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韡
2020年的春夏之交,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恢復,直播經濟突然火了,越來越多的領導干部、知名企業家、大小明星等走入其中。
直播中出現的城市,也不再像以往一樣主要局限于貧困縣,開始出現上海、深圳這樣的沿海經濟發達城市的身影。
這些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加入直播市場,帶來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在淘寶直播上,上海成為“品牌直播第一城”;杭州的主播人數全國第一、法院開播數全國第一;廣州則在開播場次、購買力上拿下全國第一。
新經濟模式之下,廣州、杭州等多地明確提出要打造“電商直播之都”,以搶占商業模式新風口。
上海已是“品牌直播第一城”
受疫情影響和新經濟模式推動,直播帶貨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在直播經濟潮涌之中,經濟強市特別是一線城市的帶動力凸顯。
據淘寶公布的數據,在國內一線城市中,上海的淘寶直播無論是用戶觀看數量還是各類品牌的參與規模,均為全國第一,已迅速成為具有旗艦意義的“品牌直播第一城”。
這與上海自己的努力分不開。
3月底,上海制定了《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提出將集聚“100+”創新型企業,推出“100+”應用場景,打造“100+”品牌產品,突破“100+”關鍵技術,將上海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領先的“在線新經濟”發展高地。
公開數據還顯示,2020年一季度,上海商品類網絡購物交易額逆勢增長19.1%。其中,嗶哩嗶哩營收預計增長118%;喜馬拉雅增長32%;盒馬鮮生在全國200多家會員店迎來線上線下雙增長,線上流量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拼多多自3月15日以來,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數已經穩定在5000萬件以上,較去年同期增長60%。
阿里巴巴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出品”的淘寶直播間,既代表了業內水準的品質和標桿,也融合著海派文化的新銳和大氣:既有宜家、星巴克、耐克等國際品牌將上海作為新體驗的創新試驗場,也有杏花樓、老廟黃金、恒源祥等上海老字號品牌在此屢屢革新,成為最會玩的本土品牌;更有云看時裝周、云逛新天地、云看藝術展等一系列突破行業想象力的新業態興起。
義烏獲表揚,廣州、杭州公布直播經濟目標
由于推進農產品流通現代化、積極發展農村電商和產銷對接成效明顯,“小商品之都”義烏得到了國務院的點名表揚。這意味著,義烏將在今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中獲得優先支持以及專項資金扶持。
義烏是全球最大的線下小商品市場。疫情之下,大量曾以外貿為主的義烏小商品經營戶,將目光聚集到如何打開國內銷售渠道上,直播帶貨也日益火爆。
北下朱,距離義烏城中心7公里的知名“網絡批發商”聚集地,曾被業界譽為“微商第一村”,如今的目標是打造“網紅直播第一村”。
2020年3月,淘寶直播發布《2020淘寶直播新經濟報告》,公布十大淘寶直播之城。
作為電子商務發源地以及直播新經濟的發源地,杭州拿到第一名:主播人數全國第一、法院開播數全國第一、孵化出全國首批聾啞人“無聲”主播……
4月28日,商務部駐杭州特派員辦事處、浙江省商務廳和杭州市有關領導宣布啟動中國(杭州)直播電商產業基地建設,并發布未來三年發展計劃:通過三年努力,集聚一批電商平臺公司、網紅孵化公司、網紅經紀公司、供應鏈公司和網紅達人,扶持10家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頭部直播機構、培育50家有影響力的網紅經紀公司、孵化500個網紅品牌、培訓5000名帶貨達人、實現1000億元成交總額,將未來科技城打造成為全國著名的直播電商示范基地。
另據上述《2020淘寶直播新經濟報告》,今年2月以來,廣州淘寶直播商家激增4倍,開播場次反超杭州,拿下全國第一;同時,廣州在開播人數和購買力上均全國排名第一。
3月24日,廣州市商務局官網顯示,廣州市商務局出臺《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
該方案提出,將廣州打造成為全國著名的直播電商之都,到2022年,構建一批直播電商產業集聚區、扶持10家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頭部直播機構、培育100家有影響力的MCN機構、孵化1000個網紅品牌(企業名牌、產地品牌、產品品牌、新品等)、培訓10000名帶貨達人(帶貨網紅、“網紅老板娘”等)。
盯上“直播電商之都”的并非只有上、廣、杭。
僅在江蘇省,連云港已經基本形成了水晶、鮮切花、海產品等地區特色的電商產業分布格局;在宿遷,火爆的綠植花卉產業靠直播實現了產業升級。
直播新問題:缺人才,缺規范,缺品牌
直播帶貨市場高歌猛進的同時,一些問題也開始顯現,首當其沖的便是人才缺口越來越大。
3月18日,智聯招聘發布的《2020年春季直播產業人才報告》顯示,春節之后直播行業招聘需求同比大漲132%,淘寶直播相關職業平均月薪達到9845元。甚至,為了盡快招攬人才,七成直播崗位都不設學歷和經驗要求。
然而,仔細研究招聘要求,多數都要求直播相關人才具有特殊才藝、表達能力強、互動能力強等。這些要求與工作經驗和學歷無關,但綜合技能要求比較高。這就要求求職者只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才能在行業中獲得生存空間。
受人社部委托,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5月11日發布《關于對擬發布新職業信息進行公示的公告》,擬新增10個新職業。在其中的“互聯網營銷師”職業下又增設了“直播銷售員”工種。
5月8日,已有19名參加電商直播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學員,在義烏順利通過考核,并獲得義烏市人社局頒發的“電商直播專項職業能力證書”。這是義烏頒發的全國首批“電商直播專項職業能力證書”。
在這個“全民帶貨時代”,義烏走在了人才培養的前面。
廣州也注意到這一問題。《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提出,將開設“直播帶貨一起上”云課堂,指導行業商協會定期開展公益普及性培訓;將組織直播電商從業人員和機構進行“誠信規范經營”評選認證,建立直播電商“誠信規范經營”認證機制;同時,依托行業商協會,每年舉辦一期直播電商發展高峰論壇,擴大廣州直播電商的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