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濤
(濟南市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山東 濟南 250102)
V型墩剛構橋由于橋型美觀,且通過斜腿支撐能有效的降低梁端截面高度,因而在我國市政橋梁中廣泛應用。但是由于該橋型墩柱為異型結構,且存在大角度、自重大等問題,支架設計成為施工過程中的難點,尤其是軟弱地基或者巖溶地質,支架搭設困難,該問題尤為突出。
某市政橋梁為預應力混凝土V型連續剛構橋,采用左右分離式斷面,每幅橋橋面寬17.85 m,跨徑組合65 m +105 m +65 m,主跨跨越主河槽,橋型布置見圖1。主墩處根部梁高5.5 m,主墩為V型墩,墩寬10.35 m,厚度為1.5 m,通過半徑4 m的圓弧與主梁相接。野外鉆探資料顯示,主橋橋位處上覆層為粘土、粉質黏土,層厚4.30~8.20 m,基巖為泥質石灰巖,溶洞發育,部分溶洞頂板基巖厚度小于2.5 m,在外界作用及人為改造情況下易發生頂板坍塌。

圖1 V型連續剛構橋型立面布置(m)
目前V型墩支架施工常用方法有勁性骨架法、滿堂支架法、平衡支架法以及前三種方法的綜合[1-3]。該橋橋位處巖溶發育,且橋墩及0號塊自重較大,搭設鋼管樁支架,存在塌孔的風險,若采用與墩柱平行的勁性骨架承擔上部荷載,支架斷面大,橋墩承臺截面不滿足要求,且浪費巨大,經多種方案比選,在常用平衡支架法的基礎上,提出采用型鋼與精軋螺紋鋼相結合的內撐外拉平衡支架體系,該方法安全性高、用料節省,且通過對主動拉力的調整,有效的控制了施工過程中模板的變形,保證施工精度。
(1)階段一:在V形墩內外側臺座上預埋螺栓,內外側各設置2根并排焊接成一體的HM350×250熱軋H型鋼,橫橋向設置5排,同模板一起安裝,并采用對拉螺桿連接成一體。H型鋼及模板安裝完成后,安裝第一道鋼管橫撐以及支點豎向支撐,與H型鋼焊接成一體,安裝并張拉第一道精軋螺紋鋼(張拉控制力為每根175 kN,5根共張拉875 kN),張拉完成后,澆筑第一節段混凝土。(2)階段二:待第一節段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架設第二、三道橫撐,張拉第二、三道精軋螺紋鋼(每根張拉控制力175 kN,每道5根共張拉875 kN),預埋墩頂相應位置處螺栓,澆筑第二節段混凝土(澆筑至墩梁分界線以上0.7 m處)。(3)階段三:待主墩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架設支架縱梁,用預埋螺栓與V型墩連接成整體,調整精軋螺紋鋼張拉控制力至每根400 kN,然后澆筑0號塊混凝土。(4)階段四:0號塊養護達到設計要求后,張拉0號塊預應力鋼束,拆除支架。見圖2。

圖2 主墩及0號塊支架立面布置(mm)
采用有限元軟件建立模型見圖3,主墩及支架均采用桿系單元進行模擬,共劃分為882個單元,精軋螺紋鋼采用只受拉單元模擬,共劃分為15個單元。

圖3 V型墩及支架有限元模型
4.2.1 驗算工況
(1)驗算工況一:澆筑V型墩第一節段混凝土,混凝土未參與受力之前,對支架進行驗算;(2)驗算工況二:澆筑V型墩第二節段混凝土,混凝土未參與受力之前,對支架及墩柱柱腳進行驗算;(3)驗算工況三:V型墩第二節段混凝土參與受力后,精軋螺紋鋼張拉控制力調整至400 kN,對支架及墩柱柱腳進行驗算;(4)驗算工況四:0號塊全部按照濕重一次施加在支架上,對支架及墩柱柱腳進行驗算。
4.2.2 各不利工況下支架應力驗算
根據《公路橋涵通用設計規范》(JTG D60-2015)第4.1.5條及4.1.6條以及《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 D61-2011)第5.2條進行荷載組合,對四個不利工況進行支架受力驗算。驗算結果顯示,支架在施工過程中最大應力狀態出現在驗算工況四,即0號塊混凝土澆筑完,未參與結構受力之前,該工況下結構的最大應力為145.7 MPa,未超過Q235鋼材作為臨時結構的設計值。各工況下支架應力見表1、圖4。

表1 各工況下支架應力(MPa)

圖4 各工況下支架應力(MPa)
4.2.3 各不利工況下支架撓度驗算
根據《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 D61-2011)對于支架及主梁撓度的要求,支架跨中豎向撓度按照L/600,撓度限值為33 mm,懸臂端撓度取L/400,撓度限值為10 mm。偏于安全考慮,支架撓度均按照10 mm進行控制,最不利工況下支架撓度見表2、圖5,工況四作用下支架最大撓度為9.2 mm,滿足規范要求,且此部分值在搭設支架時設置在預拋高中。

表2 各工況下支架撓度(mm)

圖5 各工況下支架撓度(mm)
為控制支架變形,V型墩支架設置豎向3排φ32精軋螺紋鋼對拉螺桿,每排5根,初始張拉力為175 kN,0號塊澆筑之前將張拉力調整至400 kN,以保證0號塊濕重施加后,支架變形不超過限值。經驗算,0號塊澆筑完成后,單根精軋螺紋鋼最大拉力為516.9 kN,最大應力為643.0 MPa,小于規范限值770 MPa,見圖6。

圖6 最不利工況下對拉桿內力(kN)
由于本橋地質條件限制,需將支架搭設在V型墩承臺上,0號塊澆筑前,通過錨筋將支架與墩柱錨固成整體,承擔0號塊自重。經計算,結構最大內力見表3。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第9.7.2條公式(1)、(2)進行錨筋驗算,取兩者較大值,經計算,縱梁錨板需設置錨筋36.3根,縱梁共設置錨筋42根,墩底錨板需設置錨筋6.5根,墩底共設置錨筋16根,均滿足錨固要求。

表3 最不利工況下結構內力

提出的型鋼與精軋螺紋鋼相結合的內撐外拉平衡支架施工法,用于解決特殊地質條件下大跨度V型墩及0號塊的施工,并采用有限元軟件對施工全過程進行了建模分析,結構強度、變形等均滿足規范要求。經實橋驗證,該方法具有精度高、變形小、用料省等優點,現場實測結果與有限元計算結果進行對比,誤差均在10%以內,證明該方法可以應用于V型墩施工中。