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新時期,供電企業更加注重提升管理質量。針對10 kV配電網的管理,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線路管理,降低線損引發的電能消耗,以提升供電企業的效益水平。10 kV配電網加強線損管理需要分析線損發生的原因,以采取有針對性地治理措施,保證管理的方向性。針對線損,分析了存在的影響因素,然后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以提升線損的管理效果。
關鍵詞:10 kV配電網;線路降損;線路治理
中圖分類號:TM714.3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706(2020)04-0051-03
Abstract:In the new era,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improving management quality. For the management of 10 kV distribution network,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trengthen line management and reduce the power consumption caused by line loss,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level of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line loss management of 10 kV distribution network,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line loss and take targeted measures to ensure the direction of management. In view of line loss,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influencing factors,and then take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ect of line loss.
Keywords:10 kV distribution network;line loss reduction;line management
0 ?引 ?言
新時期,供電企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保證經濟效益,更加需要提升管理質量。在提倡節約電能,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今天,供電企業試圖提高經濟效益,采用科學合理的管理和技術措施降低線路供電時的損耗至關重要。科學地進行線損管理、采取科學措施降低線損率不僅可以提高電力部門和企業的經濟效益,還可以節約大量資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線損率是衡量電力企業經濟效益水平和經營狀態的重要經濟技術指標。10 kV配網作為供電企業管理的重點,線損的治理水平體現出線路的管理效果。
1 ?10 kV配電網線損的影響因素
1.1 ?10 kV配電網的規劃設計
部分10 kV配電網的規劃設計沒有全面考慮到布局,導致結構不合理。如果10 kV線路的覆蓋范圍過大,由于長距離供電,線路的損耗會增多;線路的選擇不合理,如果截面過小,配變容量會受到影響,存在“卡脖子”現象,另外還會存在迂回現象;線損還與負荷的不均勻分布有關;配變與負荷中心距離較遠也會導致線損大大增加;10 kV配電網的設計如果過多采用單輻射接線,與其他配電線路缺少聯絡,會導致配電供電半徑大、負載率低、負荷分散,引發線損增加。
1.2 ?電能計量裝置的影響
電能計量的準確性與計量裝置有關,但是由于多種原因,會存在誤差的影響。隨著計量裝置投運年限的增加,運行中的計量裝置難以保證準確計量,如發生故障引發漏計、錯計、不計等多種現象。裝置的老化會導致誤差的增加,會直接作用于線損。此外,一些老舊的電能計量裝置本身的損耗較大,如果沒有及時淘汰,也會導致線損增加。
