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鐵鋒 李成鑄(大慶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技術監(jiān)督中心)
油氣水計量檢定站原油流量計檢定加熱系統(tǒng)由熱源(鍋爐房)、輸送管網、儲油罐和工作車間組成。主要功能是由鍋爐產生的蒸汽為儲油罐內的原油、工作車間(檢定間、體積管間、泵房)室內加熱及不定時流量計維修和洗衣房設備供熱。
熱源由2 臺額定蒸發(fā)量2 t/h 的燃氣蒸汽鍋爐組成,1 用1 備。存在的主要問題:鍋爐班有5 人自2020—2023年將退休,屆時不能滿足24 h倒班人數(shù)要求;鍋爐未實現(xiàn)自動運行[1],鍋爐出力人工手動調整,調整較為困難,一般在一年四季調整到固定幾個負荷檔運行,不再調整,同時,在夏季油氣水計量檢定站車間室溫控制采用電話溝通,未做到按需要自動供熱;通過測算,鍋爐冬季最大負荷為60%左右,夏季最小負荷為40%左右,由于低負荷運行,鍋爐全年運行效率比設計效率估算差5%左右;供熱成本較高,估算鍋爐房生產蒸汽的綜合成本512元/t,遠高于一般市場價格。
主管網長度262.86 m,分支管網長度343.61 m,保溫材料為巖棉。存在的主要問題:管道腐蝕較大,由于夏季采用間歇供熱,蒸汽管道內冷凝水對管道腐蝕較大,增加了熱量損失。
單體設有2座500 m3的油罐,1用1備,作為檢定、標定油源儲罐。選用巖棉做為保溫材料,罐內有蒸汽盤管對原油加熱。
存在的主要問題:現(xiàn)兩個儲油罐每罐1 個溫度和1 個液位檢測點,由于溫度檢測點較少,無法實現(xiàn)原油溫度精確控制;根據(jù)原油流量計檢定記錄,冬季最冷的3 個月(12—2 月)檢定工作量只占全年的14.2%,但用氣量占全年41.6%,應根據(jù)檢定需求,確定合理的檢定工作時間,不檢定時油罐采用保溫運行,即能減少散熱損失,同時減少輕組分揮發(fā)。
建筑年份為1985 年,設計溫度為40 ℃,供熱方式為蒸汽供熱,設計負荷97.02 kW。泵房常用設備為8臺輸油泵。
存在的主要問題:經測算,泵房室溫為40 ℃時的極限熱損失為110 kW(按室外-30 ℃計算),占鍋爐輸入功率的11.5%;在冬季,當油管線內原油溫度較低時,有時出現(xiàn)輸油泵啟動因難的情況;輸油泵啟動放空時,有部分原油通過污油管線流到污油缸內,現(xiàn)污油管線由蒸汽拌熱;部分輸油泵使用填料盤根密封,需用原油降溫、潤滑,必須保證室內溫度高于原油凝固點,使?jié)櫥湍芰骰匚塾凸迌取?/p>
建筑年份為1985 年,設計溫度為40 ℃,供熱方式為蒸汽供熱,設計負荷166.69 kW。存在的主要問題:經測算,檢定間室溫為40 ℃時的極限熱損失為221 kW(按室外-30 ℃計算),占鍋爐輸入功率的22.5%,建筑熱損失較大,檢定用儀表臺位未進行保溫處理,按3 個臺位同時運行時,散熱損失約為23.36 kW。
建筑年份為1985 年,設計溫度為40 ℃,供熱方式為蒸汽供熱,設計負荷134.28 kW。體積管間主要設備為3套體積管。
存在的主要問題:經估算體積管間室溫為40 ℃時的極限熱損失為126 kW(按室外-30 ℃計算),占鍋爐輸入功率的13%,體積管熱損失較大,因體積管未進行保溫處理,本身相當于散熱器,經計算,3 臺體積管同時運行,在不同室內溫度時的散熱損失為143.68(室溫20 ℃)、95.79(室溫30 ℃)、47.89 kW(室溫40 ℃);設計室內溫度偏高,主要是200 mm 體積管下球彎管處存在死油區(qū),引起下球因難,影響流量計檢定,因此需要較高的室內溫度融化原油,體積管間室內溫度在冬季和夏季檢定時間內維持在40 ℃以上。
油管線的大部分管線架空地面,室外管線采用電熱帶伴熱,并用巖棉進行保溫。存在的主要問題:由于室外油管未安裝溫度測試點,不能實時監(jiān)控管內油溫,做到低溫報警,防止管內凝油。
維修間后安裝了2 組暖氣片,接出蒸汽放空接頭不定期清洗需修理的原油流量計。
洗衣房現(xiàn)有主要設備4 臺,洗衣房2 臺洗衣機每周運行4 天,每天各洗1 車;烘干機每周運行4天,每天運行1 h;熨平機每周運行1 天,每天洗1.5 h。洗衣房每周耗用蒸汽合計1 654 kg。
原油是一種混合烴類,它的組成很復雜,一般認為它所含的烴類組分從C1到C23左右。習慣上把C1到C5的組分稱為輕組分[2]。
一般檢定時原油溫度控制在50 ℃左右,隨著檢定用原油時間的增加,輕組分揮發(fā),原油物性有一定變化。罐內原油一般是2 年置換一次,以2016年換油為例,來油為采油一廠西部供輸油站,原油物性指標是:20 ℃密度為863.7 kg/m3、凝點為32 ℃、50 ℃運動黏度為 25.15 mm2/s;2018 年 5 月罐內原油的物性指標:20 ℃密度變?yōu)?79.3 kg/m3、凝點為39 ℃、45 ℃運動黏度為109.9 mm2/s,原油凝固點和黏度有所上升,流動性變差,為提高流動性,需進一步提高原油溫度。
