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輝,王紅梅,朱 亮,張思文,崔曉波
(1. 南京工程學院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南京 211167;2. 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杭州 310022;3. 無錫華光鍋爐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無錫 214028)
近年來我國各地著力推進工業園區建設和產業集聚發展,將蒸汽的工業用戶集中在特定的工業園區內。2016年3月頒發的《熱電聯產管理辦法》明確指出:在用熱需求增長、環境壓力加重的情況下,國家將鼓勵并優先建設髙效的背壓式熱電機組[1]。背壓式汽輪機組的規模較小,熱力系統流程較為簡單;然而,對背壓式汽輪機組是否應設置高壓加熱器(簡稱高加)常存有爭議。早期的研究認為,設置高加雖能提高鍋爐熱效率,但全廠的經濟效益會下降。燕德國等[2]則認為,背壓式汽輪機組是否投入高加不會改變其熱力循環特征,且不會對循環效率產生影響,當熱網負荷小于機組供熱能力時,投入高加可提高機組的熱經濟性。朱水興等[3]認為,在鍋爐效率不變的前提下,設立高加會降低全廠綜合熱效率,但會提高發電量,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以上這些研究存在模型簡單、假設條件多,以及工程數據不充分等問題。在近幾年新建背壓式汽輪機熱電聯產項目上,不同主機廠和設計單位的意見也不相同,配置和未配置高加的項目均有實際案例。是否配置高加直接影響的是鍋爐給水溫度,進而影響鍋爐多個換熱面的溫度及換熱效率。因此,是否配置高加可轉變為對給水溫度的研究,故筆者使用給水溫度對鍋爐效率的影響規律來定量反映高加的作用。

該工程為某工業園的循環流化床背壓式汽輪機熱電聯產項目。循環流化床鍋爐主蒸汽參數為540 ℃、9.8 MPa,額定蒸汽質量流量為135 t/h,最大蒸汽質量流量為150 t/h。背壓式汽輪機為單缸單軸式。根據是否使用高加,鍋爐給水溫度分別為215 ℃(有高加)和158 ℃(無高加)。該工程所用的燃煤成分及能量參數見表1。

表1 燃煤成分化學分析
該循環流化床鍋爐主要工藝過程見圖1。

圖1 循環流化床鍋爐流程圖
煤粉與經過空氣預熱器預熱后的一、二次風發生燃燒反應,產生的高溫煙氣經過多組換熱面后溫度逐步降低,同時將熱量傳遞給鍋爐給水和冷空氣,產生過熱蒸汽,并預熱給水和冷空氣。從空氣預熱器排出的煙氣首先進入布袋除塵器進行初步除塵(要求出口顆粒質量濃度≤20mg/m3),然后經引風機增壓后送至后續凈化處理(濕式除塵、脫硫等)。鍋爐的副產物還有高溫排渣和連續排污水(排污率為1%)。
對于定型的鍋爐,各個設備的參數如爐膛容積、換熱器受熱面積等參數已固定。當給水溫度或流量改變后,鍋爐各個換熱面間的能量分配將發生變化,體現在各處煙氣溫度的改變。在主蒸汽質量流量為75~150 t/h,有高加和無高加兩種工況下鍋爐的主要參數見表2(未完全燃燒率是指由于機械、化學等未完全燃燒因素造成的煤炭的質量損失率;排煙溫升指經過引風機升壓后的出口煙溫相對于進口煙溫的升高)。

表2 兩種工況下鍋爐的主要運行參數
由表2可得:隨著主蒸汽質量流量的增大,爐膛排渣溫度、一次風溫、各處煙溫隨之升高;二次風溫則先降低后保持平穩。在相同主蒸汽質量流量下,有高加時的燃煤量、排渣溫度、爐膛出口煙溫、省煤器進口煙溫等參數都比無高加時低,而省煤器出口水溫、空氣預熱器出口煙溫等參數反之。

(1)
(2)

經過風機增壓后,風溫或煙溫有一定的升高(見表2),其中引風機所造成的溫升間接影響后續可回收的煙氣余熱量。在同一負荷下,當給水溫度降低時,鍋爐的燃煤量、風量等相應增加,進而引起給煤機、一二次風機、引風機功耗的變化。因此,鍋爐系統的能量輸入應考慮以上設備的功耗,特別是風機功耗。

(3)
(4)



qm,C×eSCE=ΔEMSB+(EFG+ECB+ESG)+
(LCOM+LTHT+LINC)
(5)

(6)


(7)
(8)

按式(1)計算的鍋爐本體熱效率對比見圖2。

圖2 有高加和無高加工況下鍋爐本體的熱效率與效率
由圖2可得:鍋爐最大熱效率出現在135 t/h處,這是因為相較于150 t/h工況,135 t/h工況時的未完全燃燒率基本保持不變(保持在1.86%),但135 t/h工況的排煙溫度降低,排煙熱損失減少,從而熱效率較高。當負荷低于135 t/h時,未完全燃燒率迅速增大至5.24%,造成熱效率相應降低。任一負荷下,有高加工況的鍋爐本體熱效率(87.70%~91.42%)低于無高加工況的熱效率(89.63%~ 92.32%)。
從熱分析角度看,表2顯示:鍋爐的主要能量損失項是排煙熱損率和未完全燃燒熱損率。在同等負荷下,兩種給水溫度對應的未完全燃燒率幾乎相同。因此,鍋爐熱效率主要由排煙熱損率決定。有高加和無高加工況的排煙熱損率分別為4.26%~4.77%和3.96%~4.61%。當鍋爐換熱面設計已定,給水溫度低導致排煙溫度降低(見表2),排煙熱損失相對較小,從而出現給水溫度低、鍋爐本體熱效率高的現象。


圖3 鍋爐本體的流和損失示意圖
以主蒸汽質量流量為135 t/h工況為例,兩種計算方法的步驟如下。



圖4 有高加和無高加工況下鍋爐的各項損率


表3 有、無高加時的燃燒損失和傳熱損失


圖5 有、無高加時鍋爐系統的熱效率與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