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旭嬌 主任醫師
除了賭王親自認可的“長壽秘訣”,還有什么決定著我們的壽命?
有一項叫“丹麥雙胞胎”的研究表明,普通人在生物學允許的限度內的壽命,大約有10%是由基因決定的,另外90%則取決于我們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研究表明,保持定期運動習慣的人,壽命要高于當地平均壽命。經常運動的人與久坐的人相比,死亡率風險要低30%~60%。即使是輕微活動,死亡風險也比久坐者低。84歲的鐘南山院士也在公開的新聞媒體上坦言了自己的健康秘訣,第一項就是“鍛煉身體”。
老壽星的最佳飲食有多種版本,我們到底要相信誰?不過幾乎每種飲食方式都建議多吃蔬菜。此外,不要吸煙或喝過量的酒。平衡膳食就是八個字:清淡飲食、葷素搭配。
神經科學家塔利·沙羅特表示,進化論之所以選擇樂觀主義,恰恰是因為總的來說,積極的期望提高了生存的概率。一些研究也表明,樂觀是長壽的良好預測指標,樂觀主義者比悲觀主義者更能抵抗壓力,壽命更長,更健康。
有研究發現,孤獨的人更有可能患高血壓、炎性標記升高和血液凝結增加。在暴露于感冒病毒的人群中,與社交聯系較少的人相比,與社交聯系更多的人實際患病的可能性較小。關愛家人,關愛他人,對關系感到滿意的人的壽命可能比對社會關系不滿意或喪失的人的壽命更長。
很多人在疾病發展過程中健康受損,睡眠質量差、失眠等是其中癥狀之一。大多數人每晚睡7~9個小時后會感覺睡眠質量較高。比較長壽的人通常睡眠質量保持較高狀態,這是身體健康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