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瀛
(中鐵資源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039)
某中資企業在剛果(金)上加丹加省投資建設一座大型銅鈷礦,其尾礦壓濾車間的鋼結構廠房在使用五年之后,廠房第三層的天車在運行過程中脫軌掉道,進一步檢查發現鋼結構的部分獨立柱基礎發生較大不均勻沉降,局部沉降達19.6cm,該廠房已不能繼續安全使用,必須對沉降進行治理。筆者作為該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對基礎沉降的成因進行了分析,組織鉆探取樣對沉降區域的工程地質條件進行了分析,繼而根據工勘的結果提出了治理措施方案,并組織進行了實施,最終取得了較好的治理成果。
項目位于剛果(金)上加丹加省(Katanga)南部綠紗鎮(Luishia),與贊比亞銅帶省接壤,地理坐標:東經 27°,南緯 11°,為一座年產陰極銅3.5萬噸,鈷金屬1500噸的大型銅鈷礦。該項目2013年分步建成投產,其中,壓濾車間主廠房為一長72米,寬21米三層鋼結構廠房,2013年中期投入使用。2019年8月2日,廠房第三層的天車在行進過程中脫軌掉道,險些釀成安全事故。8月5日,維修人員對天車進行了修復之后,試運行過程中發現天車南側的兩個滾輪與軌道之間出現局部懸空,也即“三條腿”現象,懷疑天車梁不平。繼而檢查發現天車梁下的立柱牛腿支撐不水平,從而發現鋼結構廠房的立柱局部下沉。該廠房南北兩側各由13根立柱支撐,形成12垮,每垮長6米,廠房長度72米(如圖1所示)。經測量人員檢查,發現廠房南側13根立柱中的第8、第9、第10、第11根立柱發生較大不均勻沉降,分別下沉9.7cm 、19.8cm、16.3cm、14.2cm,而其他立柱高程誤差均在1cm范圍內。

圖1 壓濾車間基礎平面圖
廠房南側,發生沉降范圍內分布有兩個攪拌罐、一個泵池和8臺水泵。廠房內八臺壓濾機壓濾作業后的酸性溶液,經回水管和水溝匯入泵池,經八臺水泵排回主廠區。也就是說,沉降范圍常年濕式作業。進一步查閱該部分工程的設計資料,該廠房地面、水溝、泵池間地面、泵池和水泵基礎均應進行耐酸防腐防滲處理。而經過現場檢查,發現該部分工程的防腐結構已經破壞,且部分工程(比如廠房地面)未按設計防腐施工,從而判斷該區域的防腐和防滲未能達到設計要求。酸性液體下滲進入地基土層,地基土承載力下降,從而造成廠房獨立柱基礎沉降。

圖2 治理方案示意圖
為了確定合理的沉降治理方案,2019年11月初,項目業主委托工勘單位在沉降區域施工了四個工程勘察孔,孔深10米。在勘察孔內進行了標準貫入實驗和重型動力觸探實驗,采集原狀土樣20件,并進行土工試驗。11月下旬,工勘單位提交了《某項目壓濾車間地基沉降檢測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結論認為,原柱基礎的持力層為粉質粘土,孔隙率大,滲透系數大,具有濕陷性。受酸泵池漏液影響,沉降區域內本土層的含水率極大,土層處于軟塑狀態。勘察報告顯示,淺層濕陷性土厚度3.4m-5.8m,其下伏為粉砂質泥巖工程地質條件非常好。
根據工勘結果,采用樁基礎,穿過軟弱粘土層,以粉砂質泥巖作為樁端持力層,可以取得較高承載力。為此,確定治理方案:沿廠房立柱布置的軸線方向,在每根柱基礎的兩側分別施工人工挖孔樁,挖孔樁直徑0.8米,孔深(樁長)約6~8米,以進入粉砂質泥巖1米為準,孔內灌注C20砼,樁頂面預埋一塊鋼板,以便焊接立柱支撐。在灌注樁上部,用工字鋼作為立柱與第一層平臺鋼梁連接,如圖2所示。方案設計意圖是,用獨立柱基礎兩側的人工挖孔樁基礎替代原基礎,從而保證建(構)筑物不再發生下沉。
2020年3月~4月,業主按照前述方案對鋼結構廠房的沉降進行了治理。因為柱基礎與柱基礎之間存在連續梁,為了不破壞該連續梁的整體結構,施工時將布置在柱基礎兩次的一個挖孔樁,調整為兩個挖孔樁,布置在連續梁的兩側,再將兩個挖孔樁用一個梁連成一個整體。如圖3所示:
在四根發生沉降的獨立柱基礎兩側,分別施工兩個人工挖孔樁,為了保證挖孔過程中的安全,采用鋼護筒進行護壁,挖孔樁進入粉砂質泥巖1米后終孔。孔內設鋼筋籠,灌注C30砼,形成鋼筋砼樁,如圖4;16根挖孔樁兩兩相連,形成分布在四根柱基礎兩側的八根鋼筋砼梁,如圖5;梁的頂部與上部鋼結構相對應位置預埋一塊30×30cm厚度20mm鋼板。待鋼筋混凝土梁養護10日以上,達到一定強度之后,將已發生沉降的鋼立柱切斷,用千斤頂將鋼立柱抬升復位, 如圖6;在挖孔樁暗梁與鋼結構廠房第一層平臺梁之間,用工字鋼立柱做支撐,形成新的支撐結構,如圖7;然后用鋼板補償焊接恢復被切斷的鋼立柱,如圖8,鋼結構廠房獨立柱基礎沉降得到完好的治理修復。

圖3 挖孔樁與柱基礎平面關系圖
(1)本項目初步設計階段,沒有依據詳細的工勘資料,從而造成獨立柱基礎的地基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如果當初該項目進行了詳細的工勘,獨立柱有可能采用樁基礎,或者獨立柱下的地基土進行全面換填,可以避免因地基土的濕陷性沉降,從而造成獨立柱基礎下沉。
(2)建設期的施工管理問題。造成本項目地基土濕陷的原因之一,是廠房地面、水溝、泵池間地面、泵池、水泵基礎未嚴格按照設計進行防腐和防滲處理,從而造成酸性液體下滲,改變了地基土的工程特性。究其原因在于,項目建設期業主沒有委托施工監理,且項目業主將土建工程和防腐工程分別向兩個單位發包,從而造成兩個施工工序沒有很好的銜接,造成工程質量缺陷。如果項目業主將土建工程和防腐工程發包給一家施工單位總包,即使總包單位將防腐工程分包,也可以避免工序銜接問題。
(3)由于本項目持力層埋深僅5~6米,因此,本項目的樁基礎受力形式為端承樁。假如,持力層埋深較大或者在一定深度范圍內沒有理想的持力層,通過設計合理的樁長,采用摩擦樁提供受力支撐,采用本工程方案,也可以實現沉降治理的目的和效果。

圖4 已澆筑完成的人工挖孔樁

圖5 挖孔樁連接成暗梁

圖6 切割鋼梁頂升復位

圖7 梁與第一層平臺間支撐立柱

圖8 鋼立柱復位后補焊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