1.3 ?無功補償的影響
在10 kV配電網中,如果存在無功流動,會引發有功損耗,運行電壓也會發生波動。電壓的波動會對固定線損與可變線損產生影響。新建10 kV線路在規劃和設計時如果沒有全面考慮無功就地補償,會引發無功不足,運行電壓發生改變,線損會增加。
1.4 ?電能的計量管理
電能的計量管理也會影響到線損,如計量管理存在漏洞,計量裝置投運驗收把關不嚴;計量裝置發生故障,運行異常,存在障礙,因此對于電能計量裝置要依據制度強化管理,以保證計量的準確,電能計量管理示意圖如圖1所示。此外,在線路運行中,還會受到竊電的影響。竊電非法侵占和使用電能,不僅導致線損率增加,供電企業的利益也會受到影響。由于技術的發展,當前竊電的行為也都借助高科技手段,竊電方式越來越隱蔽,會繞過計量表,手段也越來越高明。竊電還會引發10 kV配電網跳閘與停電事故,給10 kV配電網的安全穩定帶來很大隱患。
1.5 ?用電日常抄表的影響
用電日常抄表工作質量同樣會直接影響到線損率的統計效果。如抄表管理缺位,不注重對營銷輔助業務外委單位日常抄表工作的檢查。另外在一些偏遠地區,由于沒有實施智能電網改造,還存在人工抄表,日常抄表存在估抄、漏抄、錯抄問題,這些也會引發線損問題。用電日常抄表影響示意圖如圖2所示。
2 ?10 kV線路降低線損的技術措施
2.1 ?10 kV配電網要盡量平衡三相負荷
技術研究表明,許多地區的10 kV配電網由于技術原因還難以保證三相負荷的平衡,監測數據表明,許多地區10 kV線路相電流分配存在一定的誤差,最多可達25%以上,由于10 kV線路三相負荷存在不平衡,引發三相電流不平衡,在運行中存在大量的線路損耗,嚴重時線損率會超過10%。10 kV線路要解決三相電流不平衡,還要從源頭入手,保證10 kV配電網規劃設計的科學合理,消除傳統模式下依據行政區域實施定型設計的方式,全面分析10 kV配電網所在區域的特點,結合變配電臺區的負荷分布,采用三相就地平衡等相關技術措施,調整變配電臺區的相負荷變化,還可以在線路末端附加增壓器,借助多種技術措施實現10 kV線路的三相負荷平衡,控制三相電流不平衡導致的電能損失,保證變配電臺區的供電能力,實現降低電能損失的目的。
2.2 ?10 kV線路要實現經濟截面
由于10 kV線路的特點是電力負荷較為分散,并且存在多個種類,在對線路進行規劃設計與技術升級改造時,要結合《架空配電線路設計規范2007》的技術要求,控制10 kV架空線路的供電半徑,以保證線路運行于經濟運行范圍內。依據規范,10 kV的覆蓋范圍溫度的變化要小于15 K,以確保線路截面具有良好的經濟運行特性。10 kV線路要實施技術升級改造時,要分析10 kV配電網的電力負荷,結合分布情況與環境因素。設計方案要依據小容量、多布點、短半徑的方式,保證供電分支網絡有合理的負荷。另外設計要選擇節能型變壓器,保證與經濟導線截面的匹配。線路的設置要依據裁彎取直、控制迂回的原則加以改造,10 kV線路供電網絡的結構要力求簡化,以保證10 kV線路的供電質量水平,實現10 kV線路線損的降低。
2.3 ?保證10 kV配電網中的變壓器負荷率
10 kV配電網中,配電變壓器是實施電能輸送與分配的重要設備。10 kV配電網中存在較多的變壓器,并且整體容量較大,10 kV配電變壓器存在負荷率較低、峰谷負荷存在很大的距離,因此配電變壓器運行時的損耗會占線損的60%。因此,網絡的合理優化,可以使10 kV配電變壓器的負載率處于最佳狀態,變壓器運行中的電能損耗也會降低,實現節能降損的作用。變壓器容量要合理選擇,變壓器運行方案要優化,要實現經濟調度。比如可以采用反饋補償措施,保證變壓器的負荷率,這也是當前10 kV配電網節能降耗的主要措施。
2.4 ?節能型變壓器的應用
許多地區10 kV配電網已長久運行,供電企業要全面排查轄區內供配電線路的線損情況,結合分析統計數據,對已使用長久,線徑小、損耗高的線路應及時對電氣設備進行改造更新。借助改造使用經濟性高的大截面積導線,選擇節能型電氣設備,降低10 kV線路運行中的電阻與電流泄漏,實現節能降耗的作用。實踐表明,變壓器S11以上的具有較好的節能效果,其空載損耗與S9、S7等高耗能系列相比可以降低60%以上。所以10 kV線路的實施技術升級時,方案設計要結合配電網系統的摸排統計情況,逐步淘汰高耗能配電變壓器等,借助改造更換為節能型電氣設備,保證10 kV線路的電能轉換效率,實現節能降耗的作用。
2.5 ?無功補償的應用策略
