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業閃
(華東冶金地質勘查局八一五地質隊,安徽 合肥 238000)
經過燕山期火山活動,廬樅火山巖盆地形成了一套多旋回噴發的橄欖安粗巖系列巖石,總厚近3000m,不整合覆蓋于中生代地層之上?;鹕綆r地層由老至新呈環狀向盆地中心傾斜,依次可以劃分為四個噴溢堆積旋回:侏羅系上統龍門院旋回、磚橋旋回;白堊系下統雙廟旋回、浮山旋回。其巖性特征分別為:龍門院組為粗安巖、角礫凝灰巖、晶屑凝灰巖、角閃粗安巖等;磚橋組為粗安巖、杏仁狀粗安巖、云輝粗安巖夾凝灰巖、晶屑凝灰巖;雙廟組為粗面玄武質角礫熔巖、粗安巖、玄武粗安巖夾凝灰質粉砂巖、復屑凝灰巖等;浮山組為含礫晶屑凝灰巖、集塊角礫巖、粗面玄武巖、玄武粗安巖。盆地的直接基底為侏羅系中、下統陸相碎屑巖和三疊系上統海相、海陸交互相的碎屑巖、碳酸鹽巖及膏(鹽)巖層所組成。
1.2.1 構造條件
區域內北東向基底斷裂構造是控制巖漿和火山巖活動的主要構造;在火山活動中形成的火山機構及北西向、北東向次級斷裂是良好的容礦構造。
1.2.2 巖漿條件
區域內的淺成侵入體和龍門院璇回的次火山巖(安山玢巖),巖石化學成分偏基性,且Cu、Pb、Zn遠景含量較高,與區內早期鐵礦床及多金屬礦床的形成密切相關。
1.2.3 圍巖條件
區內基底砂頁巖地層是主要的煤系地層,龍門院和磚橋旋回的火山巖富含鐵質,在后期火山巖氣液作用下,銅、金、硫富集成綜合性礦床。
1.2.4 蝕變條件
蝕變與礦化關系較為密切,面狀蝕變帶常常是成礦有利區域,高嶺石、石英、黃鐵礦組合蝕變帶控制著銅鐵硫綜合性礦產的成礦的地帶。
1.2.5 礦產分布特征
區域內礦產有鐵、銅、鉛、鋅、金、銀、硫、明礬石及放射性礦產十余種,找到各類礦產60多處。本區為銅金礦富集區,上述區域礦產成礦條件與礦區地質礦產條件,都說明本區具有找礦條件,且目前已知礦產分布普遍,局部集中富集。已知有礦產地:井邊銅礦、虎棧銅礦、石門庵銅礦、三節嶺銅礦、雙河銅礦(包括銅礦嶺銅礦、蘆柴嶺銅礦、青銅灣銅礦、南皂沖銅礦)及東山里銅礦、王家金銅礦等等大小銅金礦及礦點。
銅金礦體受構造裂隙帶控制,由于構造裂隙相互平行發育,因而礦體也成群成帶富集,同時礦化圍巖為硅化、黃鐵絹英巖化和褪色蝕變為主,礦化為巖漿后期熱液充填浸染狀礦體。
區域地層及巖性主要有白堊系及侏羅系地層,銅礦化體及火成巖。幾種巖性相比較,一般情況,白堊系及侏羅系地層為沉積地層,較其他地層具有埋深相對較淺,含水率相對較高,一般表現為相對低視電阻率低視極化率,礦化體根據礦化程度不同一般表現為相對低-中等視電阻率高視極化率,火成巖則一般為表現為相對高視電阻率中等視極化率。根據此地區可能存在的地層組合情況,在此地區在有礦化或者多金屬礦的測點,其視電阻率曲線一般表現為H、KH或者A型,視極化率曲線一般表現為K型曲線。
Au的化學元素異常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中部有:虎棧大院子異常,該異常呈不規則的橢圓形、長軸近乎平行東西向次級斷裂,半徑長軸468m,短軸243m;吳家瓦屋—石門庵異常,該異常呈不規則的橢圓形、長軸近乎平行北西向與東西向連結的次級斷裂,半徑長軸2600m,短軸660m。
Cu、Pb、Zn的化學元素異常在盆地內分布范圍較廣,主要有兩個集中分布區,一簇在灣里~石門庵一帶呈串珠狀分布,多呈不規則的橢圓形、長軸近乎平行東西向次級斷裂;另一簇在岱嶺灣~虎棧~井邊~滴水崖,多異常呈不規則的橢圓形、長軸近乎平行北東向與東西向的次級斷裂,呈串珠狀分布,形成多個異常中心,其中臺子~香爐尖近北東向異常。
(1)礦床(點)集中分布的地方說明成礦條件有利,特別是已知有工業意義礦床或礦點的密集分布,是圈定遠景區的重要依據。
(2)同一遠景區地質構造環境一致。遠景區內已知礦種與推測礦種相同或者相關。遠景區圈定力求準確,范圍宜小不宜大以能指導找礦為目的。
(3)同一遠景區屬于同一地球化學分區,即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學環境,各異常元素組合及主要成礦元素相同或者類似(共生或者伴生),礦床共生和礦化分帶特征較為明顯。
在一定范圍內進行礦產預測工作時,一般選取成礦地質背景高、控礦條件好,且已知礦床、礦(化)點分布較多的礦種進行預測。除此之外,還要求區內或者臨區有典型礦床或者具有代表性的礦點或者礦床分布,這些礦點的普查工作程度較高,地質特征及成礦規律等資料較為豐富。另外物化探異常及地表礦化蝕變及槽探工程控制的淺部礦化體相互佐證。

表1 礦產資源特征預測
礦產資源遠景預測兼顧遠景區圈定及礦產預測,為二者的有機結合。既突出地質構造背景及地球化學為重點的遠景區圈定又突出控礦條件、礦點分布時空規律及地表礦化蝕變淺部槽探工程揭露、深部地球物理異常互相佐證為重點的礦產預測。礦產資源遠景預測起到很好的區內調查評價作用。
(1)本著礦產資源遠景預測原則對調查評價區內典型的15個礦(化)點進行綜合整理分類歸納總結以及典型礦點的深入剖析,確定選取脈狀銅礦、脈狀銅金礦、隱伏銅鉛鋅礦(化)體、隱伏銅礦(化)體四種類型進行成礦預測。
(2)預測類型按礦產埋藏深淺分為淺部類(脈狀銅礦、脈狀銅金礦),深部類(隱伏銅鉛鋅礦(化)體、隱伏銅礦(化)體)。
4.1.1 地質礦產類
地層、構造、巖漿巖、礦體特征、圍巖蝕變、礦石特征及礦點時空分布規律。
4.1.2 地球物理類
地磁、激電測深。
4.1.3 地球化學類
Au、Cu、Pb、Zn化探異常。
(1)區域地質礦產物化探資料整理、綜合圖件編制。
(2)1:2.5萬地質修測、1:1萬地質修測。
(3)15個礦點調查總結。
(4)五條地物化綜合剖面測制。
(5)槽探工程地表礦化蝕變揭露。
類比附近典型礦點(床)的要素特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影響,突出重要因素。
礦產資源遠景預測區及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