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慶
摘 ? ?要:裝配式建筑改變了傳統現澆建筑的建造方式,使得施工過程的各個環節發生了重大變革。尤其在安全生產方面,隨著本地區裝配式建筑項目數量的不斷增多,在施工現場的吊裝作業、防護工作等方面,顯示出了不容忽視的作業風險。裝配式建筑涉及大型構件的使用,且施工節奏較快,若有事故發生,將帶來嚴重的后果。因此,裝配式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意義重大。為了指導裝配式建筑施工,保障安全生產,推進裝配式建筑穩步發展,應該在充分調研國內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情況及總結以往裝配式工程施工經驗的基礎上,編制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規程,促使本地區裝配式建筑技術標準體系的盡快完善。
關鍵詞:危險源管理;裝配式建筑;安全管理模型
1 ?引言
隨著建筑工業化的興起,相較于傳統建筑施工方式下產生的施工噪聲污染大、建筑垃圾多、建筑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裝配式建筑因其不受氣候條件限制、生產效率高、資源節約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特點而得到推廣應用。根據《2019~2025年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內容顯示:2011年,我國裝配式建筑建筑面積為0.012億平方米,建筑規模為28.8億元;2019年,裝配式建筑建筑面積為2.21億平方米,建筑規模為5127億元。預計到2024年,裝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積和規模都將在2019年的基礎上擴大一倍,預制裝配式建筑將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2 ?我國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現狀
裝配式建筑于二十世紀初出現,到二十世紀中葉流行發展。雖然我國裝配式建筑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較快,這是由于我國的人口基數較大以及經濟快速發展所導致的。裝配式建筑的優點在于組裝快速,節省時間,因此有很多工薪階層乃至成功人士都會為了節省自己的寶貴時間而在裝修住房中選擇裝配建筑。此外,許多建筑物的前期建筑成本相對較大,而選擇裝配式建筑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成本,減少建筑時間。因此,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中國,裝配式建筑自出現便很快風靡全國,受到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但是,隨著裝配式建筑的快速發展,從中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就越來越影響到這項新興技術的發展。
3 ?基于危險源管理的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型
3.1 ?安全監管平臺
3.1.1 ?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監管平臺設計
①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監管平臺能實現對裝配式建筑施工項目負責人、項目技術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施工安全管理人員、特殊工種作業人員等管人員的信息化實時地管理,從而建立裝配式建筑施工項目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數據庫;②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監管平臺能實現對裝配式建筑施工項目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數據的自動化地采集,包括裝配式建筑施工項目的項目概況、危險源安全管理、安全生產教育管理、安全生產技術交底管理、安全生產技術方案管理、安全生產投入管理、塔吊數據、施工實時畫面等。2.1.2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監管平臺流程框架設計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監管平臺的框架設計包括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員管理信息平臺,裝配式建筑施工資料和數據管理信息平臺,以及裝配式建筑施工現場實時畫面平臺三大模塊。其中,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員管理信息平臺包括裝配式建筑施工項目管理人員資料庫、裝配式建筑施工項目管理人員指紋識別管理、裝配式建筑施工項目管理人員誠信檔案管理等;裝配式建筑施工項目的資料和數據管理信息平臺包括裝配式建筑施工項目安全生產管理文件的收發、登記和項目安全生產管理數據的各種功能,裝配式建筑施工現場實時畫面平臺包括塔吊作業、施工作業、施工檢查畫面等。
3.2 ?應用人機工程學理論
根據綜合分析裝配式建筑特點可知,裝配式建筑設計與施工存在緊密聯系。設計方案的可執行性直接決定了施工作業的運轉情況,同時,對施工高效性、安全性與精確性的要求,也意味著對設計文件廣度與深度的要求。將安全風險管控理論融合到裝配式建筑設計中,以便設計人員與項目管理人員預先考量設計方案的完整性、合理性與可執行性。由此,形成以問題為出發點的安全管理模式,提升裝配式建筑施工階段的安全風險防控水平。再者,由于裝配式建筑建設流程與工業制造的產品生產流程存在極高的相似度,且安全人機工程學理論在工業制造中的應用日趨成熟化,可以從安全人機工程學理論角度出發,逐步完善裝配式建筑建設流程。在裝配式建筑中,預制構件的可生產性和裝配性是兩個至關重要的環節。本文以預制構件生產和裝配設計為例,綜合考量技術操作與機械設備的關系、技術操作與工作環境的關系、機械設備與工作環境的關系,以及三者之間的相互制約與相互影響。人是“物”的研究者,也是“物”的使用者,綜合分析人與物的關系,以及人與物的共處環境至關重要。
3.3 ?加強吊裝過程安全控制
(1)預制混凝土構件吊裝控制要點。預制混凝土構件吊裝是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中的關鍵部分。施工人員吊裝前應在預制混凝土構件上標出吊點位置,并嚴格按照起吊要求和安排需要各工種人員進行吊裝作業。并按規定定期檢查吊具、吊索的質量情況與及時更換。還可用專用吊架來防止預制混凝土構件脫落。(2)高處作業臨邊圍護。據調查,在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中,臨邊墜落事故有25%~30%的可能發生。因此,為防止臨邊墜落,可采用外掛腳手架的措施來防止。外掛腳手架前,提前在預制混凝土外墻上安裝掛點,并防止掛架脫落采取防脫落措施。在施工中,可用起重機械將外掛腳手架逐步向上提升。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施工人員臨邊作業的危險程度。(3)預防高處墜物。高處墜物也是裝配式建筑施工中較為常見的安全事故之一。因預制混凝土構件吊裝工藝的需要,在建筑外圍不能設立維護網時,遇到吊裝中碰壞的混凝土、零部件等造成高空墜落的不安全情況,可采用臨邊搭設護欄等措施,再搭設安全網來圍擋,以防止高處墜物造成物體打擊傷害事故的發生。
3.4 ?建立安全管理體系,加強安全教育培訓
3.4.1 ?建立安全管理體系
建立、健全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完善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制定安全教育及培訓計劃,組織安全教育培訓;保證安全生產投入有效實施;加強風險識別,督促檢查隱患排查工作;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等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落實安全生產整改措施。
3.4.2 ?加強安全教育培訓
面向公司、項目部、班組三級,分別邀請業內相關專家講授裝配式建筑生產施工管理知識;推廣交流,組織觀摩示范性工地,學習同行的管理經驗;對工人組織理論與實操考試,對考試合格的工人頒發培訓合格證書,對未通過考試的工人堅決不予錄用;充分運用BIM+VR技術進行可視化安全教育,突破傳統枯燥的教說模式,通過實景演示及模擬操作,利用視覺等感官沖擊,讓工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識。
4 ?結語
以危險源為核心,在裝配式建筑施工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和安全生產監管的基礎上,構建基于危險源管理的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型,從而達到以危險源管理促進裝配式建筑施工項目安全管理的目的,可較好地提高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參考文獻:
[1] 陳偉,付杰,熊付剛,等.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灰色聚類測評模型[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6(11):70~75.
[2] 鐘蒙繁,羅振華,彭川格等.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與風險管理研究綜述[J].科技資訊,2017(33):67.
[3] 郭章林,張然然.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研究[J].價值工程,2017(2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