10 kV線路變配電臺區應用電容自動集中補償具有優勢,還可以結合電力負荷分散的特點采用就地補償的方式,實現無功補償,以保證配電網功率因數,保證供電電能的高質量。無功補償位置的選擇要綜合考慮,無功補償方案要靈活、高效,以實現10 kV配電網可以獲得高效的無功動態補償,減少線路電能傳輸中存在的無功總量,線路功率因數與電壓水平的改善可以確保配電變壓器具有較高的電能轉換能力,實現降低電能損耗的作用。針對電力負荷發生波動的實際,借助無載調壓分頭等措施,10 kV線路的末端低壓側用戶可以獲得穩定的供電,在負荷峰段提高系統電壓以實現降低電阻損耗的作用;在谷期降低電壓來降低變壓器的空載損耗,實現調度補償,保證配電網的經濟調度運行水平。
3 ?10 kV線路降低線損的管理措施
3.1 ?建立健全指標管理體系
電企業要借助建立健全管理體系,使整個電網管理要實現統籌協調。線損管理要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責,以便于落實責任。建議供電企業建立線損管理責任制,由營銷部制定線損考核指標,內容要覆蓋綜合損失指標、電表校驗輪換率指標、線損管理指標、電壓合格率指標、補償電容器投運率指標、功率因數指標等。企業內部要層層簽訂考核責任書,將線損控制指標層層分解,實現分級考核體系,借助層層落實責任制,以明確相關的指標,明確管理任務與標準,使線損管理具有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3.2 ?線損的動態分析
線損要動態分析,綜合分析線損的整體狀況,結合10 kV線路發現問題,并采用降損措施,實現降損的目的。一般情況下,線損分析要將現實與歷史對比分析,分析電能平衡,對比分析實際線損與理論線損,以保證線損可以得到動態控制。
3.3 ?加強人員培訓工作
對線路的維護人員要加專業培訓,借助培訓提升人員的技術水平。培訓內容要結合線損管理的基本方法,以保證相關人員對線損有全面的認識,保證人員掌握線損管理方法。還可以采用相互交流學習的方式,以拓寬管理思路,強化人員對線損的認識,打造線損管理的新局面。
3.4 ?借助線損統計分析實施降損增效
針對線損控制要加大分析,準確分析各項數據,這是實現線損管理的基礎。針對線損要建立激勵機制,線損率的控制要與職工的業績掛鉤,定期分析線損,從而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有針對性的降損措施。比如每月要定期召開線損分析例會,分析線損指標完成情況,明確存在的問題,分析供電區域的線路質量,明確問題有利于整改落實。
3.5 ?借助信息化管理平臺
線損管理要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建議供電企業對線損進行信息化管理,發揮計算機技術對線損控制的推動作用。電力系統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對基礎數據的高效維護,以及對線損實現綜合管理。針對線損,可以建立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塊。配電信息管理要對配電相關數據加以分析處理,內容要覆蓋變電站、負控、臺區等多方面的數據信息。線損要實現綜合治理,要借助信息技術對線損加以統計分析,為線損管理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數據。此外,針對抄表存在的問題,要借助智能化電網改造消除人工抄表存在的局限性,不僅可以有效控制線損,還可以提升配網的管理水平。
4 ?結 ?論
供電企業的電能運營管理的核心是要控制10 kV線路的線損。為了保證線損的控制效果,需要分析線損的發生原因,明確管理要點。提升10 kV線路的降損效果,對于提高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會起到推動作用,還可以保證能源的綜合利用率。
參考文獻:
[1] 李剛,羅剛,劉長江.談10 kV配電網的線損管理及降損措策略 [J].南方農機,2018,49(14):144.
[2] 楊凡,王軍.10 kV配電網的線損管理及降損措施分析 [J].山東工業技術,2018(24):184.
[3] 滕燁.研究10 kV配電網的線損管理及降損措施 [J].低碳世界,2017(30):119-120.
[4] 王鵬,陳瓊.10 kV及以下配電網線損精細化管理及降損措施研究 [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1):183.
作者簡介:詹偉(1986.12-),男,漢族,廣東化州人,工程師,畢業于廣東工業大學,本科,研究方向:配網線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