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珉 樓小萌



摘要:目的? 分析2019年上海市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素養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為制定提高健康素養的措施提供方法和依據。方法?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于2019年3~7月在上海市黃浦區25家單位抽取外來務工人員1022人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健康素養調查問卷對外來務工人員進行調查,比較不同人口學特征的外來務工人健康素養總體得分及4個維度各得分情況,并分析健康素養達標的影響因素。結果? 共發放問卷1022份,其中有效問卷1000份,有效率為97.85%。調查對象男女比例大約為1.22∶1,年齡主要集中于20~54歲年齡段,以中等教育程度初中、高中、職高和中專學歷為主,來源地以華東地區為主,來滬工作年限以1~5年為主,平均月收入多為1000~4999元。不同性別、年齡的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素養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文化程度、來源地、來滬工作年限、平均月收入的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素養總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顯示,來源地、來滬工作年文化程度和平均月收入是上海地區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素養水平的影響因素,其中平均月收入是健康素養達標率的重要影響因素。結論? 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素養水平偏低,其中初中、高中、職高、中專學歷,來自華北、西南、西北、東三省地區及平均月收入5000~9999元的上海地區外來務工人員是健康素養達標的主要人群。
關鍵詞:健康素養;外來務工人員;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health literacy status of migrant workers in Shanghai in 2019, analyze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ovide methods and basis for formulating measures to improve health literacy.Methods?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1022 migrant workers from 25 units in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from March to July 2019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health literacy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migrant workers and compare different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migrant workers' overall health literacy scores and scores in each of the four dimensions,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chieving health literacy standards.Results? A total of 1022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including 1000 valid questionnaires, with an effective rate of 97.85%. The ratio of men and women surveyed is about 1.22:1, the age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age group of 20-54 years old, mainly with junior high school, high school, vocational high school and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the source is mainly in East China, and the number of working years in Shanghai is mainly from 1 to 5 years, the average monthly income is mostly 1000 to 4999 yuan. Comparing the total health literacy scores of migrant workers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ages,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mparison of the total health literacy scores of migrant workers of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s, origins, working years in Shanghai, and average monthly incom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ource, education level in Shanghai and average monthly income a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health literacy level of migrant workers in Shanghai. Among them, the average monthly incom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health literacy compliance rate.Conclusion? Migrant workers have a low level of health literacy. Among them, junior high school, high school, vocational high school, and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migrant workers from North China, Southwest, Northwest, and East provinces and Shanghai area with an average monthly income of 5000-9999 yuan are the main crowd health literacy standards.
