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華
“基層”二字,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了9次?;鶎庸ぷ骱苤匾?,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在“保居民就業、?;久裆?、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鶎舆\轉”中,?;鶎舆\轉是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環。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六?!笔墙衲辍傲€”工作的著力點。守住“六?!钡拙€,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
始終以人民為中心
基層是距老百姓最近的地方,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最前沿。2萬億元直達基層,成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發布后,許多人關心的焦點話題。
報告中明確,今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上述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業、?;久裆?、保市場主體,包括支持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強化公共財政屬性,決不允許截留挪用。
在接受采訪時,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表示,此前中央財政直接為地方紓困,從未有過此等規模,這凸顯了保基層運轉的重要意義。
何為基層運轉?遼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啟東認為,基層運轉主要是指基層治理特別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正常運轉,比如教育、醫療、衛生、治安、水電、公交等。疫情發生以來,從扎牢社區防控、村鎮防控的籬笆,到居民家庭隔離的生活服務保障、社區管控的值守、社區社會的正常運行,甚至居民的心理疏導,無不是基層干部包括各級下沉干部、社區工作者、各種志愿者的超常規工作和無私奉獻的結果。在加快推進企業單位復工復產、復商復業,恢復經濟正常運行過程中,基層組織和基層干部也是發揮了牽線搭橋、保駕護航的作用。正因為基層的有效運轉,才有了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階段成果?!氨;鶎舆\轉是推進‘六穩工作、實現‘六保目標的前提條件。”梁啟東表示。
“?;鶎诱_\轉,關鍵要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比珖f委員、河北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楊玉成說,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這份大禮包,將切實緩解市縣資金壓力,為基層社會經濟秩序加速恢復提供支持。”
諸多受訪專家認為,對于保基層運轉的意義,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從中央到省、市級的各項方針政策、措施部署,都需要基層來落實。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認為,首先,?;鶎舆\轉要能夠保障基本公共服務職能。此外,?;鶎舆\轉是保障重大目標任務實現的先決條件。最后,?;鶎舆\轉也是目前在疫情沖擊、經濟波動之下維持社會平穩運行的重要保證。
推動基層運轉正常有序
渡過難關,不能光靠中央財政支持,各地還要做好過緊日子的準備。今年以來,各地財政收入均呈下降態勢,但防控疫情、幫扶企業等支出加大。一“減”一“增”之間,基層財政收支矛盾突出。
在天津,靜海區采取多種舉措抓好增收節支,力?;鶎舆\轉。一是多渠道拓寬資金來源彌補減收。在落實國家減稅降費和疫情期間新出臺的減免稅、緩稅等政策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稅收征管水平,多渠道挖潛,確保稅收收入應收盡收。二是厲行節約?;鶎舆\轉。在積極“開源”的同時,嚴把財政支出關口,加大“節支”力度。比如,從嚴控制“三公”經費,大力壓減行政運行成本,物業費壓減30%、公車運行費壓減20%。
今年3月,財政部發布通知稱,為有效應對疫情影響,將進一步加強地方財政“三?!惫ぷ?,更好支持基層政府?;久裆⒈9べY、保運轉。通知強調,要嚴格按照縣級為主、省級兜底的原則,將“三?!北U县熑温涞綄嵦?。
在貴州,在充分估計財政收支面臨的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深入掌握基層運轉態勢后,由省級財政因地制宜調整支出結構,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加強“三?!鳖A算審核、完善資金調度機制,為“三?!敝С鎏峁娪辛Φ馁Y金保障,提高市縣保障能力。按照中央部署,在已核定的2020年財政資金留用比例基礎上,全省統一提高5個百分點,支持市縣做好疫情防控和“三保”工作。與此同時,為保障縣級工資的及時發放,從2019年6月起,省級財政直接將工資調度至市(州)和88個縣(市、區、特區)工資專戶,實現了工資專戶直接調度的全覆蓋。
楊玉成建議,中央為基層政府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各地政府也應想方設法,既節流又開源,積極應對基層財政收支壓力。一方面,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觀念,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把能省的錢省下來;另一方面,要著眼于擴大有效供給、滿足多樣化需求,通過政府債券、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開展的項目)等方式,多元化籌集資金,加強縣級財源建設,為基層補充財力。
“疫情之下,基層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大?!敝袊悇諏W會副會長張連起說,?;鶎舆\轉,關鍵要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推動基層運轉正常有序。
基層運轉正常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要求
5月2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要轉變工作作風,堅持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把更多力量和資源向基層下沉,在務實功、求實效上下功夫,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基層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礎,基層運轉正常是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直接體現。各地出臺了一系列措施,為基層松綁減負。
在寧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歸并了考核項目和種類,取消參考意義不大的考核和評議內容;綜合運用年度、專項、日常考核和干部考察、談心談話等多種方法,避免年終突擊考核、“一陣風”考核;在基層黨建工作考核中,重點解決考核過多、過度留痕等問題,在考核頻次上每年只進行一次考核。
中央財政直達地方,如何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到刀刃上?
海南省紀委監委駐省財政廳紀檢監察組組長陳青表示,今年的一般預算安排,中央財政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增加了12.8%;中央財政還專門設立了特殊轉移支付,用于支持地方基層運轉;中央財政對均衡性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獎補資金增長安排了10%。在這些政策的落實中,駐廳紀檢監察組將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通過監督推動資金提質增效、確保各項支出務必精打細算,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緊要處,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一項一項落實好。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政策室主任張本波認為,在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要加快建立基層治理長效機制。一是延續減稅降費改革方向,推動政策平穩過渡;二是明確屬地管理權責,加快為基層減壓賦權;三是改進考核標準和方法,形成上下聯動機制;四是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誤的基層工作環境。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