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山,劉亞朋,李 鵬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蒙古正元有限責任公司,山東濟南 250101)
銣是一種稀有金屬,是制造自動控制、光譜測定、雷達、激光器等設備的重要原料. 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銣在航天航空、能源和國防工業等領域的應用需求不斷增加,銣的氰化物和硼化物可做高能燃料,空間技術離子推進器和熱離子能轉換器也需要大量的銣。因此,尋找銣礦資源并開發利用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到目前為止,銣僅作為其他礦產綜合回收的伴生元素,極少有單獨銣礦的報道。通過對該區進行的地質工作,發現區內黑云二長花崗巖普遍銣礦化,且呈現全巖礦化的特征,圈定出1個厚大的銣金屬礦體,且深部未封閉,這一特征的發現,顛覆了以往“鎢鉬礦為主,伴生銣”的傳統找礦觀念,形成新的“以銣礦為主礦,局部鎢鉬富集”的找礦思路,經過進一步的工作和研究,該區有望發現超大型銣礦。
該區位于蒙古阿爾泰褶皺區的德隆-薩格賽構造的科布多斷裂處,區內構造活動頻繁,巖漿活動劇烈,為本區銣礦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成礦地質條件。區內出露地層簡單,主要為古生界中—上奧陶統巴哈留克組、下石炭統阿富達林組和第四系。礦區構造為斷裂構造。主要為北北東向斷裂,規模長數十m至幾百m,寬1m左右,常被閃長巖脈、云英巖脈充填。區內大面積出露巖漿巖,是老阿爾卑斯(燕山)中晚期多期次巖漿活動的產物,與銣礦有關的為晚三疊—早侏羅世布拉特雜巖體(T3-J1K),巖性主要為黑云二長花崗巖。區內脈巖比較發育,主要有閃長巖脈、云英巖脈、輝長巖脈等,云英巖脈多呈北東向展布,規模一般不大,延伸40~500m,寬1~5m。區內蝕變明顯,與成礦關系比較密切的蝕變為云英巖化、鉀長石化、硅化,次有綠泥石化、鈉長石化等。云英巖化形成的白云母含Rb2O[1]。隨云英巖化的增強,白云母的含量增髙,其中Rb2O的含量也越高。所以云英巖化的強弱是Rb2O富集的一個重要因素。
區內蝕變巖體是一個以含Rb為主,伴有Mo、w等金屬的蝕變巖體。主要由黑云二長花崗巖組成,見少量云英巖脈。黑云二長花崗巖和云英巖脈之間界線明顯。區內巖體地表出露,地下為一個整體。巖體總體走向不明顯,云英巖脈走向北東,傾向北西,傾角40°-60°。已控制的礦化蝕變巖體長約700米,最大寬度460m,最大延伸515.40m,深部未封閉。

