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 周斌
很多人認為,毛澤東畫像是在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時被第一次懸掛的。其實不然,天安門上第一次懸掛毛澤東畫像是在1949年2月12日慶祝北平和平解放大會上。那天,在天安門城樓上同時懸掛的畫像還有朱德、林彪、聶榮臻、葉劍英。一次懸掛這么多的人物畫像,這在天安門歷史上還是第一次,而且也是唯一的一次。
1967年“文化大革命”時期,有革命群眾提出此前天安門城樓懸掛的毛主席的側面像只突出一只左耳朵,且左眼珠偏上,顯得毛澤東“偏聽偏信”,于是要制作一張全新的毛主席正面標準像。
重新繪畫主席像的任務落在了畫家王國棟的身上,他在繪制毛主席像時,注重了眼神的表現,在慈祥和善的同時還表現出主席性格中敏銳、機智和洞察一切的層面,他還通過中西結合的方法,使毛主席像愈益顯示出領袖的風度和神采。
很多人都說,不管你站在畫像前方的哪個位置,感覺主席的目光都會注視著你。其實這并不神秘,毛主席畫像是一張平面像,眼神平視前方,如果繪畫者的基本功到位,準確表達人物的神態,畫出的畫像就會呈現上面所說的效果。
畫好毛主席像一定要做好創作前的準備工作。毛主席標準像的時代背景、精神狀態、照片角度、年齡、膚色、皮膚特點、頭發的黑白程度、服裝顏色都要進行考證;更要在創作上表達準確,參考毛主席在各個歷史階段、各個場面的表情特點照片,揣摩其典型動作,要畫出人民領袖的親切感又不失形象的準確性,還要在材料技術上把握,顏色要保證質量,繪畫時不要太復雜,不要有明顯的筆觸,顏色既不能太厚,又不能太薄。
天安門城樓懸掛的毛主席像到底有多大?經過初步換算就能夠想象出它的大小。常人的嘴一般為5厘米,眼睛長為3厘米。毛主席畫像的嘴長近100厘米,是常人的20倍;眼睛長約60厘米,是常人的20倍。
“師傅挑選畫領袖像的人,畫工是一方面,但一定要身體好。大幅畫像一個鼻子比臉大,一張嘴有1米長,沒有好體力和敬業精神,根本就畫不下來?!?975年師從王國棟,被特招入領袖像繪畫組的邢秋成回憶,王國棟每次繪制天安門主席像,經常要從6米多高的梯子上跑上跑下,查看繪畫效果。繪制這張像很需要體力,一般要分成幾個部分繪制,一個部分就要一氣呵成,最后再做整體調整,繪制這張畫像的時間一般要持續20多天。
1975年,為了滿足天安門廣場、國家大型標志性建筑、國事活動等對偉人像的大量需求,經當時的北京市委領導特批,承擔領袖像繪制的北京市美術公司決定招收一批學生,邢秋成成為入選的10名學生之一。
很多人一定以為,繪制天安門城樓或天安門廣場毛主席畫像的畫師們都很牛氣。其實不然,邢秋成說:“剛剛被特招進領袖像繪畫組時,自豪、驕傲都不必說。我們當時天真地想,畫領袖像的人還不得經常坐小轎車。但剛一進組,發現畫箱、畫具、衣物品柜都要自己動手做,練習用的油畫布、油畫紙都是自己做,一切都是最節儉的,畫壞的作品也不能隨意丟棄,師傅把大畫布剪成小畫布讓徒弟們練寫生?!?h3>為不褪色用高檔顏料“中國銀珠”
油畫的繪制最講究用色,“天安門每天的強光照射,墻體的土紅色,周圍的綠色植物以及古建筑風格等都要考慮,還有主席像在各個角度、遠近距離的觀察效果等?!毙锨锍烧f。
油畫色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很容易褪色,最多堅持一年,這也是為什么毛主席畫像每年都要更換的原因。在20世紀70到80年代,繪制毛主席畫像主要使用的顏料都是天津美術顏料廠和上海美術顏料廠生產的國產顏料。為了讓紅顏色褪色慢,王國棟使用了一種叫“中國銀珠”的高檔顏料?!爱敃r,一般的顏料也就三四角一支,中國銀珠起碼在六角以上,這在70年代很貴了?!?/p>
毛主席像畫框的造型也是專用的,特有的金色、粗細與畫面的比例,風格上區別于歐式畫框,適合毛主席像特有的東方風格,該風格從20世紀60年代一直沿用至今。
(摘自《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