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思睿
(山東省金鄉縣氣象局,山東 濟寧 272200)
金鄉縣隸屬于山東省濟寧市,是中國著名的大蒜之鄉,大蒜種植歷史悠久,迄今已有兩千多年,常年種植大蒜70萬畝,年均產量80萬噸,產品出口到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金鄉大蒜具有蒜頭個大、汁鮮味濃、辣味純正、香脆可口,不散瓣、抗霉變、抗腐爛、耐貯藏等明顯優點。同時,金鄉大蒜營養價值極高,據科研部門測定,金鄉大蒜含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尼克酸、脂肪、鎂、磷、鐵、鉀等營養元素20多種,被專家稱為最好的天然抗生素食品和保健食品,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素有“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的美譽。本文主要對金鄉縣大蒜種植的氣候條件分析,并提出科學有效的氣象服務措施,以不斷提升金鄉縣大蒜品質和產量。
大蒜生長包括5個階段括萌芽期、幼苗期、鱗芽花芽分化期、抽薹期及蒜頭膨大期[1]。大蒜生長過程中對于溫度、水分、光照具有一定的要求,具體如下所述。
大蒜屬于喜涼冷氣候的作物,大蒜適宜生長的溫度指標處于12.0~15.0℃之間,大蒜發芽期對于溫度的要求不高,在溫度為3.0~5.0℃的時候便可以萌發,溫度達到30.0℃以上會對其有抑制作用[2];大蒜萌芽至幼苗期適宜溫度指標為12.0~16.0℃,可耐短時-5.0℃左右的低溫;花芽和鱗芽分化也需要低溫,適宜溫度為12.0~16.0℃;大蒜花莖、鱗莖,適宜溫度為1 5.0 ~2 0.0 ℃。超過25.0℃,會導致莖葉枯黃,大蒜生長弛緩。適宜抽薹的溫度為17.0~22.0℃,促進蒜頭膨大的溫度指標為20.0~25.0℃之間。
大蒜屬于長日照作物,較強的光照條件需要一定的光合作用。為促使抽薹以及蒜頭膨大,大蒜需要長日照環境[3]。在年日照時數處于2000~2800h情況下,大蒜生長良好。在13h以上的長日照條件下抽花苔。只有抽生了花苔的植株,鱗芽才能發育,蒜頭才能分瓣,否則就會形成獨頭蒜。低溫反應中間型大蒜品種,在12h日照時數條件下,花莖發育良好,而在8h日照時數下花莖發育不良,鱗莖在13~14h日照時數下發育良好。低溫反應遲鈍型大蒜品種,花莖發育需要13h以上的日照時數,在12h日照時數下通常不形成鱗莖,鱗莖發育需要14h以上的光照。

表1 金鄉縣2010-2019年氣溫、降水、日照氣象要素平均數據表
大蒜在生產過程中喜歡冷涼的氣候,具有耐寒性。統計金鄉縣2010-2019年氣溫月平均觀測資料不難看出(表1),金鄉縣近10年來平均氣溫為14.8℃,10月平均氣溫為16.0℃,此時金鄉縣大蒜開始播種萌芽,11月、12月、1月、2月平均氣溫分別為8.7℃、1.8℃、-0.2℃、2.9℃,3月開始進入蒜瓣分化期,金鄉縣平均氣溫為9.6℃;4~5月進入抽薹-蒜頭膨大期,金鄉縣4月、5月平均氣溫分別為15.5℃、21.9℃??傮w來說,金鄉縣的溫度條件能夠較好的滿足大蒜生長發育,有利于大蒜品質和產量的提升。
在大蒜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條件。根據金鄉縣2010-2019年月平均日照時數觀測資料(表1)可以了解到,金鄉縣年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96.9h。金鄉縣一年四季日照時數均較充足。4月平均日照時數為213.2h,大蒜抽薹期光照條件較足,有利于抽薹以及蒜頭膨大??傮w來說,金鄉縣光照條件好,可以較好地滿足大蒜生長發育對于光照資源的需求。
雖說大蒜具有較強的抗寒性,但是蒜苗抽薹期也時常會受低溫凍害。金鄉縣春季時常會碰上霜凍、倒春寒等低溫凍害,會影響大蒜的生長發育。
在冬季干冷的年份大蒜幼苗長勢會變差。而春季發生干旱的時候,則會因為缺水而不利于大蒜抽薹以及蒜瓣膨大。
冰雹屬于固態降水,在發生過程中經常伴隨著雷電、強降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具備影響范圍小、突發性強、破壞力度大等特點,給農業生產的危害特別大。2006年4月,濟寧市金鄉縣遭受冰雹襲擊,冰雹最大直徑約5cm,一般直徑約3cm,大蒜部分地塊基本絕產,給農戶造成十分嚴重的損失。
金鄉縣大蒜通常在秋季播種,若秋季出現連陰雨天氣,則會使得秋作物無法及時收獲騰地,使得大蒜播期推遲。
為了有效防御各類氣象災害對金鄉縣大蒜特色農產品種植的影響。金鄉縣應不斷建立健全氣象監測預警以及信息發布平臺。并充分借助于LED、大喇叭、手機短信、網絡等各類途徑面向不同戶及時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為降低廣大蒜農的損失提供強有力的氣象服務保障。
綜上所述,金鄉縣2010-2019年的溫度、降水、光照等氣候條件適宜大蒜的種植,但是在生長期也時常會碰上不同程度的低溫冷害、干旱、冰雹、連陰雨等災害性天氣。為避免或減輕各類氣象災害對大蒜生長造成的不利影響。應根據金鄉縣的氣候特點與大蒜種植需求,不斷建立健全當地氣象監測預警與信息發布平臺,積極開展大蒜專題氣象服務,并且指導農戶加強大蒜田間的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金鄉縣大蒜的品質和產量,進一步推動金鄉縣大蒜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