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銘匠光學M35mm F1.4鏡頭用料十足,做工細致,鏡頭除了玻璃之外全是金屬件,鏡筒采用扎實的黃銅,連可拆卸遮光罩也是金屬的,相當有誠意。鏡頭的每擋光圈定位清晰,手動對焦環很寬,還有與徠卡鏡頭一樣的月牙環,感覺相當好。不過其對焦手感還需要提升,和徠卡鏡頭相比還有一些差距。
這支鏡頭在光圈全開時,畫面中心表現略軟,有點徠卡圣光的感覺,口徑蝕比較明顯,邊緣光斑呈橢圓狀,形成旋焦的感覺。而收小光圈后成像質量迅速提升,光圈值F2.8之后就很不錯,銳度很令人滿意,中心和邊緣的表現也比較均衡。
色彩還原不錯,在陽光下可以很好地還原現場感覺。在柔和的光線條件下,色彩濃郁扎實,對低飽和場景也有很好的還原。全開光圈的氛圍感不錯,畢竟選擇大光圈鏡頭很多時候就是為了弱光用。在正對光源時,尤其是大光圈情況下,眩光會比較明顯,影響畫面的反差,注意調整拍攝角度。

“整體表現還是很不錯的,只有徠卡同規格鏡頭10%的價格,卻有90%的性能。”
——隋曉龍

M50mm F.95是銘匠光學最新推出的鏡頭,這支鏡頭在攝影愛好者口中被譽為“平民的夜神”。提到夜神,自然就無可避免地要提到原版的夜神——徠卡NOCTILUX-M 50mm F0.95 ASPH,畢竟市面上生產銷售過50mm F0.95規格鏡頭的品牌屈指可數,最貴的就是徠卡這支售價超過6萬元人民幣的夜神,我們不得不把徠卡的夜神作為標桿。
讓人頗感具意外的是, 在光學設計上, 銘匠光學 M50mm F0.95與徠卡NOCTILUX-M 50mm F0.95 ASPH完全不同,可見其并不是一個簡單模仿的產品,而是采用現代高級光學材料和獨立的設計打造的一支全新鏡頭,它們只是在產品規格上一樣而已。
在實際的對比拍攝中, 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光圈全開下拍攝,徠卡NOCTILUX-M 50mm F0.95 ASPH的中心分辨率表現稍稍優于銘匠光學 M50mmF0.95,但也因為徠卡這款鏡頭的反差稍大,畫面邊緣的紫邊現象也更為明顯。
夜神就意味著在弱光下的表現非常神奇。銘匠光學 M50mm F0.95在白天順光下的表現中規中矩,并不會特別銳利,然而轉到復雜光比的弱光環境中,超大光圈營造的超淺景深,讓主體從畫面中呼之欲出,同時焦外又異常柔美。
如果想要體驗弱光下的手持拍攝,又想體驗超淺的景深和完美的焦外,用銘匠光學 M50mm F0.95來入“夜神”的門,可以得到相當放心的畫質和體驗。

“銘匠光學 M50mmF0.95鏡頭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模仿,而是采用現代高級光學材料和獨立的設計打造的一支全新鏡頭。”
——吳迎輝

第一次上手七工匠M50mm F1.1鏡頭的時候,覺得這支鏡頭比預想中更具分量。它的尺寸與同類型鏡頭相比較為適中,58mm的口徑也算常見,配濾鏡也很容易。
這支鏡頭的整體成像較為柔和,雖然沒有高銳度表現,反而可以呈現出柔美夢幻的氛圍感。
這支鏡頭有兩個特點值得說明,其一是其可以讓使用者利用工具進行校準對焦,在某種程度上對于使用徠卡M數碼機身,尤其是大M和M10的用戶非常方便。另外一點,相比其他同類大光圈鏡頭,這支鏡頭的對焦行程非常短,這樣的設計可以說是優勢和劣勢都相對明顯。優勢是當縮小光圈拍攝人文掃街作品時,便于使用陷阱對焦;而劣勢在于在光圈全開時,對焦的細微調整也許不能十分精準。
另外,如果鏡頭的設計能支持內置遮光罩,或者在鏡頭外卡入遮光罩,會更好一些,這樣不會影響對濾鏡的使用,而且不會產生額外的暗角。

