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剛

抓住“因地制宜”法寶
武漢市黃陂區李家集街道朱鋪村,以村辦黨史教育館為主要學習陣地,以黨建為鄉村振興核心驅動力,以打造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村級產業群為中心,堅持綠色發展方針,充分整合城鄉優勢資源,加強新型農民職業化培訓,積極引進回鄉能人創業,筑巢引鳳吸引農業品牌入駐,黨群合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形成了類型多樣、模式互補、和諧發展的產業集群格局。朱鋪村也因產業發展舊貌換新顏,群眾生活品質得到了較大提高。
做好規劃為產業發展謀篇布局
新時代的農村有自身的特點,不是所有的產業都適合在農村發展。因此,要發展村級產業,務必先因地制宜做好規劃,充分論證產業存在的邏輯性及合理性,降低投資風險。朱鋪村“兩委”自2016年起,對大量比較成功的農村產業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總結項目成功的因素及存在的問題,預測項目發展的趨勢,并在一年后再度分析該項目是否按預測方向發展以及對應的原因,總結了很多新興產業與農村現實契合的經驗教訓。經過近兩年的努力,朱鋪村結合實際制定了3大板塊19個子項目的產業整體布局,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朱鋪村五年發展規劃,按階段分步實施,群眾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動力和信心。
加強職業農民培訓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持
專業人才缺乏一直是農村產業發展的痛點,傳統農民已經不能滿足目前農村產業發展的需求,而且產業的多元化也對從業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對本村村民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成為解決痛點的有效途徑。朱鋪村將村內有勞動能力的村民進行了分類,結合產業需要分為傳統種養殖類、小手工制作類、經營管理類、服務類4個大類16個主要工種,聘請各類專家來村授課或者組織線上學習,學滿合格的村民可實現就近包就業,留住了人才也為朱鋪村產業發展提供了保障。
多業態融合打造農村產業健康生態鏈
朱鋪村以“綠色、品質、健康、可持續”作為產業發展的核心理念,充分激活土地資源,分類建設了特色家庭農場、扶貧農場、親子農場、都市菜園等多種業態的小農場群;成立了村辦合作社為農場提供完善初加工、物流服務;引進農業品牌對農產品進行深度打造,同時開通電子商務平臺拓展銷路,讓村民能普遍參與增加家庭收入。
集體產業興旺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必由之路與長期保障
朱鋪村始終重視村辦集體經濟的發展,以村集體百分百股權先后成立了一家村辦合作社和一家實業公司。只有集體產業發展起來了,村民才能更好、更持久地共享村集體發展成果,村集體的壯大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必由之路,經過近3年的發展,朱鋪村集體產業實現了可觀收益, 為村民收入的增加、人居環境的美化、留守老人兒童的村集體照料、扶貧成果的鞏固等一系列民生事項提供了長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