圖1 礦區地質略圖

圖2 礦體鉆孔控制平面圖及三維簡圖

圖3 3線礦體剖面圖
銣礦呈現全巖礦化賦存于黑云二長花崗巖中,黑云二長花崗巖即為礦體,通過鉆孔控制圈定了1個礦體,編為1號礦體,礦體規模較大,地表出露,由10個鉆孔控制,鉆孔控制礦體形狀為多棱柱形,垂直控制深度212-515.4m,平均深度327m。賦存標高為1830~2458m,礦體形態完整。單工程Rb2O平均品位0.038%-0.051%,礦體Rb2O平均品位為0.043%,有用組份分布均勻。該礦體估算礦石量16670萬噸,Rb2O資源量7萬噸。
礦石的礦物成分比較簡單,礦石礦物:黃銅礦、黃鐵礦、鈦鐵礦、磁黃鐵礦等。脈石礦物:鉀長石、斜長石、石英、黑云母、絹(白)云母(含氧化銣)、次生礦物、不透明礦物、后期礦物。
礦石礦物特征如下:
黃銅礦:淡硫黃色,它形粒狀,弱非均質,大小<0.25㎜,部分黃銅礦邊緣被銅藍交代,零星分布。黃鐵礦:淺黃白色,半自形-它形粒狀,均質,粒度大小<0.0375㎜,局部零星分布。鈦鐵礦:淺棕色,不規則條狀,非均質,多被交代呈殘余狀,大小<0.1㎜,零星分布。磁黃鐵礦:淺玫瑰色,半自形板狀,非均質,大小<0.5㎜,零星分布。
脈石礦物特征如下:
鉀長石:呈半自形板狀-它形粒狀分布,可見類型主要為正長石,均已較強高嶺土化、弱絹(白)云母化,粒度0.05~1.3㎜。斜長石:呈半自形板狀-它形粒狀分布,其類型主要為鈉長石、鈉-更長石,均已不同程度鈉長石化、絹(白)云母化,粒度0.1~0.8㎜。石英:呈它形粒狀分布于長石礦物顆粒間,少部分具重結晶,粒度0.05~1.8㎜。黑云母:呈鱗片狀-葉片狀分布,均已不同程度白云母化、碳酸鹽化、鐵質化,片徑0.1~0.5㎜。絹(白)云母:呈鱗片狀-葉片狀或集合體狀主要交代斜長石分布,片徑0.02~0.5㎜,氧化銣主要賦存其中。不透明礦物:主要由鐵質組成,呈星散狀分布。后期礦物:主要由石英組成,呈脈狀分布。黃鐵礦、石英均不含銣,主要含銣礦物為云母類,次為長石類礦物[2、4]。
礦石結構:礦石結構為半自形-它形粒狀結構、不規則粒狀結構。礦石構造:礦石構造為星點狀浸染構造、塊狀構造。礦石自然類型為原生礦,工業類型為鉀長石一白云母-石英型。礦體圍巖為黑云二長花崗巖、云英巖化花崗巖等。礦體中無夾石。
由于該區花崗巖具有全巖礦化的特點,因此,地表出露的黑云二長花崗巖為尋找銣礦體的直接標志。與銣等稀有金屬成礦關系密切的蝕變種類有鉀長石化、鈉長石化、高嶺土化、云英巖化及硅化等[3、4]。該區出露的包含以上特征的黑云二長花崗巖面積約3.2km2,初步推斷含礦巖體遠景厚度1000米,結合已有工程揭露的全巖礦化的特點,按照以上巖體均勻含礦,品位均勻,預測Rb2O遠景資源量300萬噸以上。同時,該區黑云二長花崗巖具有“深部礦化富,品位高”的成礦前景。
本區礦石中Rb2O含量0.043%,含銣礦物為云母類、長石類礦物,其中云母中銣分布率>90%。礦石中長石含量少,且含銣量低,長石中銣分布率<10%。礦石中云母類以白云母占絕大多數,呈鱗片狀-葉片狀或集合體狀主要交代斜長石分布,片徑0.02~0.5㎜,主要與石英相嵌,結晶完好,易于解離。云母集合體中常有黃鐵礦 、 以及細粒石英等包裹體,但云母片狀晶完好,其中的包體在磨礦過程中易于解離,綜合利用具備可行性。
(1)通過本次地質勘查工作,發現區內黑云二長花崗巖普遍銣礦化,且呈現全巖礦化的特征,圈定出1個厚大的銣金屬礦體,且深部未封閉,該礦體初步估算Rb2O資源量7萬噸。預測Rb2O遠景資源量>300萬噸。
(2)通過本次研究,顛覆了以往“鎢鉬礦為主,伴生銣”的傳統找礦觀念,形成新的“以銣礦為主礦,局部鎢鉬富集”的找礦思路。
(3)研究發現,主要含銣礦物為白云母 、鉀長石。通過回收云母類礦物,可使銣得到有效利用。一旦銣礦需求熱度提升,該礦區將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
(4)不必諱言,該礦美中不足是Rb2O品位偏低。但是,礦床的規模、潛在經濟價值和,以及該區誘人的找礦前景,均能彌補這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