Key words:Health literacy;Migrant workers;Education level;Average monthly income
健康素養(health literacy)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運用這些信息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1],其包括3個方面內容,分別是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2]。上海市外來務工人員已經成為該地區職工隊伍的主力軍,在上海的城市建設、發展和社會服務中發揮重要作用[3]。了解上海地區外來務工人員的健康素養狀況及影響因素對于尋求適合提高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素養的方法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主要分析2019年上海市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素養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為制定提高健康素養的措施提供方法和依據,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于2019年3~7月在上海市黃浦區抽取25家單位1022人外來務工人員進行調查,其中制造業3家、服務業8家、餐飲業10家、建筑業4家,每個單位隨機抽取18~65歲的外來務工人員作為調查對象,均為非上海市戶籍的來滬務工人員,包括具有外省市非農業戶口和外省市農業戶口的來滬務工人員。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參考國家衛生計生委2017年定制的《全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調查問卷》及美國的成人醫學素養快速評估(REALM)和成人功能性健康素養測試(TOFHLA)[4],自行設計針對來滬外來務工人員的《健康素養調查問卷》,涵蓋6類健康問題,具體為科學健康觀、傳染病預防、慢性病預防、安全與急救、基本醫療、信息獲取;4個維度,內容包括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識(21道題),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11道題),健康技能(9道題)和健康信息或政策獲取能力(14道題),共計55道題,其中判斷題、單選題、多選題完全回答正確得1分,答錯0分,總分55分,得分≥44分為具備健康素養,<44分為不具備健康素養。該問卷的Cronbach信度系數的估計值為0.842,基于標準化評估項目調整的克朗巴哈(Cronbach)信度系數為0.847,問卷具有內在一致性、穩定性和可靠性。
1.2.2調查方法? 調查員由上海市黃浦區體檢站醫務人員擔任,在各個單位企業負責人的陪同下進入調查單位進行問卷調查,由調查員進行全程跟蹤和督導,保證現場調查的質量。調查結束后,調查員對問卷進行編號,避免問卷丟失。質控員對問卷進行審核,發現缺失值、異常值、邏輯錯誤后與原始資料進行核查、判定錯誤類型、補充或修正數據,對核查發現缺失值≥2項、異常值≥1項,應界定為質量不合格問卷予以剔除。
1.3統計學分析? 使用EpiData 3.53軟件對問卷數據進行雙錄入,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字2檢驗。分類資料兩兩比較采用Bonferroni法進行檢驗判斷,其結果有統計學差異的以不同大寫字母表示。應用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健康素養的相關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調查對象人口學特征? 共發放問卷1022份,其中有效問卷1000份,有效率為97.85%。調查對象男女比例為1.22∶1,年齡主要集中于20~54歲年齡段,文化程度以中等教育程度為主(初中、高中、職高和中專學歷),來源地以華東地區為主,來滬工作年限以1~5年為主,平均月收入多為1000~4999元,見表1。
2.2不同特征人群健康素養水平得分比較? 不同性別、年齡的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素養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文化程度、來源地、來滬工作年限、平均月收入的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素養總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不同文化程度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維度、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健康技能、健康信息或政策獲取能力得分高于小學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P<0.05);西南地區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識、健康知識和生活方式得分低于其他地區(P<0.05);華東地區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健康技能得分高于其他地區(P<0.05)。來滬工作年限6~10年、>10年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識得分高于6年以下(P<0.05)。平均月收入5000~9999元、>10000元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識、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得分高于平均月收入1000~4999元(P<0.05),平均月收入5000~9999元健康信息或政策獲取能力得分高于平均月收入1000~4999元和>10000元(P<0.05),見表2。
2.3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健康素養達標的影響因素? 將文化程度、來源地、來滬工作年限和平均月收入納入自變量,以是否具備健康素養為因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結果顯示來源地、中等教育程度、來滬工作年限和平均月收入是上海地區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素養水平的影響因素,其中平均月收入是健康素養達標率的重要影響因素,見表3。
3討論
3.1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素養現狀? 健康素養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重要目標和組成部分[5]。有報告顯示[6,7],2008年我國居民的健康素養水平是6.48%,2012年是8.80%,2013年是9.48%,健康素養水平雖逐年上升,但總體仍處于較低水平。盧燦廣等[8]研究顯示,與上海市青浦區本地居民相比,該區的外來務工人員在健康知識和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這兩部分,無論是衛生知識均分和知識點方面都相對較低,這可能與日常開展的健康教育工作大多針對本地人群,而缺少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健康教育有關。針對此人群的健康教育,需要了解該人群的構成特點、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內容和高效率的教育體系建立。因此,急需一項專門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大樣本、能夠與后續健康教育相銜接的健康素養水平調查評價體系建立。
