通經的作用。
古人為了防止蛀蟲咬食書籍,便將蕓草放置書中,使書不被蟲咬。書中清香之氣,日久不散,打開書后,香氣襲人,故此草深得讀書人和藏書家的鐘愛。他們將高雅的典籍賦予“書香”的美稱,由此世代流傳。我國著名的浙江寧波天一閣藏書樓,享有“無蛀書”的美譽,皆因該藏書樓每書都夾有蕓香草之故。如今仍有許多圖書館用蕓草來保護珍貴的典籍。因蕓香與書結緣,與蕓草有關的其他東西,也就有了與書相關的稱呼,如“蕓編”指書籍,“蕓帳”指書卷,“蕓閣”指藏書之閣,“蕓署”為藏書之室,“蕓香吏”則指校書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