掃線是指使用氣體將管道內的原油吹掃回儲油罐的操作。原油檢定忙季一般每天將體積管前管線原油掃回儲油罐,長時間不檢定時將管線和體積管的原油全部掃回儲油罐[3]。
當使用壓縮空氣向大罐掃線時,大量壓縮空氣快速進入大罐,以目前油氣水計量標定站的設備配置,空氣壓縮機的工作壓力為0.6 MPa,每分鐘的壓縮空氣排量為6 m3,進入罐內后,由于壓力降低,立即就變成了36 m3,這就相當于每小時有2 160 m3的體積增量,這么大的增量單靠呼吸閥調節(jié)是不可能的。于是就有了液壓呼吸閥內的液體(變壓器油)被全部吹跑,大罐上部空間的輕組分油品蒸汽被全部吹跑的現(xiàn)象。
同時,由于操作人員時常直接從工作管道掃線(不走掃線口),大量的壓縮空氣通過大罐底部的回油管道快速進入大罐,造成罐內所有油品的沸騰狀態(tài),大量的微小油滴隨著高速流動的氣泡全部跑到大氣中去了,一方面浪費了油品,也污染了環(huán)境。同時,由于罐內的劇烈沸騰,造成大罐劇烈的振動,其振動頻率和振幅都很大,對大罐的安全是不利的,直接威脅大罐的使用壽命。規(guī)范的掃線操作是保證大罐正常使用的重要手段,但是,應該盡量少用掃線的方法特別是不要使用不規(guī)范的操作方法進行掃線!
為有效解決上述系統(tǒng)中存在的問題,減少能源消耗、人力消耗和維護費用,在保證原油流量計檢定正常運行的情況下,結合有關標準規(guī)范,建議采取以下措施,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原來中心的鍋爐房既承擔院內熱水供暖又承擔原油標定系統(tǒng)伴熱的任務。隨著采暖流程由物業(yè)的換熱器完成,鍋爐房則成為原油標定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長遠規(guī)劃的角度考慮,為了更有效、科學地管理熱能的利用,可考慮鍋爐房搬遷,以減少管線熱損失、減少管線維修工作量。可將鍋爐房搬遷至油氣水計量標定站維修間位置,預計可減少蒸汽主管線200 m,可減少管線熱損失15 kW左右。
在罐內、管線和工作間內安裝溫度傳感器,實時測試各點溫度,為精確供熱,減少熱損失打下良好基礎[4]。建議溫度傳感器安裝數(shù)量:儲油罐為6 個測點(每罐2個油溫測點、1個上部空間溫度測點);油管線為5 個測點(泵房來油管線1 個測點,檢定間3條來油管線各1個測點,1條油罐回油管線1 個測點);工作間為3 個測點(泵房、檢定間、體積管間各1個測點)。
測試系統(tǒng)采用防爆型無線溫度變送器,投資約9 萬元。在蒸汽分水間安裝蒸汽控制裝置,按需給各個工作場所及儲油罐供熱。
對3 個生產車間(泵房、檢定間、體積管間)的有關溫度要求進行了收集[5-7]。根據(jù)各項要求及油田生產現(xiàn)場實際情況,在解決體積管下球及泵房污油管線拌熱問題后,建議各車間運行溫度如下,見表1。同時,建議3 個車間加強保溫措施:一是再增加一層塑鋼窗(總面積434 m2),投資約30 萬元;二是根據(jù)需要進行外墻和屋面保溫改造。

表1 建議工作車間溫度
對檢定間儀表臺位及體積管增加保溫措施,或對體積管進行電加熱保溫,進一步減少散熱損失。經估算,通過以上措施最大可減少原油散熱損失111 kW[8](同時檢定3臺流量計)。
適當降低鍋爐容量,提高鍋爐運行效率[9]。現(xiàn)在鍋爐額定蒸發(fā)量為2 t/h(1.4 MW),根據(jù)測算目前工作最大負荷為990 kW 左右。新購入鍋爐額定蒸發(fā)量可調整為1.5 t/h(1.05 MW),基本能滿足運行最大負荷需求,可與現(xiàn)有鍋爐搭配使用,在遇到極端情況時可啟用備用鍋爐。
2018 年節(jié)能中心測試鍋爐在47%負荷率時熱效率為85.11%,現(xiàn)在燃氣蒸汽鍋爐設計熱效率在95%以上,降低容量后,隨著負荷率提高,鍋爐平均運行熱效率可提高5個百分點左右。
增加1 臺強制循環(huán)泵,使原油在管線中保持與大罐中原油平衡穩(wěn)定,較少甚至取消掃線流程,既避免原油凝固,又保持原油的物性,降低大罐換油頻率。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不檢定時盡量保持罐內原油低溫儲存,減少散熱損失;二是定期化驗罐內原油物性,設定適合的原油保存溫度;三是根據(jù)環(huán)境溫度精確控制鍋爐出力[10]。
通過節(jié)能改造,可以節(jié)省人力資源,提高供熱精細化管理水平,降低系統(tǒng)各環(huán)節(jié)熱量損失,減少系統(tǒng)運行的能源消耗。能夠實現(xiàn)節(jié)能降耗,降本增效的目標。但提出的建議對檢定運行方式改變較大,具體措施需要做更多的試驗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