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慶華
摘 ? ?要:我國的城市化、現代化建設離不開橋梁工程的貢獻。如今,雖然橋梁建設事業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但其中也仍有很多的不足,例如不均勻沉降、搭板斷裂、橋頭跳車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出行安全,并為交通通行埋下安全隱患。為此,施工企業就要深入研究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以全面保證車輛的順利通行以及人們的出行安全。
關鍵詞:市政橋梁;沉降;施工措施;路面
1 ?市政路橋路基路面沉降的影響
1.1 ?影響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為了方便我國公民的日常出行,同時也為了帶動我國的經濟發展,國家對于公路交通行業的投入是非常大的,由此可以看出公路交通行業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如果在公路交通行業方面出現了致命的問題,那么對關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也會有影響的。
1.2 ?威脅駕駛員的生命安全
市政路橋路基路面的沉降最容易產生的后果就是讓機動車駕駛員的生命出現危險,不僅容易發生交通事故,也會給駕駛人員駕駛速度帶來很多的阻礙。
2 ?市政路橋路基路面沉降原因
2.1 ?坡度不合適
通常來講如果路橋過度段在坡度處理上不合理的話,就會給汽車在行駛時造成顛簸,這是由于設計人員在設計時沒有針對細節問題去做處理,導致施工出來的路面有瑕疵,造成不均勻性沉降。
2.2 ?施工質量低
如果路基的施工質量不好,路面能夠承受的重量就會很低,當路面長期經過大型交通工具后,路面逐漸被壓低,而兩邊路面逐漸升高,這就會導致路橋的形態出現一些變化,這時如果沒有及時修復路橋,駕駛人員經過此路面就有發生危險的可能性。
2.3 ?臺背地基發生變形
橋涵結構中的溝壑地段是出現地基變形的重災區,這段地基的土壤本身就有著很大的空隙比,這就造成了該地段本身并不具備足夠的強度,由于擁有較大的含水量,所以具有很強的可壓縮性,這就是造成該段地基出現大規模變形的重要原因。而橋頭段的路基往往具有較大的填筑高度,和周圍的路段相比,其經常會存在大約10cm的區別,所以這就難免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沉降了。
2.4 ?路堤發生變形
在我國公路施工中,一般用普通的粘性土作為臺背回填材料的首選,然而由于普通粘性土的局限性,在實際施工中由于地形,施工條件不同會提高壓實臺背土的難度,同時如果土方的含水量不夠就會導致壓實的密度達不到理想的標準要求,這些都會導致路基路面發生沉降,用彈塑性和柔性較好的兩種土體與混凝土搭配澆筑呈的橋臺會產生不一樣的可塑性,這樣在經過車輛的重量擠壓時,就會導致橋體的變形,從而使路基路面發生沉降現象。
2.5 ?對橋頭搭板的有關設置不合理
如果在橋頭搭板方面的設置缺乏科學性,則會導致路基路面沉降的原因在路基中,橋頭搭板會產生一種彈性支撐,而支撐的著落點通常在牛腿上,靠近橋臺處的路基部分土體,其承受的應力就會比較小,從而產生不均勻受力。在縱向層面上看,伴隨著汽車荷載的不斷運動,路基應力會產生,一個峰值會處在汽車荷載的作用位置,一個峰值就會在搭板支撐的路基端。這樣就會隨著汽車的運動過程中,在搭板的末端產生較大的縱向應力,從而導致了路基沉降變形。
3 ?路基路面沉降段施工技術要點
3.1 ?搭板設置
