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爾古麗·巴扎爾汗
摘? ? 要:進入新時期以來,我國林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展望未來,隨著“綠色中國”建設步伐的加快,林業快速發展的勢頭還將繼續保持下去。為推進林業的發展,我們應當認真研究林業栽培、種植技術及養護措施。本文將就此方面的問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林業;栽培技術;種植技術;養護措施
進入新時期以來,我國林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統計,2013年全國造林面積達610.01萬公頃,全年實現林業產業總產值4.73萬億元,全年生產的各類經濟林產品總量達到1.48億噸,全年商品材總產量超過8438萬立方米。2018年全國造林面積達729.95萬公頃,全年實現林業產業總產值7.63萬億元,全年生產的各類經濟林產品總量達到1.81億噸,全年商品材總產量超過8810萬立方米,全國森林旅游、休閑的人數達到36.6億人次。——我國正在大力推進“綠色中國”建設,展望未來,林業還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因此,我們應當認真研究林業栽培、種植技術及養護措施。
一、林業栽培技術
1.選擇優良苗木
首先,必須選擇地徑粗、根系發達且具有一定長度、苗干具有一定高度、重量較大、沒有病蟲害的優良苗木。研究表明:苗木地徑的直徑越大,根系越發達,苗木的生命力越旺盛,造林成活率越高[1]。而地徑較細、苗干較短、根系較短、側根、須根太少、重量較輕、染上病蟲害的苗木生命力較弱,造林存活率較低。
2.選擇苗圃地
苗圃地的位置要盡可能靠近造林地,并盡量選在交通便利、附近有居民區的地方。苗圃地的土壤,必須石礫少、土層深厚、土壤肥力較好。要根據苗圃地土壤的具體質地進行精細化育苗。一般來說,沙質壤士透水性能好,通氣性能好,但含營養元素量較少,適宜培育落葉松、側柏、圓柏、榆樹、槐樹類、樺木。輕壤土、壤土具有較好的水分、養分,適宜培育杉木、柳杉、云杉、冷杉。要掌握土壤的pH值:pH值在5.0~6.0之間的土壤,適宜培育云杉、冷杉、赤松;pH值在6.0~8.0之間的土壤,適宜培育楊樹、胡枝子、桑樹、槭樹、紫荊、柳樹、梨樹、圓柏、銀杏、泡桐、油松[2]。此外,還要掌握苗圃地的地下水位。若苗圃地土壤為沙土,則地下水位應控制在1~1.5米之間;若苗圃地土壤為輕壤土,則地下水水位應控制在4米左右。
3.整地
苗圃地選擇好,便要進行整地。整地包括耕地、耙地、鎮壓、破碎土塊、中耕、鋤草等各個環節。耕地深度應控制在20~25厘米之間,耙地時必須把土塊耙碎,中耕時要逐漸加深耕作深度(一般從2~4厘米加深至7~8厘米);鋤草時則必須盡可能均勻噴藥。
4.苗木種植
整地結束后,即可選擇降水、氣溫適宜的時節進行苗木種植。苗木種植可采用播種、插條、插根、埋條等多種方式,須視具體情況靈活決定(如桑樹、核桃適宜播種,楊樹、金錢松適宜插條)。種植苗木時,必須控制好苗木密度。
5.科學施肥
苗木生長,需要碳、氫、氧、氮、磷、鉀、硫、鈣、鎂、鐵、銅、錳、鈷、鋅、鉬、硼等十多種元素,因此,必須適時為苗木施肥[3]。在施肥前,必須對苗圃地土壤進行分析,查清土壤中的有機質、礦物質元素含量;進行針對性施肥(如酸性土壤中可多施磷、鉀)。具體施肥量必須根據土壤、苗木、苗木密度、苗木年齡、環境條件靈活決定。在幼苗期,應多施氮、磷。在速生期,應多施氮、磷、鉀。
二、林業種植技術
苗木長成后,便可展開林業種植。林業種植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實施精細化種植。
1.根據造林地的特點展開林業種植
必須造林地的具體特點展開林業種植。在華中土層深厚的丘陵地區,可以種植油茶。在華北地區,可以種植核桃。近些年來,國內房地產業發展迅猛,市場上對于木材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也可以尋找適宜的地區種植經濟林、速生林、用材林。具體的造林方法,可采用植苗造林、分殖造林
2.林地撫育
造林結束后,必須對林地展開撫育管理。撫育管理的內容主要有松土、除草、施肥、灌溉、排水,等等。松土除草的深度必須達到5~15厘米,加深時應達到20~30厘米。要采用滴溉等技術對林地進行精細化灌溉,這樣可以起到既節約用水、又促進林木生長的效果。造林前后要對林木合理施放氮、磷、鉀肥。
三、林業養護措施
1.修枝
林木下部的枝條會隨著生長逐漸枯死脫落,采用人工方式對幼年林進行修枝,可以提高林木的生長量,增加樹干的圓滿度。一般修枝高度應控制在6~7米,用材林修枝高度應控制在4~5米。修枝季節可選擇早春或晚秋,修枝強度要合理。
2.防治病蟲害
據統計,我國森林害蟲超過5000多種,一旦病蟲害爆發,便會對林業構成嚴重沖擊。因此,必須積極防治林業病蟲害。過去,主要采用播灑農藥的防治病蟲害,但對環境的污染非常大。因此,應采用生物防治等手段,主動防治病蟲害。
四、結論
隨著我國綠色轉型步伐的加快,林業的發展速度必將進一步提升。因此,我們應當認真研究林業栽培種植技術及養護措施,并在實踐中不斷升級林業栽培種植技術及養護措施,以促進林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馮婧.林業栽培種植技術要點[J].農家參謀,2020(15):101.
[2]陳玉紅.林業栽培種植技術與方法[J].現代園藝,2020(06):30-31.
[3]史建坤.新時期林木栽培種植技術研究[J].種子科技,2019,37(10):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