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一

費利克斯·納達爾(Félix Nadar)《旋轉的自拍照》,1865年, ?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
費利克斯·納達爾在法國是個傳奇人物,他精力充沛,熱衷于成名。當過畫家、記者,后來又做過藝術評論家。他結交的作家和藝術家可能比當時的任何人都多。印象派畫家的首次畫展就是在納達爾的工作室舉辦的,在這次畫展上,莫奈展出了著名油畫《日出·印象》,印象主義由此得名。
1854年,納達爾敏銳地發現人們會愿意花錢買名人照片,認定這是一個很好的手段,因為這些照片可以快速復制,具有新奇的價值。于是他開始轉向攝影,并在當地開了一家照相館。
從安妮·萊博維茨(Annie Leibovitz)的電影感的照片,到丹·溫特斯(Dan Winters)讓人沉思的畫面,在當代以拍攝明星照片而被熟知的商業攝影師相當多。但在200年前,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時攝影還處于起步階段,人像攝影很大程度上受肖像畫的影響,以及早期相機需要長時間曝光的局限性,使得人像攝影表情僵硬,極為不自然。
納達爾認為應該避免道具和背景對人物的干擾,把焦點對準人物的臉部,可以更好地捕捉人物的神情。他運用非傳統的方法改變了肖像攝影的面貌,嘗試了不同的鏡頭和設置,是最早使用特寫鏡頭而非全身照的攝影師之一。
納達爾在運用光線方面也有獨特的技巧,設法使他的拍攝對象從背景中凸顯出來,并讓他們的臉具有一種明亮奪目的質感——這往往是他的同行所缺乏的。這種拍攝方法能讓人在心理上產生共鳴,當你看著某幅肖像時,你好像在和肖像互動,這是前所未有的。他也是利用人造光進行攝影的先驅。1858年,納達爾在攝影室里使用電燈進行拍攝;1859年,他利用人造光(煤氣燈)拍攝了巴黎的地下陵墓和下水道,大約用了20分鐘進行曝光。
除了人像攝影,納達爾還非常沉迷于駕駛熱氣球,他制造了一個12層樓高的巨型氣球,這個氣球被稱為“巨人”。1858年,納達爾乘坐“巨人”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從空中拍取的照片——俯瞰巴黎。儒勒·凡爾納于1865年創作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主人公阿丹是一位勇敢、無憂無慮的冒險家,就是以納達爾為原型的。

愛德華·馬奈Edouard Manet , 1832, ?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
當時,大多數肖像工作室都使用背景和大量配飾,重點關注人們的穿著方式。相反,他關注的是人臉,嘗試用素凈的背景詮釋人物的性格。
——安妮·拉科斯特,巴黎國家圖書館納達爾展覽聯合策展人
納達爾的弟弟阿德里安(Adrien)同樣以攝影為職業,他為啞劇演員查爾斯·德伯羅(Charles Debureau)拍攝的精彩肖像在1855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獲得了金牌。這套肖像由15張照片組成,構成了啞劇角色皮耶羅(Pierrot)用喜劇的形式表現悲劇的情景式敘事。顯示了皮耶羅追求或逃避的態度。但隨著兩人越來越出名,為了“納達爾”這個署名權,他和弟弟還曾對簿公堂,可見“納達爾”在當時有多有名。這也是攝影史上最早的版權官司。
納達爾的每幅肖像作品,都通過表情和個性成為極具表現力的“藝術品”,有力地證明了拿相機的人永遠有權利被稱為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