為了促使質量達標,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嚴加控制。第一,嚴查搭板水平及垂直方向、鋼結構材料。交通運輸過程中路橋在車輛荷載的影響下會逐漸開裂。為了避免影響沉降段路基作業,必須將搭板安裝于橋臺上,確認不存在問題后可固定錨栓。促使搭板更加穩定、安全。在加固錨栓時可選擇22號鋼筋,長度為80厘米左右最為合適,這樣能夠促使錨栓更加穩固。第二,安裝搭板時必須明確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將支座安裝于搭板下端,并鋪設油氈墊層,墊層厚度介于1mm~2mm之間即可。為了確保在安裝支座后能夠使搭板整體更加牢固,可采用合適尺寸的支架。第三,搭板作業容易受外力影響,進而頻繁震動,增大了沉降可能性。針對此問題,最好的方式是將倒角安裝于牛腿上部,避免搭板隨意移動。第四,為了避免搭板結構受損,應選擇質量較好的填充材料,嚴格控制頂層與基層的間距。通常情況下控制在10cm以內即可,并且需要開展面層的鋪設作業,徹底清除水泥碎石。
3.2 ?軟土地基處理
橋頭跳車現象與橋背處的軟土地基密切相關,因此需要合理處理地基。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項要點。第一,全面勘察施工現場,結合各項施工信息確定好施工方案,增強地基承載力,優化地基性能,降低橋臺路基沉降差。第二,在軟土地基厚度較高的情況下需要在路堤內補充填充材料,但這又會使得地基側向擠動,增大基樁壓力,使得橋臺移動或轉動,嚴重影響支座及伸縮縫。如果問題較嚴重,還會導致橋臺及橋面破損。在這種情況下最為有效的方式是選擇強度更大的回填材料,增強地基剛性。第三,溝壑地段含水量較高,需要對粘土層做換土處理,然后進行回填,并且粘土層強度高,有機物含量多,在回填前必須通過晾曬蒸發水分。在具體施工的過程中需要首先開挖粘土層并進行翻曬,預留回填土面,土面厚度控制在0.6m左右即可,之后需要添加石灰土。
3.3 ?臺后填筑
第一,在臺后兩米處填土,如果需要工程要求優先處理橋臺基底,可采用分層夯實填筑技術,有效保障臺下及臺后的填土質量。第二,部分施工人員及企業為了簡化施工工序,降低施工難度,在傾倒松土時多從路堤頂面開始,這種處理方式會在短時間內提高背墻壓力,導致滑動面及填土沉陷量增大,引發路橋病害。此外,如果橋臺基底應力過小,則需要對高出地面的基底進行打樁處理,在打樁作業結束后再進行填土,這樣能夠使打樁操作更加簡單。如果填土已經沉陷,則難以發揮樁身作用,并且會產生負摩擦力。在此種情況下應將填土作業安排在打樁之前,將樁身穿過填土,快速增大貫入阻力,提高土層支撐力,抵消沉陷缺陷。此外,專家人員經過不斷的研究及論證發現應首先進行填土,結束后靜置一段時間,并在土層徹底沉陷時進入打樁環節。
3.4 ?科學壓實
路橋施工的路面壓實環節較為關鍵,對于沉降段路基路面來說也是如此。第一,控制好土壤及路基含水量,需要明確含水量與干容量的關系,在獲取數據信息的基礎上繪制駝峰水實曲線,并做好沙粒、水泥等各類添加材料的級配工作。第二,合理控制碾壓度,選擇性能較好的壓路設備,提前規劃好碾壓長度,并結合施工要求把握好攤鋪速度,明確這兩項參數之間的關系。通常情況下,如果氣溫較高則應在原有基礎上增加碾壓長度,溫度較低或風速較高時可適當縮短。第三,壓實環節隨機問題較多,例如在碾壓時瀝青容易混合,針對此類問題,需要在碾壓輪上噴灑水,在處理邊角部位時不應使用壓路設備,可通過振動夯板進行補壓。
3.5 ?排水處理
沉降段的排水處理較為關鍵,其是影響路基穩定性及承重能力的關鍵因素,排水時可采用截水溝、邊溝等多種不同的方式。在加固溝渠時可采用漿砌片,在設置排水溝渠時應控制好長度,將水流分散開來,避免過于集中,做好疏通及分流工作。
4 ?結語
路橋建設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時其也與人們出行安全密切相關,故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而其中,施工技術直接關乎著工程質量,所以本文針對市政路橋沉降段路基路面的關鍵技術進行了分析,旨在全面優化路橋沉降段路面的整體質量,保證人們的出行安全。
參考文獻:
[1] 范龍渭.淺談市政路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8(27):258~259.
[2] 周夏磊.市政市政路橋工程中關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的研究[J].內江科技,2017(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