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楊
摘 要:在針對農村電網進行改造升級的時候,會涉及到很多因素,而這些因素會不同程度對低壓配電線路產生質量影響。一般情況下,在前期準備工作過程中,都會對實際情況進行勘測,這樣才能夠為低壓配電線路的設計打下良好基礎。因此,本文針對農網改造中低壓配電線路的設計措施進行詳細分析,為農網改造升級的效果提供有效保障。
關鍵詞:農網改造;低壓配電;配電線路;設計措施
1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而電力資源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和社會生產、發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礎條件,使人們對電力資源的需求不斷加大,并希望電力系統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農村電網中低壓配電線路的合理改造,能夠提高農村電力系統的服務質量,并提高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配電線路導線要求
在對農網配電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配電線路導線十分重要,所選擇的導線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相關技術標準。對于集鎮、墟場等新建的架空線路,通常需要選用JKLYJ型絕緣導線最為合適,對于其他區域應根據具體情況正確選用型號適宜的導線,據調查了解,當前最常用的導線型號主要有五種,分別是LJ、LGJ、BXL、BLV、BV。確定好導線型號之后,還需要充分結合地區配電網的發展規劃,并在此基礎之上確定導線截面。
3 農村用電現狀
由于農業生產本身具有季節性、周期性,所以在特定時期出現用電高峰、形成較大的用電負荷。例如,春夏季節的抽水澆灌、水產養殖或者農收時節的農副產品加工等。由于用電周期較短,經濟價值較低,所以使用者對電氣線路的升級改造和設備的維修不重視、資金投資也相對過少,加之設備老舊,安全保障手段欠缺,導致線路故障頻發。各種安全隱患突出、家庭用電線路老化、接線方式不科學或者雜亂等因素,給山區農村的用電帶來極大的風險。此外,由于農村用戶對于用電的安全意識淡薄或者經濟能力較差,致使絕大多數普通線路都超過規定的使用年限,加之農村公共供配電線路抗惡劣天氣能力不足、變壓器等設施露天放置、在公用線路周邊存放大量易燃的木質品、易燃物等,且由于近些年來的政策扶持和經濟水平提高,生活用電功率日漸提升,農村供配電線路難以滿足負荷,在線路出現短路、斷路、過載等故障時,極易造成火災或爆炸事故,造成人員財產損失。
4 低壓配電線路設計
4.1 導線選擇設計
雖然使用配電線纜具有較高的美化度,供電的可靠性得到保障,但是線纜成本高,檢修不方便,目前只能在一些城市的重要路段使用,架空線導線鋪設檢修比較方便,選擇的空間比較大,可以選擇普通型也可以是輕型導線,普通型絕緣層比較厚實,在高空中長時間使用安全性能高,輕型絕緣層薄,長時間使用需要檢修次數多,在具體選用時要根據情況來定,一般原則是選擇材料結構最牢固、應力最大的導線類型,并在選擇性能良好的導線后,在確保配電線路導線輸電能力基礎上,有效強化架設配電線路性能比,全面加強工程整體經濟效益,導向長度盡可能的短,可以水平架空跨越,比如兩個元件線圈之間、連線主接頭之間,在留有一定空間的情況下不要緊貼鋪設面,導線架設中要根據當地氣候在遇到惡劣天氣時能持續保持作用,達到最優化狀態。郊區由于供電負荷小,可以選擇裸鋼芯鋁導線,導線橫截面要滿足電力負荷要求,使用壽命在10~20年。城市主干線路由于負荷大,故障出現后檢修困難,導線橫截面要選擇大的,主干線選擇185mm2和240mm2,分支視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
4.2 定期檢查,防范未然
對于配電線路,應當安排檢修人員按期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檢查內容主要有:需要對修建和移栽的植株進行檢查,要防止樹枝對高壓電線絕緣保護層帶來損害;應當按期檢查高壓電線的絕緣保護層有否因酸雨或老化等原因而出現損壞;需要采取合理的方案防止飛禽生物降落在配電線路上,這樣也容易使得絕緣層被破壞。而若是檢查時發現線路絕緣層已經損壞,則需及時進行替換。在防范配電線路的節點故障方面,只有全面落實檢修工作,確定合適的檢修頻率,及時得知受損的電纜,并對線路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這樣才能從根源上防范接地故障的發生。
4.3 做好配電線路的防雷保護與接地工作
(1)在居民區安置配電線路的過程中,應注意做好鋼筋混凝土桿和鋼桿塔的接地處理工作,同時需要對接地的電阻進行一定程度的控制,一般情況下接地電阻保持在30Ω以內;(2)對于配電變壓器容量在100kVA以下的線路,其接地電阻應當控制在10Ω以下;對于配電變壓器容量在100kVA以上的線路,其接地電阻應當控制在4Ω以下;(3)在布設中性點直接進行接地的低壓電力網以及高壓與低壓并存的電力網時,要將鋼筋混凝土桿的鐵橫擔或者鋼桿和零線相連接,確保連接口的安全性,與此同時,要注意做好鋼筋混凝土桿的鋼筋和零線的安全連接工作;(4)在布設中性點沒有直接進行接地的低壓電力網時,要注意做好鋼筋混凝土桿和鋼桿的接地處理工作,且控制其接地電阻在50Ω以下。在接地時,最好采用體垂直敷設的角鋼、圓鋼、鋼管等。
4.4 科學控制導線對地距離
在對這一距離進行計算時,可以不用將因為電流、太陽輻射以及覆冰不均勻所造成的弧垂增大問題納入考慮范圍之內,但需要將導線架線后塑性伸長的影響和設計施工的誤差進行考慮并將之進行計算。因導線所經過的區域不同、線路電壓的差異性,導線對地的最小距離也有所不同:如果導線經過居民區,對于電壓線路,導線對地距離應該控制在6.5m以上,對于低壓線路,導線對地距離應控制在6m以上;如果導線經過非居民區,對于電壓線路,導線對地距離應該控制在5.5m以上,對于低壓線路,導線對地距離應控制在5m以上;如果導線經過不能通航也不能浮運的河、湖,對于電壓線路,導線對地距離應該控制在5m以上,對于低壓線路,導線對地距離應控制在5m以上;如果導線經過交通困難地區,對于電壓線路,導線對地距離應該控制在4.5m以上,對于低壓線路,導線對地距離應控制在4m以上。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配電線路路徑優化設計中涉及到的問題比較多,設計人員需要具備電力系統的關鍵技術,在設計中綜合考慮地形、天氣、交通等的影響,對于導線、塔桿、機電線路的設計要考慮全面,從經濟性、安全性和檢修的方便性上入手,做好全面的設計工作。
參考文獻:
[1] 周巍.農網改造中低壓配電線路的設計與規劃實踐探究[J].科技資訊,2018,16(25):25+29.
[2] 林澤暉.研究農網改造中低壓配電線路的設計[J].科技與創新,2018(10):124-125.
[3] 翟德懷.研究農網改造中低壓配電線路的設計[J].通訊世界,2017(22):310-311.
[4] 魏友生.論農網改造中低壓配電線路的設計與規劃[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36):24.
[5] 聶小泉.農網改造中中低壓配電線路的設計及其規劃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2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