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張 熙
隨著5G時代的到來,AI技術會被應用到更多生活場景中,人們能享受到技術帶來的便利。
智能巡檢機器人正對變電設備進行巡視
提到人工智能,人們通常會想到科幻電影中無所不能的機器人,第一個擊敗人類職業圍棋選手的Alpha Go,這些看起來似乎離我們的日常生活非常遙遠。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基建所包含的三個方面,即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人工智能作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代表,再次走入人們的視野。
范淼,2017年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人工智能研究所優秀博士畢業生,研究方向涉及機器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他曾先后在微軟亞洲研究院、百度自然語言處理部、Bosch(博世)北美硅谷研究院等多個公司的研發部門實習,并承擔機器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相關的研究任務,同時也是暢銷書《Python機器學習及實踐》的作者。相對于其他人,有著多年研究經驗的范淼對最近幾年人工智能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便利,有著更深切的認識。
2008年,范淼考入北京郵電大學,主修軟件工程專業。在他大二那年,學院開始嘗試本科生導師制,讓學生能提前找到自己喜歡的研究方向。機緣巧合,范淼被分配到了企業信息化教研中心,在這里他第一次接觸到人工智能。
在校期間,范淼領導了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嘗試開發可以通過評論判斷用戶情感傾向的電商產品。范淼介紹說:“在這個產品中,我們開始嘗試用AI技術做一些情感分析,這在當時已經是非常超前了?!币话銇碚f,用戶對產品很難達到百分百滿意。在過去,網店下的大多評論只是比較單一的打分模式,商家很難通過評論知曉客戶對具體產品的滿意程度。范淼說:“用戶可能對產品某些方面的服務和功能并不滿意。所以我們開始試著設計一點神經網絡,通過產品下的評論大數據,來分析不同用戶對該產品多種屬性的關注點。比如說老年手機銷售頁面下的評論,有的側重于屏幕,有的側重于手機按鍵,還有的側重于反應速度和內存大小等。通過收集分析這些數據,讓機器判斷客戶對于產品的不同屬性到底傾向于滿意還是不滿意?!鄙碳彝ㄟ^這種技術可以分析用戶的反饋,從而能夠不斷優化服務,升級用戶體驗。
范淼的研究小組研發的電商產品獲得多家公司的青睞,期望能夠將這項技術和當時成熟的語音識別技術相結合來優化客戶服務。
此外,人工智能在線上支付和物流領域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輔助作用。談到中國電商的發展,范淼坦言中國在這個領域的人工智能技術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相對于國外的電商,中國電商的發展真得非常驚人。其中令他印象最深的是支付手段。2015年3月,范淼曾受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到美國留學,當時美國主流的支付手段主要是信用卡、現金和支票。在支付房租給房東時,范淼需要給他開一張支票,然后他再去銀行兌現。即便是今天,中國的微信和支付寶仍是美國移動支付的重要手段。
此外,范淼指出快遞物流的效率也是中國電商發展的一大優勢:“在中國寄快件,最快當天就可以送到收件人手中。而在美國寄一個快件通常需要3-4天時間,而且人力成本極高,每個快件大約花費15-20美金左右。如果寄慢件,可能要等1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p>
工業機器人在智能生產線上進行焊接作業
范淼介紹,幾十年前人工智能的發展重點是語音產品。而現在則與過去恰恰相反,在過去十年間,視覺技術領域經歷了飛速發展,取得顯著成果。范淼認為這主要得益于兩方面:“一是計算機的處理能力急劇增強,云計算平臺的誕生大大推動了AI技術的發展。二是由于深度學習技術的誕生催生了視覺技術的飛速發展?!北热缥覀兩钪凶畛R姷囊曈X技術應用—人臉識別功能。范淼說:“十年前,我們絕對想象不到,眨眨眼,搖搖頭,刷臉認證一下就能完成付款,就能在手機銀行查詢公積金。在疫情期間,一些公司開發出即使戴著口罩,也不會妨礙刷臉的認技術?!?/p>
同樣,視覺技術也應用在了安防工程中。通過人臉識別、人體識別及軌跡追蹤等技術,對可疑人員進行快速精準度識別對比,并結合大數據技術生成人數統計、軌跡分析圖表,為打擊犯罪提供準確、全面、迅速的線索獲取能力?;诮煌▽崟r視頻采集分析和交通大數據系統,可對城市整體交通情況、擁堵指數等城市交通宏觀信息進行評估分析;還可以對各個交通卡口經過的違規車輛進行智能識別和抓拍,從而幫助城市管理者實現智能、高效的城市管理,讓市民感到更加安全。范淼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想要調取公積金信息或者政府、公安方面的信息都需要刷臉,這些必須在達到國家出臺的相對應的安防標準才可以應用,有的商業銀行甚至會在這些標準的基礎上制定更嚴格的安防標準。無論是馬路、小區還是社區都安裝了安防系統。有了這些全面覆蓋的監控系統,警察可以隨時掌握罪犯行蹤。居民有需要時,可以調取監控錄像查證,大大提升居民的安全感?!?/p>
范淼坦言:“大多數人對于AI的印象源于科幻電影中,這和我們現實中的AI有很大的差別。我認為當下的AI技術對我們現有的生活方式高效的輔助,都在實實在在地改善生活。比如網購時,App根據喜好精準推薦,讓我能更快買到心儀的商品;處理銀行業務時,我沒必要跑到現場辦理,通過手機就能解決。”
隨著新基建的開展,范淼認為未來人工智能大致發展方向可分為軍用、民用和企業應用三個方向,“AI在軍用領域的應用場景非常廣闊,而民用方向致力于讓AI技術貼近到每一個人的生活中,比如說電商、人工智能助理、智能家居等。企業應用AI主要目的是加速實現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雙贏。通過應用AI技術,改善其搜索、推薦或支付等核心功能。還有許多企業想要通過這種技術,升級傳統業務和產業鏈?!?/p>
隨著5G時代的到來,AI技術會被應用到更多生活場景中,人們或許感受不到它的發展,但卻能享受到技術帶來的實實在在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