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小洪
去年7月,日本政府為報復2018年韓國大法院針對歷史上日本企業強征韓國勞工的索賠案的判決,限制對韓國出口3種半導體關鍵材料,同年8月將韓國移出簡化出口程序的白名單。對韓開展了限貿戰。
韓國則多管齊下以應對:政府向世貿組織申訴日本破壞世貿規則;尋找進口來源多樣化;在關鍵材料、零部件和設備領域實現韓國本土自主生產,提高國產化水平;韓國民眾則祭起了“抵制日貨(No Japan)”運動。
回顧這一年韓日經濟戰,文在寅總統認為,韓國政府面對日本的封堵,將危機轉化成為機遇,過去一年反而成為韓國因禍得福的機會。
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針對韓國大企業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韓國材料、零部件和設備產業的競爭力得到了提升。從日本進口材料、零部件和設備的主要企業認為,若將去年7月日本相關產業的競爭力設定為100,韓國的產業競爭力從去年7月的89.6上升至今年7月的91.6。
從去年7月到去年底,韓國人去日本的旅行情況減少了一半以上。韓國對日本的長期貿易逆差已大大減少。去年,韓國對日貿易逆差達到191億美元,是2004年以來16年內的最低水平。
然而經濟戰未停,其他齟齬又生。
韓國要攪黃日本的申遺。2015年,日本曾就23處明治時期工業革命的遺址展開申遺活動,韓國當時就指出其中的9處涉及強征韓國勞工問題。日本為平息爭議,承諾將采取設立信息中心措施來紀念韓籍受害勞工。但今年6月15日在東京都新宿區開放的信息中心根本沒有履約,反而展示了否認強征勞工的資料,激起韓國政府強烈抗議。一氣之下,韓國政府6月22日致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秘書長,要求將涉及歪曲強征勞工歷史的日本明治工業遺址從《世界遺產名錄》中除名。
韓日經濟戰未停,其他齟齬又生。
日本反對韓國成為G7新成員。美國欲借今年9月舉辦G7峰會東道主的身份,另外邀請澳大利亞、俄羅斯、印度、韓國、巴西參會,使G7變成G12。日本作為G7的唯一亞洲成員國,以“韓國的對朝、對華立場不同于G7國家”為由,對美國有意讓韓國加入G7的構想表達了反對意見。7月1日,文在寅欣然接受特朗普參加G7擴大會議的邀請,日本阻礙韓國參會企圖未能得手。
日本欲阻止韓國人出任WTO總干事。世貿組織眼下面臨總干事改選事宜,已有8個國家推出了候選人,其中有擔任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的俞明希女士。據預測,這次世貿組織可能出現首位來自韓國的總干事。日本政府對來自韓國的總干事候選人明顯懷有戒備心理,日本政府7月7日表示將干預世貿組織總干事選舉?!懂a經新聞》也曾報道說,“如果出現一個來自韓國的總干事,會成為日本貿易政策的不穩定因素。”針對日本可能的反對,韓國政府正動員全球外交網絡,打出韓國是“中堅國與仲裁者論”來游說世貿組織各成員國。
韓國將強制日企賠償被強征韓勞工。2018年,韓國法院向涉強征勞工的在韓日企發送了將扣押其財產的決定書。此決定書將于今年8月4日零時正式生效,這引發了外界對韓日關系進一步惡化的擔憂。估計日本可能出臺進一步報復措施,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去年3月曾提到日本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提高關稅、停止匯款、停止發放簽證”等。
韓國媒體對韓日關系普遍感到悲觀,甚至認為兩國關系停留在“有史以來最糟”的漫長隧道中。韓日對立正在從“歷史矛盾”向“結構性、生死性矛盾”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