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年齡的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素養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文化程度、來源地、來滬工作年限、平均月收入的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素養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黃民理[9]對多地外來務工人員的健康素養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外出務工人員的健康信息能力低于健康基本知識與技能的知曉率,而性別、年齡和文化程度與健康信息素養水平有密切聯系。而本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年齡和健康素養得分無關聯,可能與近些年來上海市各級衛生部門廣泛開展各種衛生知識宣傳和健康教育,外來務工人員不分性別、各年齡階層都廣泛參與,使得健康素養普遍得以提高。但從個體角度,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健康知識的接受程度,本研究中初中、高中/職高/中專、大專/本科、碩士及以上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維度、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健康技能、健康信息或政策獲取能力得分高于小學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P<0.05)。且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顯示,中等教育程度是上海地區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素養水平產生影響(P<0.05),說明中低教育程度和部分高教育程度的外來務工人員整體健康素養達標率還處于較低水平,因此,提高文化程度是提高健康素養的基礎,而健康教育是提高整體健康素養的關鍵。隨著我國全民教育水平的整體提高,預期未來的國民健康素養也處于不斷上升中,為健康教育的成效奠定基礎。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來源地和平均月收入是上海地區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素養水平產生影響。其中高收入群體的健康素養達標率是低收人群體的1.745~1.887倍,收入程度伴隨生活水平的提高,個人的健康意識和健康素養也隨之提升,是健康素養達標率的重要影響因素。另外經濟較為發達的中東部地區(華東、華北、中南)比西部地區(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來源地的外來務工人員得分高,其中西南地區比其他地區來源地的外來務工人員在健康知識和生活方式這兩個維度上得分要低(P<0.05),說明經濟水平和教育程度的提高,必然會帶動提升個人的健康素養,但來自各地區的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素養仍處于較低水平,經濟水平差異對其提升作用有限。單因素分析中來滬工作年限6年以上人群在健康知識這個維度上的得分高于6年以下人群(P<0.05),說明上海地區持續開展的健康教育,正顯現出其對居民尤其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健康素養具有明顯的提升作用,但來滬工作年限并非是人群健康素養達標率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采取適合的健康教育,即便外來務工人員來滬工作年限較短,仍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健康素養水平。
3.2建議? 外來務工人員與本地居民相比,具有明顯的特征,表現為居住環境不佳,易發生傳染病,且外來務工人員遠離家庭、原有生活圈和家鄉環境,導致生活不規律、不良生活方式也是性傳播疾病的高發人群(艾滋病、性病等)。另外該人群流動性大,難以固定、長期化、系統化健康宣傳教育。因此,要培訓外來務工人員的獲取健康知識的能力尤為重要,能夠顯著影響其他維度的健康素養水平,并符合外來務工人員這一特殊群體的特點。結合國家各級機構對于如留守兒童群體和當地居民的健康工作,多維度的促進健康知識和理念的普及,從而適度減少當地患病人群的就醫導向和醫療資源的消耗等,對衛生健康走向基層走向鄉村具有重要意義,該方面也是本研究未來計劃重點關注和調查的領域。因此,外來務工人員健康信息獲取能力將是個重要的考察維度,對“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識”“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和“健康技能”具有明顯的提升作用。
綜上所述,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素養水平偏低,其中初中、高中、職高、中專學歷,來自華北、西南、西北、東三省地區及平均月收入5000~9999元的上海地區外來務工人員是健康素養達標的主要人群。應重視對外來務工人群的健康教育,重點關注健康信息獲取能力方面培訓。
參考文獻:
[1]顧沈兵,潘新鋒,胡亞飛,等.上海居民健康素養與“健康上海2030”[J].上海預防醫學,2019(1):16-22.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編.健康66條:中國公民健康素養讀本[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38.
[3]齊凌云.上海市外來務工人員的生存狀況與政策思考[J].工會理論研究,2019(4):51-57.
[4]Nutbeam D.The evolving concept of health literacy[J].Soc Sci Med,2008(67):2072-2078.
[5]陳瑋,齊玉龍,張靜.大學生健康素養及影響因素研究現狀[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4(11):139-141.
[6]朱志勇.延吉市老年人健康素養、家庭關懷與健康投入相關性研究[D].延邊大學,2016.
[7]姚宏文,石琦,李英華.我國城鄉居民健康素養現狀及對策[J].人口研究,2016,218(2):90-99.
[8]盧燦廣,彭麗霞,葉開友.上海市青浦區2009年本地與外來人口健康素養現況分析[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0,5(3):193-194,218.
[9]黃民理.外出務工人員健康素養調查分析[J].醫學信息學,2012,33(6):14-19.
收稿日期:2020-03-17;修回日期:2020-03-31
編輯/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