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露露
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在生活中的廣泛普及,信息技術在學校課堂中越來越多的被使用,受到教師的喜愛。將科學技術運用到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中,可以使教學內容通過多彩的圖、形、聲音、影像等方式,直觀、形象、生動地給幼兒展示出來,將安靜的事物變得形象和活躍了,這樣能有效地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增強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幼兒在伙伴的合作、探究和思維上能力提升,為數學學習打好基礎。為了更好地在幼兒園教學集中活動中發揮多媒體的輔助效果,本文將以幼兒園教學集中活動和區域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和信息技術對幼兒教師教學的實用性等幾個方面,做一講解與各位同仁共探討。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活動;應用
在現代化的教學過程當中加強對現代技術的應用,能夠進一步幫助幼兒培養現代化的學習思維,提升幼兒對于學習的興趣,促進幼兒思維水平和能力的同步提升。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設幼兒教學環境
環境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和文化學習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幼兒正處于思維建設和認知基礎的發展階段,缺乏對事物的抽象和思維能力,運用信息技術,將課堂內容以直觀、多彩的畫面呈現給幼兒,使幼兒能夠“一點就通”的學到知識,產生自我學習的意識,對今后的智育發展起到積極的影響。因此,在幼兒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結合所學內容,積極創設適合幼兒學習的課堂環境,引導幼兒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提升幼兒的參與熱情。此外,信息技術還可以將復雜難懂的知識以主題式的方式呈現給幼兒,如海底世界、自然環境等,啟發幼兒對課堂知識的學習動力,使幼兒的思維建設得到多元化的指導。同時,教師結合信息技術的資源廣的優勢,可以從互聯網中搜集大量適合幼兒學習的教學素材和教育資源,擴充幼兒在基礎教育階段的認知范圍,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二、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幼兒學習質量正處于心智發育階段的幼兒,對外界新鮮事物充滿極大的好奇心,同樣,對課堂知識的展示存在興奮感。而傳統掛圖和實物教學雖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但無法使幼兒保持長久的注意力和參與感。而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避免幼兒“走神”“東張西望”的課堂現象,提升幼兒對知識學習的質量。因此,在幼兒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借用信息技術手段,將所學內容以生動、有趣的畫面呈現給幼兒,調動幼兒對課堂活動的參與熱情,保持幼兒學習活動的連續性。同時信息技術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多樣化的課堂活動,增強幼兒的課堂體驗感,讓幼兒喜歡知識、熱愛學習。如教師可以借用信息技術手段,向幼兒展示不同種類、不同形狀的顏色,如黃色的狗、棕色的熊、黑白相間的斑馬等,豐富幼兒的認知視野,促進幼兒基礎知識的全面發展。
三、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學的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術建立家校交流平臺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能夠進一步提升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質量,教師能夠將學生實際學習狀況與家長之間進行相互溝通,家長能夠及時地了解孩子在學習當中的狀況。利用信息技術能夠更加便捷化的為教師與家長之間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有助于縮小教育教學的群體,高效地幫助教師與家長之間建立信息交流渠道,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提升。為了能夠進一步發揮科學技術平臺在幼兒園交流當中的有效性,教師應當結合現代化的交流溝通模式,利用QQ群、微信群或其他的教育教學交流平臺讓家長能夠更好地參與到學生的教學當中,做好家校之間的相互交流。教師可以將平時學習當中有關的學習資源上傳到家校相互交流平臺當中,讓家長能夠在課下與幼兒共同展開學習。對于語言教學,教師可以在交流群中推送一些詩歌、故事內容等,讓學生們在課下主動進行學習,在課堂教學當中進行展示。可以將語言學習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在群里進行溝通,通過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共同探討,探索出有助于學生進行提升的綜合化的教育教學方案,及時地了解學生生活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時地加強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溝通,更加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進行提升。例如,在詩歌教學地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將《畫》《憫農》等詩歌發布在家長群里,鼓勵家長在課下與學生共同進行閱讀,讓學生能夠熟練地進行朗讀,并理解詩歌當中的含義。
(二)將現代信息技術和幼兒園禮貌教育相結合的模式筆者在多年教學實踐中發現現代信息技術和幼兒園禮貌教育相結合的有效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種:第一,學教并重模式,該模式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既能夠將幼兒擺在課堂主體,又能夠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幫助幼兒養成優良禮貌習慣;第二,找錯糾錯模式,教師采用該模式能夠引導幼兒正確認識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師可以此為基礎,幫助幼兒糾正錯誤,養成禮貌的形為習慣第三,最后一個教學模式為角色扮演,教師通過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為幼兒創設優良情境,能夠為幼兒創設良好學習氛圍,引導幼兒產生身臨其境之感。
(三)促進幼兒個性的發展讓美妙的音符流動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音樂是有聲的畫,圖畫是無聲的歌”,古希臘的柏拉圖認為音樂藝術能幫助形成性格的力量。我們園內的廣播系統和班上的各種錄音設備,都發揮著無形的教育作用。幼兒早晨入園、早操、進餐、午睡、分區活動、戶外活動等,我們都可以精心挑選各種風格的音樂,或優美抒情,或活潑輕快,或振奮激昂,讓幼兒有意無意地去欣賞、去感受,日久天長,潛移默化,所收到的教育效果不亞于專門投入時間和精力設計的音樂活動。
綜上所述,將信息技術運用于幼兒教育教學當中,將有助于促進幼兒內在與外在的主體發展,增強幼兒基礎教育的學習能力和素質培養。此外,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還使幼兒的成長變得更加多樣化和多彩性,并對幼兒的點滴成長進行記錄,培養幼兒思想情感的成長。因此,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希望廣大教師,從幼兒的內在發展出發,不斷豐富和優化教學環境,提升教學質量,保證幼兒的主體活動性,從而為幼兒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1]姚艷坤.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教育的融合[J].中小學電教:下,2018(10):80-80.[2]鄧曉紅.淺析信息技術和幼兒園教育的融合創新[J].南北橋,2017(24):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