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婧文
張婧文 西北工業大學人文與經法學院副教授、博士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記錄了中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偉大歷程。中國政府積極回應社會關切,開展了大量及時、透明的疫情信息公開工作;同時,中國積極與國際社會分享疫情相關信息,全力支持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
“國際社會最需要的是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強大合力,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斗爭。”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各國面臨嚴峻挑戰。2020年6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白皮書記錄了中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偉大歷程,展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危機處理能力。中國政府積極回應社會關切,開展了大量及時、透明的疫情信息公開工作;同時,中國積極與國際社會分享疫情相關信息,極大地支持了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可見,人類社會需要構建高效、協同、透明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關乎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關乎全人類的共同命運。各國應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觀念和全球意識,優化全球疫情信息公開機制,積極開展全球疫情防控的國際合作,筑牢人類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防線 。
疫情無國界,任何國家都不能置身事外,也不可能單打獨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實現脫離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沒有建立在其他國家不安全基礎上的安全。”不同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是緊密聯系和相互依存的,在面對重大突發事件時,世界各國達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識就顯得尤為迫切。如果世界各國無法認識到對抗疫情是需要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無法秉持互信互通的原則,進行疫情信息交換,勢必導致全球協商決策過程中的盲目性和無序性。
2020年1月28日,習近平在會見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時指出,中國政府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及時向國內外發布疫情信息,積極回應各國關切,加強與國際社會合作。中國政府在全球防疫抗疫過程中積極向相關國際機構和組織、相關國家通報疫情信息,分享防疫抗疫的經驗。3月12日,習近平應約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電話時再次強調,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國際社會應當加緊行動起來,有效開展聯防聯控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5月18日,習近平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呼吁各國團結合作戰勝疫情,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并提出六點建議。6月17日,習近平在北京主持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時再次強調面對疫情,中非應更加團結、更加互信、更加友好,共同打造中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在北京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時,發表題為《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的重要講話中強調:“重大傳染性疾病是全人類的敵人。”“國際社會最需要的是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強大合力,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斗爭。”
中國政府始終積極、明確地向世界傳遞中國所堅持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本著公開、透明、負責的態度開展防疫抗疫工作。在全球抗擊疫情的重要時刻,某些國家應摒棄狹隘的國家中心主義觀念,反對將新冠肺炎疫情政治化;反對以任何方式分解全球合作抗疫的共識;反對以任何名義破壞人類命運共同體內部的信任。

2020年6月7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
事實證明,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單獨遏制疫情,全球合作是唯一正確選擇。中國一直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不斷完善本國疫情信息公開工作,同時積極同聯合國等國際機構、組織和相關國家溝通疫情信息和防疫抗疫經驗,加強科研信息分享與合作。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建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定期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國內、國際社會通報疫情相關情況。1月21日起國家衛生健康委每日匯總發布全國各省份確診病例數據,2月3日開始在相關英文網站同步發布疫情信息。中國政府采取多渠道多平臺傳播信息,有效地推動了國內疫情防控的順利開展。
在與國際社會聯合抗疫方面,中國定期主動向國際社會通報疫情相關信息,與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主動通報疫情信息;與世界各國分享防疫控疫的相關經驗,開展一系列藥物和疫苗的聯合研發。中國率先搭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學術交流平臺”“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源庫”,建成“新型冠狀病毒國家科技資源服務系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研文獻共享平臺”,為全球科研人員提供學術交流平臺。同時,中國與包括世界衛生組織、流行病防范創新聯盟(CEPI)、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等共同開展疫苗研發、藥品研制等工作。中國方面的積極努力獲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中國發現疫情、分離病毒、測序基因組并與世衛組織和世界分享的速度之快,令人印象深刻,無法用語言形容。”英國劍橋大學病毒學及臨床微生物學教授拉溫德拉·古普塔表示,中國政府和相關機構是以公開的態度,與世界其他國家共享相關新冠病毒的信息,以便全球研究人員有效掌握病毒在生物學方面的特征和遺傳基因序列信息,共同努力遏制病毒的傳播。中國多次承諾新冠疫苗研發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與世界各國合作共享。“讓合作的陽光驅散疫情的陰霾”。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對人類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世界各國只有進一步開展防疫抗疫的團結合作,才會有信心、有力量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所導致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傾廈非一木之支也,決河非捧土之障也。”一人舉物很艱難,眾人同行大勢所趨。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在面對疫情時的孤立無援和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協力同行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傾斜的大廈獨木難撐,決堤的河道獨力難持。全球防疫抗疫需要各個國家、各類組織達成共識,打破桎梏、突破瓶頸,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開展全面、透明、公開、及時、有效的信息公開,完善全球疫情治理工作的信息支撐、信息交互、信息反饋機制。
世界各國應建立完善的信息交互長效機制,互通信息、制定議題、積極協商,為制定有效的全球疫情治理公共政策提供信息支撐;充分認識到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性,充分評估防疫抗疫工作的常態化趨勢。在常態化趨勢下構建疫情信息反饋機制,保障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支撐、信息交互、信息把關等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要積極維護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支持包括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糧食計劃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電信聯盟等國際機構和組織的相關工作,協助國際機構和組織發揮作用,做好疫情信息公開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