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 李為為

在金錢觀里面很重要的一點叫老板心態。我經常在想,像我這樣一個人,為什么沒有成為一個特別有錢的大老板?為什么我在商業上不是特別成功呢?難道是我的智商不夠嗎?勤奮不夠嗎?受的教育程度不夠嗎?人脈不夠嗎?其實我仔細想想,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在哪?就是我長期形成了打工者的心態。
什么叫打工者的心態?就是你的上級、你的老板和領導讓你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你做這些事情跟賺錢有什么關系?你從來沒有考慮過。心里面想的就是我能把領導和老板布置給我的工作做好就行了,在任何一個場景里面都沒有主動去想過此時此刻有什么機會能夠為公司掙到錢。等我自己創業,先后成立了兩三個公司,請全職人員了,這時候就發現自己傻眼了。為什么?租房子每個月都要付房租,四五十個員工每個月發工資。這時候時刻都在琢磨,有什么機會能夠把錢賺回來?至少得把公司的開銷賺回來吧,從此之后我就發現自己的心態改變了,我從一個打工仔的心態變成了老板的心態。
所謂老板的心態就是無時無刻不在敏銳地觀察,認識眼前這個人,琢磨這件事,賺錢的機會在哪里?
比如說經常有人給我打電話問我,他的孩子要高考、要選專業、要選學校,該怎么選?這時我就突然想到,能不能投資做一個為高考學生和出國留學的人選專業選大學的精準適配的軟件數據庫服務?只要你把孩子的興趣愛好、平時成績等相關數據資料填寫進去,首先你就能夠通過計算機軟件發現他適合學什么專業;其次在這個專業里面哪些學校的錄取分數跟你的水平是相匹配的;最后是這個專業、這些學校的畢業生在過去10年里面找工作的情況,就業率怎么樣?工作幾年后工資水平怎么樣?這就是一個“互聯網+教育服務”的賺錢機會。隨時隨地把賺錢的敏銳變成你的一個本能,一種習慣性的意識,像老板一樣去思考才有可能成為老板。命運和角色的轉換其實是從心態的改變開始的。
當然,老板心態還包含了欲望、責任與冒險的勇氣。市場的基本法則就是:風險有多大,利潤才有多高。要賺大錢,第一條,就要看你的欲望有多大。如果你是一個小富即安的人,欲望不夠大,對金錢的興趣不夠強烈,你也掙不到大錢。
第二條就是膽子要大,用萬達王健林董事長的話來說就是,清華北大,不如膽大。
什么風險都沒有的機會和項目,肯定就沒有高額的利潤回報。我的膽子是比較小的。當年王健林先生請我從北京郵電大學辭職,專職跟著他干,還愿意給我股份,結果我膽小,舍不得放棄大學老師的這個鐵飯碗,只愿意在萬達兼職做策劃。
后來我又想到一個賺錢的主意,帶著團隊去跟王健林先生談,想和他成立一個合資公司。干什么?就是想整合全國各地140多個萬達廣場的廣告位,組成一個大賣場的互動廣告公司,用LED流媒體、燈箱、路牌這樣的方式與手機互動,向來萬達廣場的顧客做精準互動營銷。現在每年有20多億人次的顧客在全國各個萬達廣場逛街,這么大的線下人流量,即使按照1000人次注意力可以有200元的廣告收入計算,全年光是廣告費就有4億多的收入。而這種商場的廣告實際上就是精準廣告,都是給那些來逛萬達廣場的顧客看的,商場里賣貨的各種品牌廠商很愿意到你這來投放廣告。
這個創意是很好的,以萬達廣場在全國的規模數量是足以支撐這個公司以新媒體精準會員營銷平臺去上市的,市值未必不如萬達影院。但是王健林董事長說,立新,這回你必須冒險,我給你們團隊30%的股份,但是你自己必須出現金投入。當時要我出多少錢呢?要出100多萬元人民幣。我說當老師窮,沒錢。王董事長就說,我可以借錢給你,你給我寫個借條。后來我跟家里一商量,家里也害怕欠債,不同意借錢入股。所以萬達廣告公司就沒有做成。如果做成了, 到今天跟萬達影院一樣,也可能上市了。
王健林董事長說:你們這些知識分子,聰明、有眼光,但是沒有膽量和勇氣,舍不得冒險,連100萬都不敢出。先賺他一個億的小目標也就泡湯了。
沒有老板心態,永遠當不了老板。
(摘自《特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