“性價比很高的大光圈鏡頭。”
——張悅時

提到這支周氏八枚玉35mm F2,就不得不介紹一下其傳奇的經歷。一位周姓企業家,從收藏鏡頭開始,花了數年時間協調研發團隊和供應商,試圖打破徠卡八枚玉的神話。這支完全從徠卡公開的過期專利上獲得的光學數據,再分解拆卸不同版本的原廠八枚玉實物進行對照,利用中國目前的生產工藝,相當忠于原著地造出了令人驚喜的國產八枚玉。
周氏八枚玉35mm F2的使用手感非常忠于原版八枚玉,對焦非常平順,整段對焦行程完全不會有頓挫感,無限遠鎖可能是M卡口鏡頭上最易用的。外形設計也忠于原版,原版八枚玉的遮光罩等附件直接裝上就可以使用。
當然在設計上,這支鏡頭也有所保留,為了防止有人將復刻八枚玉的鏡片去替換原版八枚玉,達到翻新繼續賣高價的目的,復刻八枚玉有意微調修改了部分數據,使關鍵零件不能被替換。
這支鏡頭在光圈全開下,有球差造成的輕微光滲,畫面邊緣有明顯的彗差,這也是八枚玉焦外特色的來源。在光學上,因為絕大多數人找不到能夠代表正常水平的原版八枚玉,而這支周氏八枚玉35mmF2可以說做到了與原版八枚玉幾乎一樣。畫質表現上,遠遠優于八枚玉同時期其他品牌的反望遠結構的同規格鏡頭。
“你是怎么用徠卡35mm鏡頭的,你就可以怎么樣用周氏八枚玉 35mm F2。”
——吳迎輝


毒鏡DULENS是杜宇的個人鏡頭品牌,有趣的是“毒鏡”這個商標居然可以成功申請下來。光學設計最重要的在于平衡,現代攝影鏡頭在工程師和計算機的通力合作下,指標越來越高,各方面表現越來越完美,帶來的結果就是趨于完美光學指標的鏡頭。
毒鏡DULENS 85mm F2 APO雖然售價不貴,但絕對沒有偷工減料,這也是國產鏡頭才會有的價格優勢。7片6組的非對稱光學結構里,采用了2片超低色散鏡片、3片鑭系玻璃鏡片和1片高折射率鏡片。全金屬的外殼,連對焦環上都是銑出來的滾花,未設橡膠對焦飾皮。這支只有玻璃和金屬的鏡頭卻很輕巧,重量僅350克。
毒鏡DULENS 85mm F2 APO的外觀設計和制造工藝相當考究,連刻字的字體和包裝盒的設計看起來都經過推敲。通過跟設計師交流后才知道,杜宇先生原來是做平面設計的。
因為之前有電影鏡頭的設計經驗,毒鏡系列也著重考慮了在單反和無反相機上拍攝視頻的需要,對焦的阻尼調校得非常平順,在開始轉動對焦環時不會有跳動感,光圈在設計時也采用了11枚葉片的無級光圈。
全畫幅像場設計的毒鏡DULENS85mm F2 APO, 像場非常之大, 用在44x33mm中畫幅傳感器的數碼相機上,即便是全開光圈暗角也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可以搭配類似GFX100這樣的中畫幅無反相機進行拍攝。

“毒鏡系列鏡頭追求的是平衡,而不是某一項突出的指標,真正試拍過毒鏡的玩家無一不紛紛中毒,我也是其中之一。”
——吳迎輝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老蛙的超廣角鏡頭非常有名氣,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兩款極具代表性的鏡頭。
首先,這支LAOWA老蛙12mm F2.8Zero-D是老蛙的里程碑式鏡頭,這是老蛙第一款全畫幅極限超廣角鏡頭。這支鏡頭發布后,受到了很多風光攝影愛好者的喜愛,幾年下來累積了不錯的口碑。這支鏡頭主打“零畸變”和大光圈,這是超廣角鏡頭最難實現的兩個要素。另外,這支鏡頭采用單反長法蘭距設計,幾乎市面上的相機都可以直接或者轉接使用。

而另外一支剛剛發布的LAOWA老蛙FFⅡ 9mm F5.6 W-Dreamer鏡頭,是目前世界上最廣的非魚眼型超廣角鏡頭,它的發布再次突破了超廣角鏡頭的極限。這支鏡頭9mm的焦距可提供達到135度的視角,比之前的12mm鏡頭還多了13度左右。這支鏡頭不但指標亮眼,畫質方面也表現不錯。光圈全開下銳度非常好,同時邊緣成像也還不錯,畸變控制方面也十分到位,滿足建筑等題材的拍攝需求。

“大多數攝影人都熱衷極端態度,全世界最長的鏡頭我們不一定用得到(買得起),但是全世界最廣的鏡頭(非魚眼)還是可以搞個玩玩的。”
——文太大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