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彥德,楊建國
(欒川龍宇鉬業有限公司,河南 洛陽 471500)
欒川龍宇鉬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集鉬“采、選、焙煉、冶煉、深加工”一體化的大型鉬企業。其碎礦系統主要承擔鉬礦石的破碎、篩分與運輸的作業流程,采用三段一閉路的碎礦流程如圖1所示。由于碎礦工藝流程特點,在鉬礦石的破碎、篩分和運輸作業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大量粉塵。公司初期通過安裝長袋低壓脈沖袋式除塵器設施[1],使整個碎礦系統粉塵濃度顯著降低,達到國家標準以下[2,3]。但是,篩分緩沖倉通過移動卸料小車在其上部布料,是移動塵源,治理難度大[4],原設計不具備動力除塵條件[5-7],再加上物料落差較大,必然會產生大量粉塵,嚴重影響了現場清潔生產質量。
粉塵產生原因:
經現場調研發現,緩沖倉上部布料小車不定點、高落差移動布料時,由于緩沖倉內部處于正壓狀態,粉塵被迫從落料口向外擴散。從而導致篩分緩沖倉周圍粉塵濃度大,影響現場清潔生產質量,也對設備安全及職工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
通過對粉塵產生原因的分析,得出篩分緩沖倉現場粉塵濃度大的主要因素為緩沖倉落料口密封差以及敞口大。故制定出緩沖倉無動力降塵技術方案,其原理如圖2所示:①通過改造緩沖倉溜槽和下料口,從而改變物料流向、減緩下落速度,達到下料過程中的粉塵濃度降低的目的;②通過改變緩沖倉入料方式,增設料倉密封裝置,從而抑制料倉中的粉塵通過料倉口逸出,達到降低粉塵濃度的目的。
2.2.1 料倉口密封改造
鉬選礦碎礦系統共有5個篩分緩沖倉,上方由布料小車進行移動布料,在其兩側平均分布10個倉口,故而對這10個倉口進行密封改造,具體示意圖如圖3所示。
(1)緩沖倉口上部采用20 mm厚Q345B耐磨錳鋼板做導流斜面,固定在預置好的角鋼框架上,從而改變物料下落高度及物流方向。
(2)緩沖倉口內側采用鐵板做成箱式形狀,箱內設計安裝升降可調式空氣粉塵分離裝置,分離裝置主要采用直徑5 mm NMJ-C50納米合成耐磨膠條,層數為5層~6層,安裝方向與錳鋼板下檐口處垂直,靜止狀態下與錳板下檐組成密封環境防止粉塵飛揚。
(3)在納米耐磨膠條外側,安裝用12 mm厚耐磨鋼板制作的活動式簾子,既可以靈活轉動方便物料下落,又可以減緩物料對納米膠條的沖刷,延長了該裝置的使用壽命,保證了密封效果。
2.2.2 卸料小車溜槽改造
將落料溜槽改造為“人”字型,固定在卸料小車兩側,并把溜槽內部空間進行收縮,使落料更加集中;在其下料口設計安裝的防塵擋塵裝置,其下端與倉口的密封裝置導流板緊密貼合,該裝置會隨著布料小車的移動而移動,能有效避免粉塵外揚,降低現場粉塵濃度。
2.2.3 效果分析
通過對篩分緩沖倉進行無動力降塵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對現場粉塵濃度的實際測量,數值為3.8mg/m3,較改造前顯著降低,遠低于國家標準10mg/m3。
(1)緩沖倉現場粉塵濃度由之前的115mg/m3降低到3.8mg/m3,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2)無動力降塵技術的應用改善了現場工作環境,保證了清潔生產質量,對職工的身心健康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3)無動力降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對其他企業的降塵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