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歲的李阿姨肩疼加重,發展到穿衣、洗臉、梳頭都困難;55歲的張阿姨同樣肩膀疼痛,嚴重時右肩膀幾乎動不了。給她們帶來痛苦的都是肩周炎。
肩周炎俗稱“五十肩”,醫學術語為凍結肩或粘連性關節囊炎,主要表現為肩部疼痛和關節僵硬、活動障礙,好發于40至70歲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醫生提醒,肩周炎的誘因很多,現在天氣開始變熱,不要貪涼光著膀子吹空調,否則肩周炎會找上門。
肩周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確,但與下列因素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囊、關節周圍韌帶等退化,對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產生的慢性損傷是誘因,這種情況常見于體力勞動者、不恰當的過度鍛煉或需頻繁活動肩關節者;肩關節急性扭傷、拉傷等未恰當治療,轉為慢性病程而誘發該病;肩部外傷或手術后,肩部固定過久而引起慢性炎癥、關節粘連、肌肉萎縮。
此外,頸椎病、心臟及膽道疾病會出現肩部的牽涉痛,時間久了也會引起肩周炎;而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患者也具有較高的肩周炎發病率。
肩周炎在臨床上非常普遍,50歲左右的女性比較多見。女性絕經前后雌激素分泌減少,易造成骨質疏松。再加上女性經常做家務,因此肩周炎發生概率較高。
風寒濕邪也會導致肩周炎,現在天氣變熱,有人光著膀子吹空調、風扇,頸椎、肩膀露出來,也是當季比較普遍的病因。
肩周炎的中醫療法以針灸、拔罐、刮痧、推拿、小針刀等為主,如果有肝腎虧虛、氣血不足,需配合外敷和內服中藥,效果都不錯。
因為肩周炎起病一般緩慢、隱匿,沒有明顯的外傷史,很多人不會注意,容易延誤治療。雖然肩周炎屬于自限性疾病,一年到兩年可能自愈,但這個自愈過程緩慢而痛苦,雖然后期疼痛可緩解,但關節已出現明顯的活動功能障礙,這時想恢復到以前的活動度就比較困難了,而且可能需要通過關節鏡微創手術來松解關節。
(摘自《廈門晚報》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