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a

《Along the way》

1.《Wheretheend stans》

2.余德耀美術館門口雕塑展品。

3.《Untitled(kimpsons)》
KAWS,原名Brian Donnelly,僅僅出于對這幾個字母觀感的喜好,便用這個沒有含義的字母組合作為自己的名字,這或許便來自于街頭涂鴉藝術家特有的敏銳觸覺吧。KAWS最初的作品便是對地鐵站或電話亭旁邊的廣告進行“再創作”,添加上日后成為他標志性圖像的××眼、渾圓骷髏頭,Calvin Klein、Dkny等大品牌的廣告海報經他“改造”后,反而更吸人眼球。由此,他的作品進入了商業品牌宣傳的視野,隨后更是從平面轉向立體,與日本潮流文化品牌Bounty Hunters一拍即合,創造出Companion玩偶。如今,這個有著米老鼠身體、骷髏頭和××眼的玩偶早已走遍世界各地,以巨人化的體量“降臨”在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間,它時而慵懶地坐在臺北中正紀念堂廣場上;時而愜意地躺在富士山下;還會經常低頭作害羞狀地坐在各大美術館前。Companion似乎成為了KAWS的“替身”,他們有著相似的性格和夢想,他們如此孤獨地游離于那些地方之外,卻又溫柔地默默陪伴。
佳士得專家Noah Davis曾這樣評價道。“任何卡通形象都難以避免被消費以及被轉換為KAWS”,由此可見KAWS對于這些大眾文化形象的轉換和滲透已如既定事實一般被大家接受,他也借此進一步模糊了所謂高雅藝術和大眾文化之間的界限。而他與Dior的合作,則是再一次將街頭文化與高級定制時裝品牌相對接,將藝術、時尚、潮流融合在一起。面對紛繁蕪雜的各種語境,以自己一貫的質疑態度進行創作應對,這或許便是KAWS的作品帶給我們的力量。正如墨爾本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在舉辦KAWS大型個展時所宣稱的,“他提醒我們。我們需要彼此并且應該盡可能富有同情心地生活,以抗擊我們所面臨的這個‘孤獨時代,以及恐懼和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