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梅 黃民如



摘 ? ?要:開挖下穿隧道,會影響到營運高速公路的路面狀況,導致路面出現不同程度的破壞,如:路面沉陷、路基開裂,甚至塌方等。通過對路面性能的影響分析,掌握病害的發展情況原因,提出合理處治方案,為后續類似工程提供經驗。
關鍵詞:下穿隧道;營運公路;路面性能;病害原因
1 ?試驗方案
針對下穿隧道對高速公路產生的病害特點,采用先進的檢測設備檢測病害分布情況、發展層位、發展趨勢、病害位置處路面結構和材料的影響,得出檢測結論。隨后針對不同的病害情況,進行病害原因分析,最終提出可靠的處治方案。路面結構:上面層4CM 改性瀝青砼(AK-13A)+中面層6CM 中粒式瀝青砼(AC-20I)+下面層6CM 粗粒式瀝青砼(AC-25I)+上基層33CM 6%水泥穩定石屑+下基層16CM 4%水泥穩定石屑+底基層15CM 級配碎石。
2 ?路面檢測結果及分析
2.1 ?路面損壞
首先通過對路面病害的詳細調查,掌握路面病害的分布情況、數量及嚴重程度;其次了解病害的發展歷史,掌握下穿隧道對路面病害影響程度;最后結合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進行評定。根據調查可知。
(1)主線上行方向路面主要病害為裂縫及裂縫修補,其中裂縫及裂縫修補長度為270.1m、裂縫長度為31.6m、裂縫修補長度為227.5m、塊狀修補為2.5m2;(2)橫向裂縫及其修補主要以貫穿裂縫為主,集中于主車道與超車道,縱向裂縫及其修補主要集中于主車道與慢車道的輪跡帶,其損壞程度均為重;塊狀修補主要位于主車道,共4處;(3)主車道病害數量及種類明顯多于超車道與慢車道,路面局部裂縫病害修補后重新開裂、出現錯臺,最大裂縫寬度達10mm,病害錯綜復雜,局部位置出現多次修補現象。病害產生于隧道開挖后第1個月,隨著時間的推移,病害愈發愈嚴重,反復修補未能徹底。
綜上所述,下穿隧道對高速公路路面主要病害是裂縫類病害,局部伴隨沉陷,病害主要集中分布于三條車道。隨著隧道的開挖,病害由輕度逐漸發展至重度,愈發愈嚴重,反復修補未能徹底修復。
2.2 ?路面彎沉
通過測試路面結構強度,掌握路基路面結構強度情況,了解路面基層是否存在脫空或者不密實狀態。結果顯示:路基路面結構承載力整體比較低,路面彎沉代表值總體較大,局部車道路面彎沉代表值遠大于設計彎沉,路基存在不密實或者脫空現象。慢車道結構強度明顯低于超車道。(設計彎沉為17.8,慢車道、主車道、超車道及半幅按車道統計代表值分別為24.9、17.5、11.2、19.3,單位是0.01mm。)
2.3 ?路面雷達探測
根據電磁波理論,其在介質中的傳播特性取決于介質的波阻抗[η],而波阻抗[η]與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ε存在確定的函數關系,即[η=1/ε]。當相鄰兩層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ε存在差異時,也就是相鄰兩介質的波阻抗[η]存在差異時,入射到分界面上的電磁波發生反射,形成反射波,這種反射波被雷達天線接收。這種波阻抗差異可用反射系數(反射系數直接反映了介質的電性及其差異)R表示,即:
也可以用功率反射系數Pr表示,即Pr=[R]2。結果顯示:路面結構完整性與基層結構均勻性較差,查找出路基存在松散、空洞和含水量較大等區域。
2.4 ?路面鉆芯與探坑開挖
首先采用先進的無損檢測手段對路面存在病害進行檢測,其次通過現場的鉆芯及探坑開挖進行驗證與復核,為處治方案的編制提供真實的數據。
鉆芯檢測結果:本次共鉆取12個芯樣,其中1個位于路面完好處,芯樣完整;其余11個芯樣,瀝青層及基層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局部位置基層松散破碎無法完整取出。
探坑開挖檢測結果:病害裂縫貫穿瀝青層,上基層出現塊狀裂縫,縫寬30mm;下基層縫寬26mm,上路床縫寬25mm,下路床未見明顯裂縫,層間出現脫空現象。
綜上所述,路面病害發展較為嚴重,病害貫穿至基層,局部位置貫穿至上路床,層間存在脫空現象。
3 ?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目前主要病害為縱(橫)向裂縫、裂縫修補、龜裂及沉陷等病害。橫向裂縫以半幅貫穿裂縫為主,縱向裂縫以輪跡帶縱向開裂為主,并存在支縫,局部位置已發展為坑槽,初步原因如下。
(1)路面結構承載力不足:根據路面彎沉檢測結果,路面彎沉代表值較大,局部車道路面彎沉代表值大于設計彎沉,路面結構承載力不足。(2)基層(水泥穩定石屑)存在松散、脫空:根據路面鉆芯與路面探坑開挖檢測結果,路面芯樣及開挖處瀝青層及基層均存在開裂、松散,局部位置基層完全松散,無法取出完整芯樣,裂縫貫穿至基層或者路床;雷達檢測情況看,基層存在脫空、不密實或含水量較大區域等情況。(3)路面縱向開裂:路面縱向裂縫兩側存在錯臺,并且裂縫為明顯的上寬下窄的情況,縱向裂縫位置路基邊溝存在下沉等情況,縱向裂縫主要是路基出現沉降,將路面拉裂形成縱向裂縫。(4)水的不利作用:項目位置處于珠三角地區,降雨豐富,且交通量非常大。雨水滲入路面結構層內部,基層含水量增加,在車輛的反復碾壓作用下,基層強度下降,沉陷病害日益加劇。
4 ?結束語
根據下穿隧道對高速公路的專項檢測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下穿隧道對高速公路主要的影響是引起路基路面沉降,引起基層脫空不密實,導致路面開裂現象嚴重。沉降穩定后,后續綜合處治應對路基及路床進行補強,對瀝青層進行罩面。(2)沉降未穩定時,建議及時對路面病害進行修補,避免雨水下滲,破壞路基或路床。(3)類似下穿隧道開挖,理應加強隧道開挖時對洞身的保護,同時加強對營運高速公路的監測,及時對病害進行處治,降低影響。
參考文獻:
[1] JTJD70—2019.公路隧道設計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