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明,錢 程
(云南省有色地質局三0八隊,云南 昆明 650217)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促使人們對資源需求大幅度增加,最終造成自然資源極度短缺。同時,人們過度開采和濫用自然資源,則會給自然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礦山資源在開發的整個過程中,會對水文、工程和地質環境等昌盛不同程度的影響。故而,礦山資源在開發過程中一旦發生水工環問題,則需從技術和管理兩方面對水工環問題進行解決和優化,從而保證礦山資源開發順利開展。
現階段,我國礦山資源在開采過程中,常常會排放大量的固體廢料和廢水,從而對自然環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由于人們長期過度和無規劃的進行礦山資源開采,致使我國礦山資源面臨嚴峻的短缺問題,最終給周圍環境造成無可挽回的污染。水質污染和眾多安全隱患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飲水安全產生影響,嚴重時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構成危害,由此可見,有效解決礦山資源開采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伴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科學技術水平逐步提升,促使人們對礦產資源越來越依賴,無論是工業生產資料,還是工業原料,礦產資源都是其正常運作和發展的基本前提。根據我國礦山企業相關調查研究分析得出,大部分礦山企業每年所產生的廢石遠遠超過600萬噸,從而對土地和良田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礦山資源開采水工環問題中需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近些年來,我國礦山資源在開發過程中,主要從利用和開發角度出發進行綜合性考慮,并在礦山資源正式開發之前,要對其開發地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以及環境地質等進行綜合考慮,合理融入水工環,從而為礦山資源開發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但是我國礦山資源開采中的水工環融入度相對比較低,難以滲透到不同地區的礦山資源開發之中。在礦山資源開發的整個過程中,需要不斷提升資源的利用率。由于我國貧礦數量要比富礦數量多,致使礦山資源開發不僅效率低,而且質量無法得到保證,最終導致礦業發展始終停滯不前,并對采礦技術和管理水平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標準。其次,由于水工環地質研究范圍逐漸擴大,致使研究工作逐步向著復雜化、多樣化方向發展。我國大部分礦山資源在開發過程中存在現場勘察技術匱乏,部分基礎設施成就落后,致使開發效率大大降低,并給自然環境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最終導致礦山資源開發效果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近些年來,由于人們對礦山資源過度開采,致使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而人們也對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關注,尤其是水工環問題。現階段,我國礦山資源開發中的水工環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人們對水工環問題意識不到位,相關規章制度不夠規范,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比較低;現場勘查技術尚未達到成熟階段。

表1 礦山資源開發主要水工環問題
水工環其實是一個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內容,如果人們對水工環只是了解簡單地表層概念,對其內涵并未進行深入了解,則無法有效解決礦山資源開發過程中存在的水工環問題。根據我國現階段礦山資源開發的情況來看,大部分水工環相關工作人員對水工環問題意識不到位,并且無法及時掌握社會的發展動向。同時,在礦山資源開采過程中由于工作模式相對比較落后,而大部分企業一味追求自身經濟利益,嚴重忽略環境治理問題,進而給自然環境帶來嚴重破壞。
礦山資源開采是一項規模巨大,耗時耗力的工作項目,因此,相關政府部門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規章管理制度,從而保證礦山資源開發贏取最大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能將環境破壞程度降到最低。現階段,雖然我國政府部門對相關制度進行完善和改進,但是有關水工環方面的規章制度卻比較缺乏,尤其是對資源數量以及質量方面并未作出明確規定。因此大部分企業投資方為了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利用法律漏洞,將礦山資源勘察和開采過程中所投入的資金降到最低,嚴重阻礙后期礦山資源開發和利用。
在傳統經濟模式的背景影響下,礦山資源在開發過程中所運用的技術遠遠不如高精尖的科學技術手段,并且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相對比較低等問題。在礦山資源開發過程中,無論什么工作都需要采用人工方式進行操作,因陳舊落后的工作觀念影響,致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并且工作成效并未達到預期效果。但是工作人員對于自身存在的問題并未有所意識,而部分投資者為了降低經濟成本,并未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的定期培訓,長此以往,導致水工環后續一系列相關工作無法順利開展。
為了保證礦山資源開發工作順利開展,需要對勘察工作加強重視和關注。近年來,雖然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進步,并且取得卓越成就,但是礦山資源水工環中的勘查技術卻比整體技術水平要低。無論是室內操作,還是野外勘查,二者都缺乏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和一流的機械設備作為支撐。這樣不僅導致現場勘察效率大大降低,還造成勘察結果質量存在一定的偏差,但這個問題并未得到工作人員以及社會企業的關注和重視。
礦山資源開發是一項艱巨且龐大的項目工程,一旦某個環節發生失誤,則會對整個礦山資源開發成果產生不利影響。根據我國現階段礦山資源開發中存在的水工問題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解決措施。
在礦山資源開發中合理運用科學的指導思想,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從而保證人與社會、自然二者之間和諧發展,進而為自然能源可持續供給奠定良好基礎。雖然大部分礦山資源開發工作能夠為企業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但是企業若以牟取暴利為發展目標,則會嚴重影響企業發展,甚至會造成企業破產。為了保證企業自身經濟效益最大化,需要對指導思想進行明確,并將其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之中,從而滿足于可持續發展的實際需求。
礦山資源在開發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尤其是水工環問題方面的專業工作人員。因水工環工作人員對專業性要求比較高。如果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不合格,則會對水工環研究質量產生不利影響。故而,企業要對工作人員的自身能力進行全面了解,從而進行明確分工。在員工分工完成之后,需要有針對性的對員工進行專業培訓,促使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得到提升,從而保證員工能夠熟練掌握設備操作的技巧。
雖然礦山資源開發能夠產生較樂觀的經濟效益,但是在這種經濟效益的不斷影響下,部分投資者會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投機取巧。同時,企業利用法律漏洞,對自身的經濟成本進行降低。對此,相關政府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以此對礦山資源開發進行實時監督,從而保證企業的開采過程有法可依,與所有法律制度相一致。
綜上所述,我國礦山資源開發水工環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對水工環缺少系統且全面的認知,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比較低,以及現場勘查技術不夠成熟等問題,因此,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管理措施和規章制度進行完善,合理分配工作人員,促使礦山資源開采效率大大提升,進而為礦山資源開發工作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