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國務院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是賦予深圳等特大城市的光榮使命。近年來,深圳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將打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的重要抓手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有力舉措,推動深圳市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深圳市把優化營商環境列為“一號改革工程”,近三年來每年都推出一批重大改革舉措,持續解決企業和市民關心的重點問題。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實現了三個“明顯提升”:一是全面優化流程環節,辦事效率和便利度明顯提升;二是全面服務惠企惠民,市場主體感受度明顯提升;三是全面增強法治水平,公平透明可預期性明顯提升。在國務院部署、國家發改委組織開展的2019年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深圳排名全國前列。
進入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人民群眾的生活和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圳市第一時間研判疫情對企業的影響,迅速制定出臺深圳“惠企政策16條”等一批精準措施,促進企業有效、有序復工復產。目前,“16條”中涉及資金支持的事項已經落地執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率達到97.06%。
為優化和提升深圳市營商環境水平,構建親清政商關系,5月20日,市發改委在市民中心召開深圳市優化營商環境咨詢監督委員會(第一屆)第一次會議,并宣布委員會成立,林慧、胡祥、張麗杰等25位各界精英在會上受聘為委員會委員。市發改委副主任郭躍華出席會議,并為受聘委員頒發聘書。
出席會議的委員圍繞《深圳市優化營商環境咨詢監督委員會工作規則》、《深圳市優化營商環境咨詢監督委員會近期調研工作方案》、《深圳市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改革發展的行動方案》三份文件展開討論,探索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方法與措施,促進深圳繁榮穩定發展。
郭躍華副主任表示,營商環境是各個國家、地區在經濟發展中非常注重打造的招牌。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要走在第一陣列,要當先鋒、做樣本、做標桿,這也是優化營商環境咨詢監督委員會的一個重要使命。
林慧主任委員表示,優化營商環境咨詢監督委員會每一位委員都是代表著一個行業、一個群體,要有使命、有擔當,要敢于直言,為企業家群體去呼吁,讓企業家受到保護,企業受到保護。深圳的發展,是廣大企業家在這里面發揮巨大的作用。因此,保護好這個群體,這是我們的使命和擔當。希望我們這個組織為優化深圳市的營商環境助力。
市發改委經濟體制改革處處長陳琨介紹,優化營商環境要關切企業聲音,特別是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凡是涉及到企業政策措施制定的,在研究制定環節要充分聽取企業意見,充分發揮企業對改革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作用。主要突出幾個特點:1、咨詢加監督;2、突出中小企業的代表;3、突出廣泛的代表。
市中小企業服務局副局長呂哲表示,隨著市場的變化,政策出臺有一個窗口期,先3-6個月試行,根據企業的需求進行調整,這之間有一個過渡期。未來我們想搞一個企業碼,企業拿到碼以后,一掃以后什么信息都在里面了。
張麗杰副主任委員表示,營商環境很大的是法制環境,要有規則、有規矩、有規范,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這都是企業家非常看重的。
花濤委員認為,商業氛圍對于消費來講是極其重要的,也是一個城市的活力和個性。另外,知識產權保護執行起來不容易,這方面不解決,企業的創新就會受阻。
葉小杭委員指出,中小企業五大難的問題,唯獨“融資難”的問題幾十年沒有變過。我從事普惠金融行業22年,在中小擔接觸了一大批中小企業,他們的經營狀況、融資環境我非常清楚。我從體制內到體制外,見證了兩個體制之間的差異。
肖奮委員認為,深圳營商環境其實是全國最好的,在這么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出臺一些政策,都充分考慮了企業的發展訴求。
王亞莉委員提出,深圳是靠民營經濟起來的,應該為民營經濟提供一個比較好的政策兼容,包括金融各方面相匹配的能落地的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